制定教案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我們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本班孩子實際的接受能力,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案與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案與反思篇1
先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的我自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
1、本課的單詞都是教室里直接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所以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我利用教室里的情景呈現單詞,加深了學生對這些單詞的印象。最后又讓同學們用學過的詞匯描述自己的教室,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效果較理想;
2、在操練過程中,我加入了let’sdo的內容,讓同學們動起來,做一做,找一找,同學們表現非常積極。
不足之處:
1、部分學生對于本課新詞的單復數區(qū)分不開;
2、對于不太活躍的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ffkj.net生關注的比較少,在活躍的氣氛中忽略了程度差的學生;
3、本課的不足之處是時間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緊。
改進措施:
1、需要進行多種有效的活動進一步強化名詞的單復數讀音;
2、在以后的上課過程中我要加大力度關注學困生,對基礎不好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或小組一對一輔導,爭取每個同學都能有進步;
3、可以在鞏固操練環(huán)節(jié)中減少展示的同學。
總之,從這堂課的施教情況來看,我深深感受到創(chuàng)設和諧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必要性。今后我愿虛心地向同行們學習,積極地去探索、大膽地去嘗試、勇敢地去實踐!
教案與反思篇2
教育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大膽想象和講述,培養(yǎng)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知道要抓住重點專心做好一件事。
3、豐富詞匯:悠揚(聲音時高時低,很好聽)、氣憤(很生氣)、扇動(搖動)。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豐富有關“演唱會”的知識。
2、物質準備:課件、掛飾、圖書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你看過演唱會嗎?演唱會需要什么?
二、教師分部分講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小青蛙請小動物幫忙。
1、小青蛙要開一場演唱會,他的心情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圖一)
2、小青蛙選了池塘里最圓最大的荷葉做舞臺,但是他覺得舞臺還缺點什么。他請誰來幫忙?(熒火蟲)為什么請螢火蟲幫忙,請螢火蟲當什么?小青蛙對熒火蟲說什么?熒火蟲怎么回答?(圖二)
3、小青蛙請誰來幫忙?(螳螂、蝴蝶)為什么請螳螂(蝴蝶)幫忙?請他們當什么?螳螂(蝴蝶)怎么回答?(圖三)
4、小青蛙用什么做請貼?(圖四)
第二部分:從演唱會開始了到沒開成演唱會。
1、演唱會開始了,小動物們都來幫忙了。覺得荷葉舞臺看起來怎么樣?他們在什么地方,怎么幫忙?(扇動:搖動,我們來學學蝴蝶扇動翅膀的樣子)(悠揚:聲音時高時低,很好聽)哪些小動物也來聽小青蛙的演唱會?
2、小青蛙有沒有唱歌?從哪里看出來的?小動物聽了會怎么做,說些什么?(氣氛:生氣)(圖五)
3、觀眾都走了,小青蛙心情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
4、小青蛙的演唱會有沒有成功?為什么?(圖六)
第三部分:從青蛙開始練習唱歌到結束。
1、第一次的演唱會沒有成功,小青蛙會怎么做?什么時候練習唱歌?唱呀唱他的歌聲怎么樣了?(圖七)
2、又一個月圓的晚上,小青蛙重新開了演唱會,小青蛙這次沒有請小動物幫忙,為什么小動物都來參加小青蛙的演唱會?這次演唱會有沒有成功?小青蛙心情怎么樣?(開心、很自信)從哪里看出來的?(圖八)
三、完整看課件講述故事,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1、我們一起看著課件,用好聽的聲音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2、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我們給這個故事取個名字吧!(討論)
四、拓展、提升經驗。
師:開演唱會重點需要什么?小青蛙第一次演唱會沒有抓住重點練唱歌,所以演唱會沒成功。第二次有抓住重點練唱歌,演唱會成功了。告訴小朋友做事情要抓住重點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小朋友要畫運動的主題畫,但是小朋友畫了很多
教師小結:做事情時要抓住重點專心做好一件事情。
活動延伸:
老師提供大圖書、小動物的掛飾,在語言區(qū)你們邊講故事邊表演。
在美工區(qū)提供繪畫紙、油畫棒、訂書機等讓幼兒進行故事情節(jié)畫,并裝訂成小圖書。
活動反思:
最近我發(fā)現班里的孩子在繪畫時不能抓住重點,專心的畫好一幅畫,又剛好和同事在《海峽兒童(親子版)》的刊物上看到《小青蛙的演唱會》的童話故事,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且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于是我設計、組織了這個大班看圖講述的語言活動。
