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文化教案優(yōu)秀8篇

時間:2022-11-05 作者:Gourmand 備課教案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大家肯定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每一篇教案都應該融入老師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子胥文化教案優(yōu)秀8篇,感謝您的參閱。

子胥文化教案優(yōu)秀8篇

子胥文化教案篇1

一、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概括要點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間的細膩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對北京胡同文化內涵的品讀

2、概括要點方法的概括

三、教學設想

實施發(fā)現引導式教學;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內容,也有助于學生感性理解基礎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學時數為一課時。

四、教學步驟

1、導入

有人說過: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今天我們所學課文涉及到的是一種相對古老的建筑胡同。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壇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給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寫的序文《胡同文化》。讓我們慢慢品讀課文,就象欣賞美妙的音樂一樣去感受它內在的文

化氣息吧!

2、解題

讀題,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經驗,充分發(fā)揮想象,說說題目告訴了你些什么內容?

明確:胡同:小弄(long)堂

(點出了寫作對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無名胡同賽牛毛

文化:比較下面兩個句子中文化的含義

*現在這社會,沒文化是不行的。(知識)

*北京大學有很濃的文化氛圍。(人類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科學等)

屏示胡同與文化的關系:

當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時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轉移到曾經共存的物品和環(huán)境中。過一段時間人們就從這器物和環(huán)境中了解感受與認識昔日生活形態(tài)和精神了。這樣,器物與環(huán)境更發(fā)生了質變。

馮驥才《文化眼光》

3、速讀課文,概括段落要點

圈點每段要點(運用跳讀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師生總結概況要點方法(見板書)

根據要點理總體思路(運用已學過的第二單元閱讀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過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點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

前后兩部分符合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胡同文化在胡同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中形成的。

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點(方正封閉)

對文中幾個極富表現力的詞進行揣摩:

*寫北京人易于滿足的六句話,尤其一個嘿字

*睡不著瞇??

師生概括語言特點(見板書)

4、思考:

根據課文倒數第二段的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這句話,思考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態(tài)度。

明確:

態(tài)度很復雜既喜歡又否定,結合文章第二部分內容分析。作者畢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對胡同及胡同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但也認識到了這是歷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態(tài)度

過去的總歸要過去,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無可奈何之中,總有新的希望在生長。

汪曾祺《日子就這么過來了》

5、推薦好書:

為擴大學生閱讀量,了解中國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樸素語言里包含的豐富內涵,介紹下列好書。

屏示:

?中國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濟大學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蘇文藝出版社)

?老頭汪曾祺》(江彬等著人民大學出版社)

?悠閑的生活藝術》(汪曾祺等著貴州人民出版社)

6、布置作業(yè):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時間,寫下了內涵豐富的《胡同文化》。從你居住的環(huán)境入手,自擬題目,寫一篇短文,但要寫出你對環(huán)境的思考,如《農居文化》、《高樓文化》等。

子胥文化教案篇2

?胡同文化》是我參加我校青年教師教學比武活動所上的一節(jié)課,課型是討論課。現就該課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大綱:

20xx年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對語文教學目的的整體要求:“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發(fā)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贝缶V同時提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睙o疑這是重視“能力”的基石,重視文化的熏陶浸染,這些指導思想體現在教學大綱的具體條目中了。

大綱中又重點提出“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尤其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我設計這課為討論課,先引導概括,再引發(fā)討論,就是緊扣大綱要求,以大綱為教學實踐的原則。

二、說教材和教學目標的設計:

?胡同文化》這一課是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的自讀課文。這篇課文是老作家汪曾祺為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所寫的序言,作者詮釋了北京居民建筑和市民文化之間的關系。語言詼諧幽默,京味十足,極具張力。學生應該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本單元教學目標是概括要點和提取精要。根據以上情況,我把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確定為:

1、概括胡同文化的內涵要義。

2、深入探究這種文化深刻的成因。

3、拓展討論建筑與文化的關系。

其中,第1點是單元教學目標,被確定為教學重點。

第2及第3點需要學生深入思考其內在聯系,并結合經驗的積累及課外知識(還有思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綜合要求),對中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被定為教學難點。

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閱讀欣賞力、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子胥文化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概括胡同文化的特點和胡同文化的內涵(查找并陳述如下相關資料:胡同、胡同文化、北京市的市民文化、北京文化、大白菜文化、作家的經歷、思想、語言風格)。

2、品味作者樸實雅致、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在對胡同和胡同文化特點的概括基礎上,找出文中樸實雅致、表現里的語句,通過誦讀體味調侃、諷刺的語氣)。

3、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和胡同流露的復雜感(在誦讀、占有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從關鍵語句出發(fā)探討作者對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

品味作者樸實雅致、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流露的復雜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放一段曲子《胡同文化》,讓學生品味樂曲傳達出的感情(歡喜)

(二)

1、這首曲子體現出北京人的哪種心態(tài)?

