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通用6篇

時間:2023-10-13 作者:Iraqis 備課教案

我們的教案需要定期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教案的清晰性有助于學生理解學習目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通用6篇

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

2、經歷解決問題、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提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增強環(huán)保意識。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算理的理解

對教學重難點突破的闡述:

引導學生直觀操作,經歷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的探索過程,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交流時,引導學生將語言描述與操作演示結合起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計數(shù)器

學生準備:

計數(shù)器、學具盒

預習提綱:

教學過程:

一、預習展示、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在校學習生活已經一學期多了,在這一學期多的時間里,有誰在校內或校外主動撿拾過垃圾?

生:(舉手)

師:及時表揚,并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看圖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

師:剛才通過看圖我們知道,小朋友們正在撿拾廢棄物,保護環(huán)境。通過看圖,同學們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生:兩名小朋友共撿了多少個塑料袋?

一共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一共撿了多少節(jié)電池?

······

二、精講點撥、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那么,怎么解決它們呢?

教師板書:兩名小朋友共撿了多少個塑料袋?

師:那位小朋友能列出算式呢?

學生說教師列在黑板上:25+7=□(個)

并表揚列出算式的學生。

師:那位小朋友能計算出結果呢?

教師引導通過擺一擺、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只要合理就加以表揚。

然后,教師板書:一共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一共撿了多少節(jié)電池?

讓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完成后,師生共同比較以上三題與上一節(jié)計算的不同與聯(lián)系。

三、類化練習、限時作業(yè):

35+6=46+5=57+4=68+3=

79+2=24+7=77+6=84+8=

四、課堂:本節(jié)課所學主要內容,并對學生進行表揚。

板書:

保護環(huán)境

——10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

一共撿了多少個塑料袋?一共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25+7=32(個)□○□=□(個)

第24課時自主練習

教學內容:教材27-28頁

教學目標:

1、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2、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重點: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

教具準備: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1題:比一比,誰先爬到頂峰

小明和小華還要到沙漠里去玩,讓我們一起來算算他們的足跡吧。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在集體訂正的過程中指名說說其中幾道算是的計算方法。

第2題:小游戲,看誰對得多

1、學生看插圖:你能說出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和做法嗎?

學生看圖,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理解講解游戲的規(guī)則和方法。

2、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教師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小組。

第3題:

帶領學生讀題目,再指名說說題目要求,最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4題:看圖解決問題

1、看圖,圖中有什么?

2、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3、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4、解決問題。

你知道嗎?了解七巧板的由來。

限時作業(yè):

課堂: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篇2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毙抡n還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不宜刻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薄靶抡n程不應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因為如果只是以落實所謂的“知識點”為前提以單純的接受性學習為過程,以知識技能的熟練為目的,就無法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痹隈T教師用表演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詞語“滾、撲、撕、咬”、“整天”、“非??炭唷?、“懶洋洋”,學生更愿意參與,更能直觀感受并內化詞語意思,這樣的語文實踐遠比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要好得多。

以“演”入情境。

新課標指出:“朗讀要在正確的基礎上逐步達到“流利、有感情”要輕重起伏,力戒唱讀和一字一頓地朗讀?!?本課的目標之一就是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怎樣才能做到有感情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入情入境,表演能很快地讓學生進入情境,把自己當作是故事中的人物,像本課中教師讓學生演一演懶獅子驕傲的樣子再讀懶獅子的話,這樣不用教師怎么指點朗讀的技巧,學生已能讀得有聲有色,這是一種指導有感情朗讀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演”促交際。

新課標著眼于現(xiàn)代社會人際交往頻繁的要求,在口語交際方面提出“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強調文明交往和合作精神?!倍谡Z交際并不只是口語交際課的任務。教師必須努力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憑借教材的優(yōu)勢,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才能真正、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愿意、主動和別人交流的習慣。馮教師就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在進行分角色表演的同時,不忘利用這創(chuàng)造的良好情境,開展生生對話,師生對話,不斷提高學生聽的能力、說的水平、參與討論的熱情,并懂得與人交往的禮貌。

最后,要指出的是,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每篇課文都適合演,也不是演得越多就越好,演要用得恰當,用得巧妙,才會在課堂上擦出精彩的火花!