看圖講述是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它非常適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對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力、觀察力、思維與想象力,以及豐富有關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品行與情感等都十分有益。
活動前,我為幼兒事先豐富了有關演唱會的相關知識,制作了PPT課件,并將故事進行配樂錄音,為幼兒準備了色彩鮮艷、生動形象的故事形象。
活動開始,我以談話“演唱會需要什么?”引入,與幼兒一起復習開演唱會需要的設備、人員,為接下來的看圖講述打好基礎,有助于活動的開展。
仔細觀察圖片是講述完整的重要方法,只有把圖片畫面看清楚,才能正確把握故事的內容和豐富幼兒的表述。活動中間部分,我重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有誰、在什么地方、他們的表情怎么樣、說了什么、做了什么”,運用引導性、啟發(fā)性的提問幫助幼兒更好地分析畫面內容、起因、經過和結果,并重點分析小青蛙和其它小動物的心理變化,使幼兒對畫面外的內容能進行有根據的合理猜想,從而進行由表及里的分析,為接下來的講述故事作好鋪墊。
第三部分,我采用播放完整課件讓幼兒跟著課件輕聲、有感情的講述故事,讓幼兒欣賞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大膽連貫的講述并為故事取名字。
活動最后,我結合生活中的例子拓展、提升幼兒的經驗,教育幼兒要抓住重點專心做好一件事。我還將這個故事延伸到區(qū)域活動,提供角色掛飾讓幼兒在語言區(qū)中邊講述邊表演、美術區(qū)中讓幼兒進行情節(jié)畫,并裝訂成小圖書,以滿足幼兒繼續(xù)探索與交流的需要,體驗成功的樂趣。
整個活動組織下來,取得預期效果。但活動中仍有幾點不足的地方,需要加以改進:
1、小青蛙的“自信——傷心——恢復自信”、動物們“期待——失望——高興”心理變化方面,我強調還不夠到位,可以在角色對話、動作、表情上進行強化。
2、我在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時,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沒能進行個別指導,提出更具體、更適合的問題,使幼兒在不同能力、水平上都得到發(fā)展。
3、講述故事時,我的表情、語氣、語調還不夠夸張和生動?;顒又兄惶釂枎酌變海釂柮孢€不夠廣。(提問多名幼兒,給幼兒平等的機會。)
教案與反思篇3
?碰一碰》小班音樂游戲反思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鼻子。孩子們在音樂聲中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游戲著。幼兒能邊唱邊與同伴合作游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通過兩位老師的示范孩子們不但能很好的邊唱邊游戲而且更好的掌握了游戲的規(guī)則?!杜鲆慌觥?這個音樂游戲,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整個活動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各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游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jié)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耍碰觸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希望能找到老師去碰一碰,所以當執(zhí)教者提示孩子們找一個朋友碰一碰,很多的孩子都圍到老師身邊,顯得很興奮,所以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顒釉诟叱敝薪Y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圍繞一個主線,一音樂貫穿著堂課,使課堂有趣而又生動,使幼兒真正的玩中學,學中玩。
教案與反思篇4
上完《鯨》這一課,回憶起同學們那生動趣味的鯨的自述,我十分激動。激動之余,我也產生了一些感觸。
首先,我覺得,讓學生掌握必須的學習方法有利于他們自學習慣的養(yǎng)成。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他們掌握必須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頭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學生樂在其中,充分發(fā)揮了潛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同樣是這一課,幾年前我也上過,用的是逐段講解的方法,不僅僅耗時,并且低效。
還有一點,恰當地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堂課上完之后,還有不少學生圍著我轉,要我再播放課件給他們看,說是還看可是癮。我想,直觀形象的教學,不僅僅是低年級,高年級學生也是很喜歡的。
另外,本文出現了一些常見的說明方法,但對小學生來說,顯得較為陌生。由于這些說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初步認識。期望這對他們日后的學習有所幫忙。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學完這一課后設計的有關鯨的小報,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他們在小報中介紹了抹香鯨、嚙齒鯨、藍鯨可見他們對鯨興趣濃厚,課后查找了很多的資料,對鯨的了解還真不少!這樣的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效果的確不錯。
可是,我也在反思,《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趣味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學法,讓學生獲益更多呢?