明確(易于滿足)

2、什么是文化?

“所謂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的一種綜合體?!保ā├铡对嘉幕罚?/p>

3、在文中還有哪些詞形容北京人的心態(tài)?

明確:安土重遷、獨門獨院——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多媒體展示)

4、這些都從屬于胡同還是胡同文化?什么是胡同文化

明確:從屬于胡同文化,是一種心態(tài)。胡同文化是北京的市民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胡同文化與胡同是什么關系呢胡同文化的“忍”、“封閉”與胡同的“方正”有關

1、胡同的特點有哪些呢?文章的一至四段具體講到胡同,請同學們盡可能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明確:第1段,“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狈轿灰庾R很強;“你往南邊去一點”,我們一般說“你往北邊去一點“或”往里點”,我們的方位意識差多了。

第2段,“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請同學們說出胡同名來,歸納特點——俗

第3段,現成的語句沒有,自己歸納——窄,多

第4段,“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胡同里更安靜了“——靜。以動襯靜,以聲襯靜,是反襯手法。

(歸納并用多媒體展示胡同的5大特點——正,俗,窄,多,靜)

3、胡同為什么這樣方正?為什么這樣的環(huán)境就有“忍”的胡同文化?

明確:我國古代城市布局十分講究“方正”,突出了皇權的威嚴和至高無上以及長幼尊卑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居住在胡同,四合院中的人都是勞苦大眾。他們奔波勞累,尚無安身立命之地,無糊口度日之食,“忍”有可理解的一面。

4.寫胡同主要用了哪中表達方式?為什么?

說明。本文是為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做的序,有說明的義務。

文中還有其它表達方式尤其是寫胡同文化時,用的是哪些表達方式呢? ——描寫,議論,抒情,感情色彩很濃

(四)口語化,京化的語言給人以親切的感覺,同學們在寫胡同文化的段落里可以找到語句,邊讀邊體會其中的豐富含義,尤其是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態(tài)度。有問題的同學可以相互質疑,師生共同探討。

l 抓住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揣摩,講解

1“地根兒”,“挪窩兒”“破家植萬貫”處

此段中,“他們“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說,“挪窩兒”(就是搬家)“破家植萬貫”,是引用北京人自己的日??陬^語來調侃。言外之意是,這樣差的房子,隨時有可能倒塌,老北京,你們不該留戀。含蓄地諷刺那些“安土重遷”不愿意搬家的人。

2,“處街坊”,“禮““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處

這一段共有13個引號,前12個都是老北京的常用語。老北京講究“處街坊“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合”禮數“,特意把“隨份子”(即是“送禮金”)一詞拆開說,可見北京人的“禮數”充滿的是被動和不情愿,批判老北京的封閉自私;其二是會棋友“殺一盤“(即“下一盤棋“),到”大酒缸“喝兩個(喝兩杯)和”會鳥“,閑散人的交往,體現不出來溫暖和熱心腸。段中作者指出他們“平常日子,過往不多”已含諷刺意,段末作者再也忍不住“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來直言調侃老北京的自得其樂了。

3,“蝦米皮熬白菜”“五味神在北京”處

(1)讓學生比較“窩頭”——“大腌蘿卜”——“臭豆腐滴幾滴香油“的變化:只是變好一點點而已,但北京人是那樣的滿足,甚至可以招待姑奶奶。;龍蝦——人蝦——蝦米——蝦摸皮的變化是越來越不好,但北京人還能滿足??梢宰寣W生反復誦讀,讀出滿足感。最后一個字不能按常規(guī)法念去聲,應把這個音拉長,并把聲調往上提。、

(2 結合“哪兒也比不上北京“,讓學生談談對北京人”滿足“的看法。

大白菜文化的內涵是什么? 一是唯我獨尊,二是保守。為了在皇權下艱難地生存,他們隱忍滿足,所以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是可以理解的。聯系寫作的具體背景,可以體會到語言中局外人調侃的味道:這重生活要求就未免顯得太低!知足常樂的觀念不合當今的時代了。