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看圖能熟練地讀拼音。

2.積累詞語。初步知道這些詞語在生活中的用法。

3.正確書寫"一、二、三、十"這四個字,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培養(yǎng)學生用普通話進行表達的能力,并受到文明禮貌的教育。

二、教學準備

畫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課文插圖、錄音帶。

三、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拼拼讀讀"。

1.教師出示有關圖片,提問:圖片上畫了什么?學生回答后貼在黑板上。

2.出示圖下面的拼音,學生自由拼讀。

3.指名讀,其余的同學評議。

4.請"小老師"帶全班同學讀。

(二)學習"詞語超市"。

1.老師今天還帶來了有趣的詞語朋友,誰認識它,它就會和誰做朋友(出示詞語卡片)。

2.指名認讀詞語卡片:上學、學校、同學、書包、讀書、寫字。

3.小組認讀卡片比賽,全班開火車讀卡片。

4.創(chuàng)設情景:出示一幅學校生活圖,你能用上面的1個或者幾個詞語說一說這幅圖嗎?

(教師對一次能使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詞語的同學進行表揚。)

(三)學習"寫字"。

1.出示田字格,帶學生認識田字格。

2.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

3.教師范寫"一、二、三、十"四字,提示寫字要求:寫橫時,右邊稍高,寫豎時要寫直。

4.指導寫字姿勢。

5.學生描紅、教師巡視,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語文生活"。

1.出示圖1,創(chuàng)設情景。星期天,安安和爸爸、媽媽正在家里休息。咚咚咚,有人敲門,是誰呢?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媽媽的好朋友王阿姨,這時,安安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小組內合作表演。

4.指名上臺和老師配合表演。

出示圖2,星期天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星期一,安安背著書包上學去,走著走著,安安看見楊老師正走過來,這時,安安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1.同桌討論,相互說。

2.指名說,同桌配合表演。

創(chuàng)設情景3:

放學了,安安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到家里,媽媽早已經站在門口迎接他了。這時,安安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

(二)。

安安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他都會使用文明的語言,大家一定都很喜歡他,老師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和安安一樣懂禮貌。

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42頁、第43頁,第48頁練習七第2題、第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讓學生正確地數(shù)出數(shù)量是6和7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會寫數(shù)字6和7。并會用這兩個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熱愛勞動的教育、愛集體、講衛(wèi)生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生能正確數(shù)出數(shù)量是6和7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會寫數(shù)字。

教學難點:

學生會正確書寫數(shù)字6。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等。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計數(shù)器、小棒若干、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組織學生從0數(shù)到5,再從5數(shù)到0。(可用個人計數(shù)或指名數(shù)等方式進行)

2、出示0~5六個數(shù)字,讀數(shù)。

3、按順序讀數(shù): 1、( )、( )、4、( )。你能說出下一個數(shù)是誰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位新朋友,就是6和7。出示6、7揭示課題。(板書:6、7的認識)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復習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

1、打開多媒體,出示第42頁的主題圖:

2、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思考以下問題。

要求學生先觀察圖中的內容后,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說說圖中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時候,教師要到各組巡視、傾聽、指導。)

3、匯報剛才交流的情況。

師:圖上有些什么?

生:圖上有同學、老師、桌子、椅子等。

師:圖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圖上有6張桌子,7把椅子,7個人。

師:你是怎樣數(shù)教室里的人數(shù)的?(可提示:先數(shù)什么,再數(shù)什么?)

生:先數(shù)教室里面清潔衛(wèi)生的老師和同學有6人,再數(shù)從門口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是7人;還可以先數(shù)學生人數(shù),再數(shù)老師,也一共有7人。

師:你是怎樣數(shù)椅子的數(shù)目的呢?先數(shù)什么,再數(shù)什么?

生:先數(shù)已放好的6把,再數(shù)又搬來的1把,一共是7把。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點。通過交流討論,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理解6和7的意義。

(要求:抽學生到黑板數(shù)數(shù)。)

師問:桌子的張數(shù)、同學的個數(shù)用數(shù)字幾表示?(用數(shù)字6表示)板書:6

椅子的'把數(shù)、師生的個數(shù)用數(shù)字幾表示?(用數(shù)字7表示)板書:7

(二)運用6、7的意義來表示生活中的物體個數(shù)。

1、數(shù)一數(shù)主題圖下面的人數(shù)和點子的個數(shù)。

2、用小棒或學具擺出6和7,并在投影上展示,加強認識。

3、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兩數(shù)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實踐操作,使學生明確6、7的意義]

(三)教學數(shù)序。

1、學生認真觀察計數(shù)器上的珠子有幾顆?(5顆)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學生上臺操作,發(fā)現(xiàn)是6顆。再撥一顆是多少呢?(7顆)

2、通過直尺教學數(shù)序。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6和7嗎?