教案與反思篇5
設計意圖:
環(huán)境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人類每天都要產生大量的垃圾這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工業(yè)危廢醫(yī)療垃圾其他固廢(核廢料等)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份,但有一個身份是相同的,那就是:垃圾制造者;每天有很多事情被我們重視,但有一件事卻常常被忽視,那就是:每天都在生產垃圾。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我們是地球環(huán)保服裝設計師》。環(huán)保是當今最關注的一個問題,環(huán)保必須從小孩抓起,所以這個活動主要是以各種廢舊材料來讓孩子動手操作,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廢舊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從小對幼兒進行環(huán)境教育,其意義十分深遠。
教學目標:
1、通過剪、貼、穿等技巧,讓幼兒利用身邊的各種廢舊生活垃圾制作服裝,并進行表演。
2、通過制作,讓幼兒認識到廢舊材料的再使用價值,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
1、各種廢舊材料:報紙、包裝袋、塑料袋、廢舊光碟、奶瓶、果凍殼等。
2、剪刀、膠水、雙面膠、訂書機、范例時裝一件3、四名幼兒排練好時裝表演,一名幼兒扮演小魔仙。
4、時裝表演的音樂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再現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看見滿地的垃圾,讓幼兒把垃圾撿到垃圾桶,然后教師提問:
1、師:小朋友,看,這些是什么呀?(垃圾)對了,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丟棄的沒用的垃圾,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
2、(出示報紙):這是我們看過的報紙;(出示奶瓶)這是我們喝過的奶瓶;(出示塑料袋)這是我們用過的塑料袋;平時我們把這些當垃圾丟棄了,真是太可惜了。
3、(小魔仙出現)師:咦,你是誰呀?幼:我是小魔仙,看我怎樣把這些垃圾都變成寶物吧,變變變,看!(音樂響起,四名穿著環(huán)保衣服的幼兒出來表演時裝,讓全體幼兒欣賞)。
4、師:嘩!原來被我們丟掉的垃圾可以變成這么漂亮的服裝啊!今天我們也來當環(huán)保設計師把這些生活垃圾都變成漂亮的衣服吧。
二、教師示范講解,幼兒觀察。
1、師:她們穿的衣服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上面有些什么?用了哪些材料?(報紙、塑料袋、光盤、奶瓶等)看,這是報紙做的連衣裙,這是奶瓶穿起來做成的裙子;這是塑料袋做成的裙子;這是廢舊光碟做成的裙子,下面還用果凍殼裝飾,真是太漂亮了。
2、教師示范最基本的用塑料袋做裙子的做法:先把塑料袋剪掉底部,然后把塑料袋平放在地上,分好前后,用紙筒、光碟、果凍殼、貼紙等進行裝飾,最后用彩帶或皺紙做成腰帶,這樣裙子就做好了。
3、小結:其實這些廢舊的材料咱們每家都有,以后小朋友不要把這些東西撕掉、丟掉啰,一定要好好把這些廢舊的材料保存下來。進行廢物再利用,老師今天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廢舊的材料,我們就一起來設計最美、最環(huán)保的服裝吧!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提供一些半成品讓孩子選擇、制作)師: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選擇這些材料來制作衣服。
1、指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
2、提醒幼兒將剪下的廢紙放入廢紙?zhí)}中,回收一些廢舊材料,避免垃圾的產生。
3、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設計制作四、幼兒表演:綠色環(huán)保時裝秀1、師:小朋友,把你們設計的服裝穿上,我們一起來表演吧!(好!)幼兒把自己制作的環(huán)保時裝穿上。
3、音樂響起,幼兒隨著音樂進行展示表演。
五、結束師:小朋友做的衣服真漂亮,老師希望小朋友以后能把一些廢舊的材料利用起來把它們變成有用的東西好嗎?
師:走,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拍照吧!