4,“鬧學生”“置身事外,冷眼旁觀”“過學生”這一段,揣摩作者為什么在文章中選用這些詞語。例如:“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關閑事”這段,從置身事外,冷眼旁觀”“過學生”這些貶義詞就可看出作者對下面描寫的北京人事不關己彌補愿改變自己現狀的幾件事的強烈不滿,氣憤和批評。5,“棒子面”“睡不著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這一段

讓學生練習誦讀這兩段,體會北京人的“忍”,同時揣摩作者對其“忍”的態(tài)度?!叭獭庇泻侠硇裕磻T盛衰,做“順民”,窮可躲避皇權的威嚴,富能不顯山露水,之所以睡不著瞇著,是因為睡不著乃心為外界所動,才維持了自尊。但在當代失掉了正義感卻不能原諒。最后又用“這話實在套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這些反諷來諷刺“安分守己”的過分,達到“逆來順受”喪失正義感讓人氣憤的現象。這里比前兩段的調侃諷刺就更尖銳些了。

(注意:以上三個段落例子可不可以顛倒順序?為什么?不能,原因有二:首先在內容上,他們是按照歷史時間順序排列——〈〈茶館〉〉寫從清初到民國這樣一段歷史,《八月驕陽》寫文革時期,而電梯事件就是現在,說名胡同文化歷時很長,有歷史根源,根深蒂固,不會很快消亡。其次是在結構上為下文做了鋪墊,文中的第12小段括號里說:“他們是搬遷戶,原來是住在胡同里的?!昂徊鸪?,所以才要拍攝影集,才有了作者情感的表達需要)

(五)品讀抒情語句

1,作者對北京胡同,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體現在哪幾段?(最后3段)

全班深沉齊讀第13段,朗讀時要能進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讀出韻味來。

2 ,把最后幾個短語(“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再齊讀一遍,細細品味其中的感情?;卮穑贿@幾句話有什么特點?和前面寫北京人“易于滿足”一節(jié)是同樣的語言風格嗎?如果把他們換成和前面一樣的口語,怎么換?效果如何?試試看。

前面是北京市民的口頭語言,這里是典雅的書面語言,富有表現力。這里四字相連,形式整齊,一氣呵成,給人撲面而來的傷感。可以試著換為“那種衰落的樣子,還有什么說的“或”那荒涼的景象,真沒得說。“

3,面對如此衰敗沒落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詞語表達他的心情?請從下一段找出三個詞語。

“懷舊”“傷感”“無可奈何”

4,請大家用快,中,慢三種語速齊聲朗讀結尾句,體味一下三種語速表現的三種不同感情??梢宰x得夸張一點,快速的更快,慢速的更慢,這樣容易比較,體會。]

(快速)再見吧,胡同。(歡快,輕松)

(中速)再—見—吧,胡—同。(認真鄭重其;有悲有喜,復雜多樣)

(慢速)再——見——吧,胡——同。(沉痛,悲涼)

通過體會,比較會發(fā)現,應為中速更能表達作者的復雜感情。

(六)結語:“懷舊”“傷感”“無可奈何”是作者對胡同的復雜感情的一些體現。胡同的衰敗,沒落和消失是時代發(fā)展的結果,過分傷感沒有必要,若懷舊,“還會保留一兩個名目”讓你去“悵惘徘徊”的。時代變遷,老北京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拋棄舊思想,拋棄封閉的胡同文化。我們可以試著認為結尾還少可一句話,那就是:“再—見—吧,胡—同”,“ 再—見—吧,胡—同—文—化”。

子胥文化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

2、能力目標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jié)的各種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中秋節(jié)是盼望合家團圓的日子,激發(fā)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jié)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學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ji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二、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jié)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過中秋節(jié)的風俗

1、欣賞圖片了解中秋節(jié)。(與課本圖片結合)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jié)。

八月十五賞月節(jié),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jié),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jié),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傳統節(jié)日記心間。

(兩個環(huán)節(jié)穿插、進行)

四、向八月十五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敬

1、欣賞圖片,了解有許多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團圓,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用自己與親人的分離贏得了更多人的快樂和幸福。

2、激發(fā)學生對這些勞動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課堂小結(機動)

1、復習課堂上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jié)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教學反思

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1、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持續(xù)短,認識事物時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制作了視頻、圖片、歌曲等多媒體課件,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在無意中獲得了有關中秋節(jié)的知識,受到尊重、熱愛勞動者的教育。