教師也出示直尺圖,提問:6和7應該寫在什么位置呢?(在5的后面)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7以內的數(shù)的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操作學具,從明確6與7的大小關系。]

(四)比較大小。

1、用課件出示,先擺5個圓片和6個圓片,觀察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然后根據(jù)直觀很容易發(fā)現(xiàn):5個圓片比6個圓片少,6個圓片比5個圓片多。

板書:5t;6 6="">5

2、利用學具,觀察先擺6個圓片和7個圓片,然后根據(jù)直觀不難發(fā)現(xiàn):6個圓片比7個圓片少,7個圓片比6個圓片多。

板書:6t;7 7="">6

(五)看誰釣魚“多”。

師:今天有一個有關釣魚的做事,在一天,天氣清朗,幾位小伙伴們到小河邊進行釣魚比賽。經過一輪緊張的比賽,他們都釣到了許多可愛的小魚。瞧!這就是他們的收獲。

(課件出示7個裝有不同數(shù)目小魚的魚缸。)

(先讓學生觀察畫面,然后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

師:(1)先讓學生找準起點,從第1瓶數(shù)到第7瓶,再觀察第6瓶里有幾條金魚。

(2)認真觀察找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再從左邊數(shù)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是第4瓶。

(3)從左邊數(shù)起找到第7瓶,再數(shù)一數(shù)瓶里有多少條金魚。

(4) 你能給這些小貓排一下比賽的名次嗎?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生動的情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明確了6、7的序數(shù)意義。]

(六)、教學6、7的寫法

觀察字形特點,6像什么?6是一筆寫完的,從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筆一直寫到下面再畫個圓后完成,7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做搶答練習。

6后面的數(shù)是幾?5后面的數(shù)是幾?7前面的數(shù)是幾?

[設計意圖:利用游戲全面復習6和7的認識,使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學習。]

2、完成練習七第2、3題。

(1)完成第2題。出示題目,明確要求,學生自行完成題目。

(2)第3題,要求獨立完成,再訂正。

四、小結。

五、板書設計

6、7的認識

1、2、3、4、5、(6)、(7)

5t;6 6="">5

6t;7 7="">6

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篇5

內容簡析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復習二》第一課時。這一內容通過讀記聲母、擺聲母、想姓里聲母等教學過程來達到復習聲母之目的。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活動,讓學生能熟練認讀并按順序排列23個聲母,體會學拼音的樂趣。

2、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復習聲母,使學生熟練掌握形近和音近聲母。

教學重點 熟記23個聲母。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別形近和音近聲母。

用具準備

學生準備小棒、毛線、橡皮泥等物品,一套23張聲母卡片;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聲母頭飾、歌曲光盤。

設計意圖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的要求,本節(jié)課通過玩“拼音樂園”這一活動形式,采用獎勵小紅花的手段,以“交朋友、找朋友、想朋友”為主線進行聲母復習教學。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在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始終充當引導者、激勵者、參與者、服務者角色,創(chuàng)造出愉悅、民主的課堂氣氛。充分運用小姐合作的優(yōu)勢,集組內成員的力量,利用繩子、小棒、橡皮泥、肢體等方式擺出聲母,體現(xiàn)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思路,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使課堂煥發(fā)出應有的.活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小主人,在愉快中學習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你們到兒童"拼音樂園"去玩一玩,喜歡嗎?(出示“拼音樂園”課件),“拼音樂園”中有你們學過的聲母“朋友”,你們愿意和他們交朋友嗎?不過要交上這些“朋友”,你們必須得積極開動腦筋才能交上,看誰交的朋友多,你們有信心嗎?好吧,讓我們乘上自己班上的旅游專車開往兒童“拼音樂園”(同時播放“找朋友”歌曲),出發(fā)!同學們一邊唱著歌,一邊拍著手,還不停地晃著身子,快樂極了。

二、我會交朋友

1、師:同學們,兒童“拼音樂園”到了,請大家跟著老師隨同生動有趣的課件一起去“聲母王國”(出示“聲母王國”課件)。得意的國王說:你們要想進來,得先要準確地讀出聲母的名字(特別要區(qū)別平舌音z、c、s和翹舌音zh、ch、sh及n、l的讀法)并記住它們,方可和它們交上朋友。請大家來試試吧!