活動延伸:
1、幼兒回家收集更多的生活廢品,和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制作更多更好看的服裝,帶回幼兒園舉辦大型的時裝秀。
2、鼓勵幼兒養(yǎng)成收集廢品的習慣,利用廢品制作其他的藝術品。
教學反思:
環(huán)境教育最終目標是實現環(huán)保成為人的自覺行為。為此在開展環(huán)境教育時必須提倡環(huán)保從我做起。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知道了被丟掉的廢品也會變成美麗的服裝,孩子們非常喜歡他們自己制造的服裝,穿上服裝快樂地表演,在這次的活動中,所有的孩子都發(fā)揮了創(chuàng)造力,孩子天生就是發(fā)明家,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服裝,但是教育有的時候會泯滅掉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在材料提供方面我們局限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沒有為他們提供更多創(chuàng)造的機會,今后我們要在這方面繼續(xù)努力。
垃圾是看得見的東西,其背后是許多人看不見的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退化、資源緊缺的局面正是由此而生。喚起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從娃娃抓起很有必要,引導孩子們行動更為重要。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為了未來我們能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今天人與自然必須和諧共處。因此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是每個地球人明智的選擇。
教案與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2、能積極參與討論和交流。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我會上廁所》。
2、故事:《皮皮生活劇》、布偶、海報紙、筆。
3、掛圖:《我會上廁所,我會洗手》。
活動過程:
1、演一場皮皮遇到問題就哭的生活劇。
2、準備一個布偶,告訴幼兒,他叫做“皮皮”,今天皮皮有一些問題不懂,想要請班上的小朋友告訴他該怎么辦。
3、觀看后,皮皮要提出問題啦,請知道的小朋友幫幫他的忙。
――我想上廁所時,該怎么辦?
――別人都不和我玩,怎么辦?
――我想找媽媽,媽媽什么時候才會來?
――吃飯時有我不喜歡吃的菜,怎么辦?
――褲子尿濕了,怎么辦?
――如果把別人的東西弄壞了,怎么辦?
――有人打我,怎么辦?
4、當皮皮提出問題后,請幼兒自愿為皮皮解答;若幼兒也不知道,可一起討論,共同想想有哪些解決問題的辦法,再告訴皮皮。
5、展示掛圖,并請幼兒看圖片《我會上廁所》,討論正確的上廁所方法。
6、活動結束后,可在每天活動的某時段中設立“我該怎么辦”“文章、出自、老、師教、案網、"時間,讓幼兒討論每個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活動建議:
1、問題不宜一次過多,可根據開學初最常碰到的問題發(fā)問。
2、教師可利用海報紙,將幼兒的討論記錄在海報紙上;可能的話,以圖畫輔助說明,放在教室或語言區(qū),作為情境布置。
[附]故事:皮皮生活劇(佚名)
皮皮是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因為皮皮沒有兄弟姐妹,而幼兒園里有很多小朋友,所以皮皮很喜歡上幼兒園。
可是,幼兒園里的小朋友都不喜歡和皮皮一起玩,因為皮皮很愛哭。想上廁所時,皮皮就哭;聽故事時,皮皮哭著要找媽媽;尿褲子時,皮皮也哭;吃飯時,皮皮哭著說不想吃青菜;午睡時,皮皮又哭了,把所有的小朋友都吵醒了。
皮皮自己也很難過,他也希望小朋友喜歡他,皮皮該怎么辦呢?
活動反思:
要為幼兒提供寬松的、互動的口頭語言交流環(huán)境。寬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是幼兒“想說”“敢說”的環(huán)境,是可以隨時大膽質疑提問的環(huán)境。教師要避免由于過多關注孩子發(fā)展中的語法問題而不斷地打斷孩子的發(fā)言,避免在語言活動中教師疑問到底,不給孩子質疑的空間,要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在不斷的大膽運用中得到發(fā)展。
教案與反思篇7
目標
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給大家聽,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準備
立體“蘋果樹”,(制作成粘貼式,可隨時取放“蘋果”)及蘋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實物或圖片。
幼兒已對這些水果有初步的認識
音樂磁帶。
過程
學唱歌曲。
——出示蘋果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蘋果長在什么地方?