2、課堂充分體現了《品德與生活》生活化的特點,時時處處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學生上課時有話說,新知識的接受和內化也迅速。一上課,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嬰兒時期坐搖搖車就到處能聽到的旋律《爺爺為我打月餅》,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我讓學生回憶剛過完的中秋節(jié)自己家里是怎樣過的,自然過渡到中秋節(jié)的習俗;我讓中秋節(jié)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有休息的學生說說為什么、自己的心情,進而讓小朋友們知道許多勞動者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棄了休息,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謝他們------

3、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又不會寫字,為了讓課堂內容在學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學內容編寫成兩句兩句朗朗上口的童謠,先教師領讀,再讓學生讀,這樣的內容反復出現;出示節(jié)日勞動者堅守崗位的圖片以后,也是每出示一個圖片就讓學生跟著老師道聲感謝,這樣,整節(jié)課回環(huán)往復,課堂既有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美,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4、上課時,兼顧了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級學生正是對課堂紀律初步認識感知、初步形成習慣的時期,我在課堂上很注意這方面的引導,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示意舉手回答時,有的學生總是爭先恐后亂回答,這時,我總是要指出“你看------同學真守紀律、舉手發(fā)言,讓他來說吧”,這樣,整整一節(jié)課秩序井然,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5、對教學內容、文本內容的處理做到了詳略得當。對學生一看就懂的內容,看看就可以,對學生看了說了也不懂的內容,就重點講解重點突破。比如,學生對課本圖片上出現的“糧倉”就比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寫圖,加上老師的講解,學生就明白了。

教學的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

1、課堂上注重了嚴謹、有序,但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嚴謹有余而活潑不足。雖說學生整節(jié)課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學生學的會更輕松,例如,課中就可以加個活動,讓學生站起來,拍手讀兒歌,既活動身體,又活躍氣氛。

2、由于是一年級學生,我感覺他們的認識水平、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課堂上預設的環(huán)節(jié)要多一些,留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空間不夠多,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以后要盡量相信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空間,營造寬松的氛圍。

3、教師上課時的激情不夠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學生。以后要在上課時要融入更多的熱情,打造精彩課堂。

子胥文化教案篇5

學習目標:通過對司馬遷和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學習,知道《資治通鑒》的作者和體例,并能識別《史記》和《資治通鑒》兩部史書的不同體例。通過對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及其代表作的學習,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學成就。

知識點:

一.關于《資治通鑒》

(1)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2)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這本書的體裁是什么?

二.比較《史記》和《資治通鑒》

書名

作者

體例

成書時間

影響

?史記》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資治通鑒》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三.從司馬光的身上你可以學到哪些精神?

四.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

代表作

作品風格

蘇軾

辛棄疾

李清照

五.元雜劇的結構和角色是什么?

六.元雜劇作家中最著名的是誰?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子胥文化教案篇6

一、教學目的

通過對同學們進行集體教育,讓同學們正確認識勤學的重要,端正同學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班會中要穿插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勤學故事,讓同學們更加清晰明了的認識到自己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否端正。使得同學們正確理解勤學的重要性,并將真正的勤學貫徹到自己的生活中來。

二、教學過程

1、讓同學們正確認識勤學的意義

主持人:眾所周知,勤學和勤儉一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一次在開了“傳統美德——勤儉”班會以后,同學們十分正確的意識到了勤儉的重要,這次的班會也希望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讓同學們端正態(tài)度,并把勤學貫徹到和自己息息相關的生活中去。下面有幾句關于學習的格言,請大家看一看,并進行討論。 格言:

天才在于學習,知識在于積累。

鐘不敲不響,人不學不靈。

話語只是葉子,行動才是果實。

有了知識不去用,等于耕耘不播種。

2、 同學討論關于“勤學”

同學甲:這學期我們班的學習風氣十分濃郁,而且大家也都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的,開始有意識的學習而不是盲目隨從,一味地追求分數和形式上的成績,所以大家的成績也逐漸有了提升,也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新動力。

同學乙:沒錯,同學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不再如同以往的不在乎,而且大家對這次班會的召開也不會如此的輕視和不重視了,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新方向和新目標。

3、 中華勤學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xiāng)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zhí)著精神終于感動了陳長興,終于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chuàng)了楊式太極拳。

?厲歸真學畫虎》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于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于是他決