2、學生自由練習。

3、師:前后桌四位同學為一組,各組選一名組長(主持開展活動)和一名統(tǒng)計員(統(tǒng)計本組同學所得小紅花朵數(shù))。各組同學認讀聲母時,要互讀互檢互評互糾,然后再由老師抽查每組學生認讀字母情況,先過關的小組先進入“聲母王國”,該組每人獎勵23朵小紅花。進入聲母王國后,仍以本組四位同學一組,開始接龍擺牌(每人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經組長驗收過的23張打亂順序的聲母卡片,各人先按著聲母的順序自己接龍擺牌,然后互檢并幫助糾正。每擺對一處得1朵小紅花),老師巡導驗收。

4、全班齊背。

三、我會找朋友

1、師:剛才同學們表現(xiàn)得很棒,咱們接著進入“聲母比拼廳”。(出示“聲母比拼廳”課件)可親的廳長一見同學們就說,據(jù)說你們23個聲母學得不錯,我想再考考大家,請同學們在比拼廳中仍按原來四人一組坐好,用你們帶來的小棒、毛線、橡皮泥等物品,配上肢體造型按書中“我會擺”那摸樣來擺一擺23個聲母(尤其要區(qū)別d、b、q、p這四個形近聲母。提示:這四個聲母可以用左、右拳頭并豎起大拇指,兩拳相對表示d、b字形,兩拳下翻表示q、p字形)看誰擺的多、擺得好。規(guī)則是這樣的:大家先在四人小組中擺一擺,然后各小組推選一至兩名擺得好的同學在投影儀上展示給全班同學看,每擺好且老師認可一個規(guī)范聲母(算是交上一個朋友),該組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

小學一年級加與減教案篇6

重點難點:

1、能根據(jù)昆蟲不同的特點畫出不同昆蟲的作品。

2、學生評價時描述的多角度。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到入新課

1、教師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飛”一圈。

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美麗的小蟲。他們有的在空中輕舞飛揚,有的在草叢中悠閑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著搬家,有的卻在樹葉上沐浴陽光??下面老師就帶領同學們走進奇妙的昆蟲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蟲。

2、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昆蟲的影片。教師扳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你們看了這些美麗的.昆蟲,你最喜歡那一種昆蟲?為什么喜歡呢?

1、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昆蟲,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2、教師歸納板書:形狀、顏色、習性。讓學生明白了解的要點。

老師這里有很多昆蟲,它們馬上就要來到你們中間了。請你們互相說一說這種昆蟲,討論完后每組選一名同學來介紹它。

3、教師發(fā)給每組學生昆蟲的圖片,學生分組討論――如何來介紹這種昆蟲?選一位同學來介紹。

4、學生介紹完那一種昆蟲,教師就在實物投影儀上就出現(xiàn)這一種昆蟲形象(繪畫作品)。請學生看是怎樣表現(xiàn)昆蟲的特征的。

5、出示作品,看看畫家們是怎樣表現(xiàn)的。

三、表現(xiàn)

1、教師演示畫出昆蟲。一邊畫一邊講故事情節(jié)。

2、學生分小組進行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 學生說說上堂課的學習內容給你什么收獲,談談體會。

二、小組活動,互相說說自己所畫昆蟲的特征

三、學生活動,把畫畫完整

四、小觀摩活動,學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體會樂趣。

五、評價:同學們做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小昆蟲,你們看,它們正在開聯(lián)歡會呢。去欣賞一下,他們是誰?美在哪里?

1、將學生的作品剪出,貼在展臺上,學生分組欣賞參觀。

2、教師隨意拿一只“昆蟲”放在投影儀上,同學們說一說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說一說學會了什么?

這節(jié)課你們收獲很大,你將如何處理你的小昆蟲呢?是送給好朋友,還是放在家作小擺設,或就扔掉呢?

3、引導學生將作品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