——出示立體蘋果樹,教師邊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一一摘下。
——教師邊朗誦“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活”,邊把摘下的“蘋果”送給想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吃蘋果的樣子。
——請個別幼兒摘“蘋果”,其余幼兒拍手念歌詞。
——教師范唱,幼兒跟唱。
——請幼兒輪流摘蘋果,教師與其余幼兒為其配唱。
仿編歌曲。
——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這種水果長在哪里?
——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名稱編進歌曲中,唱給大家聽。
建議
幼兒對摘蘋果這一動作非常感興趣,可多創(chuàng)設機會讓幼兒體驗模擬采摘的樂趣
歌曲以集體演唱為主,如有個別幼兒不愿意參與演唱,不必強求,可允許他傾聽同伴
教學反思:
?蘋果歌》是小班的一個音樂活動,歌詞形象生動,旋律簡單上口,表演性很強。讓幼兒學得生動有趣,并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我參照課程教案結合我們班幼兒年齡特點,對一些活動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進行了修改,活動開展的很順利。
整個活動層次遞進,讓我看到孩子們的想象力,這個音樂活動也能讓幼兒很快的進入情境當中,讓教學活動富于很強的生命力,發(fā)現很多樂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韻律與歌唱結合,歌聲與創(chuàng)編融合,創(chuàng)編與生活一體的快樂音樂課堂。
教案與反思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么是什么的家。
2、嘗試學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
學習朗誦詩歌并能仿編詩歌。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幼兒能大膽表達創(chuàng)編的詩歌。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貼絨學具。
3、小圖片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呀?出示:白云、小魚、小鳥、花兒、蝴蝶、小羊圖
2、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們知道小客人們的家在哪里嗎?(幼兒自由議論)
3、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來聽聽這首好聽的詩。
二、出示圖片,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小朋友你聽見兒歌里說了什么,要用詩歌里面的話來回答。(幼兒回答一句,其他幼兒跟學一句)
2、你們知道小羊為什么喜歡住在綠綠的草地上?小魚喜歡清清的河里?……
3、集體完整朗誦詩歌一遍。
4、分角色朗誦詩歌。
5、請個別幼兒朗誦。
三、結合詩歌原有模式進行仿編。
1、師:藍藍的天空除了可以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呀?
幼:燕子(提醒幼兒用詩歌中的話來告訴大家,說完整,什么是什么的家。)
2、依次類推仿編詩歌
3、師幼有感情地朗誦新編的詩歌。
4、請能力強的幼兒朗誦自編的詩歌.
四、游戲:送它們回家。
請小朋友拿起自己椅子下的圖片,想一想它的家在哪里?用圖片仿編一句詩歌,再把它送到家里。
課后反思: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巧妙地運用了疊音,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于為幼兒喜愛和接受,而且還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這次優(yōu)質課我選擇了這個語言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以歡迎小客人來做客,并讓幼兒幫助小客人找家來引出詩歌,這個環(huán)節(jié)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許多平時不舉手的孩子也紛紛發(fā)言,他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小鳥、小羊、小魚等與樹林、草地、小河等之間的歸屬關系。在讓孩子們學習詩歌時,我有些操之過急,將孩子們的能力高估了,在孩子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詩歌的情況下,就急切的轉換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以至于有些孩子們仿編時出現不會編的情況,這也是我沒有考慮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強的孩子,而要顧全大局。
活動中,孩子們在表達時不會自覺地用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特別是在疊詞方面,有些孩子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后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提醒才會運用疊詞。在仿編詩歌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多孩子想得也非常好,如綠綠的草地是是小馬的家,高高的天空是太陽的家等,但孩子在活動中表達得并沒有這么完整,甚至只會說“小蜜蜂的家在花朵里,花朵是紅色的”等諸如此類的語言,自己還不會總結詩句,孩子還不習慣句式的轉變,還需老師的提醒。游戲《送圖片回家》時,孩子們的情緒已經十分激動了,在還沒聽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開始行動,大多數孩子能理解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能貼到相應的家里去,但就是沒有把話說完整就去貼,以至于出現混亂的現象。本活動我把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放在重點,時間占了很多,聽了其他老師的反饋,我也覺得對中班幼兒來講創(chuàng)編可以適當放低要求,不要作為一個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來做可能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