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于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于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王羲之學書》王羲之練字的勵志故事 王羲之從 7 歲開始,成天起早貪黑地練字。11 歲那年,他想去父親的房間 找點字帖繼續(xù)練字,發(fā)現父親的枕邊有幾本書,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 是本叫《筆論》的書,內容是教人寫字時如何運筆。王羲之一翻開書,就忍不住 開始記錄那些執(zhí)筆運筆的技巧, 他讀得愛不釋手,不知不覺把書帶出了父親的房 間來讀。他按照《筆論》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入迷 了。過了一段時間,他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的比較,確實有些變化。 一天,王羲之在讀《筆論》時被父親發(fā)現了。父親王曠看見兒子讀得入迷的 書竟是自己珍藏的《筆論》 ,很詫異地問道: “你能讀懂這樣高深的書嗎?”王羲 之答道: “書非讀不能懂,孩兒雖然一知半解,但還是能受到教育的。 ”父親聽后 把《筆論》送給了王羲之,得到書后的他練得更加勤奮,更加認真,更加投入。 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竟然連頭都沒 有抬起來看一下, 專心致志地邊看字帖邊練字。書童最后不得不去請他的母親來 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時,只見羲之手里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 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里

也在想這個 字怎么寫才好, 結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 母親看到這情景, 憋不住笑著說: “羲 之,今天的蒜泥可真香?。?” 正是這樣數十年如一日的練字,王羲之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家。

4、書法練習

5、要求同學們作到“五要”:

1、要有為國家、為民族奉獻青春年華的遠大理想;

2、要有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

3、要有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真才實學;

4、要有文明守紀、嚴于律己的素質修養(yǎng);

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爭先的競爭意識;

小學生傳統文化主題班會小結 這一次的主題班會主要還是靠同學自己主動去接受“勤學”這個概念。

所謂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有益于后代的優(yōu)秀道德遺產。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其內涵包羅極為廣泛。從內容上來概括,傳統美德是中華優(yōu)秀民族品質、優(yōu)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jié)、高尚民族氣節(jié)、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

教學后感:

這次的班會讓大家很好的學習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學習著,大家的學習氛圍也明顯比上學期提升了許多,從古代就有了許多勤學的說法,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這種美德逐漸被我們遺落了,我們不但沒有很好的秉承上一輩的傳統,反而還有許多人忘了本,這次的班會正好提醒了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老一輩留下的傳統,也正式的宣告了我們新學習態(tài)度的良好開端。

同學們從這學期開始對分數有了新的認識,不因為一次的失敗而氣餒,不因一次的成功而驕傲,不因懶惰而放棄學習,不因刻苦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一次次的考試很好的磨練了我們的心理素質,也提高了我們對分數的認識境界,我們不能沉醉在好的分數里難以自拔,

更不能沉溺在不好的分數中自暴自棄。分數只是考驗我們的一種手段,我們應該掌握好學習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只追求表面的一種成就,勤學就是讓我們能掌握好學習方式的最好途徑,成功=99%勤奮+1%天資,所以,現在我們的目標就是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時代和關心我們的人的期望。

子胥文化教案篇7

教學理念: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賦予胡同文化的內涵

能力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概括要點、提取精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作者賦予胡同文化的內涵

教學難點:作者對胡同文化所持的態(tài)度

教學方法:

教法:設置情境點撥法

學法:活動式(討論、觀摩、思考、實踐)

教具:自制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故鄉(xiāng)是北京》,展示幾幅北京的圖片。

二、課文學習

1、展示課題及教學目標

2、胡同的含義城市里的小街小巷。

文化的含義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文化具有階級性、地域性、民族性。

胡同文化在課文里指住在北京胡同里的居民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或文化心態(tài))。

3、北京的胡同及其特點

展示四合院、胡同照片,結合課文前四段,請學生說說北京胡同的特點。再播放一段胡同錄像給學生以感性認識,過渡到下一步。

走向正

名稱俗

胡同的特點數目多

環(huán)境靜

4、長期生活在這樣方正而又安靜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怎樣一種生活習慣和精神狀態(tài)呢?

安土重遷,不愿搬家

獨門獨院,過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滿足,要求不高

封閉、忍

愛瞧熱鬧,不管閑事

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5、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長期以來形成的這種生活習慣和精神狀態(tài),作者稱之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認為這種胡同文化是一種什么文化(胡同文化的特點)呢?(見上表右)

6、作者對這種封閉的、以忍為精義的胡同文化持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展示幾幅衰敗的胡同的照片)

批判中帶有傷感

7、小結

8、附:一點說明胡同文化的這些特點是作者賦予的,也就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它并不代表北京胡同文化的全部(課文第七段也提到胡同居民的其他一些生活習慣)。

三、遷移訓練

北京的胡同正在衰敗,北京的胡同文化今天又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呢?運用你的知識,發(fā)揮你的想象,談談你的看法。播放一段胡同錄像。

子胥文化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賦予胡同文化的內涵。

2、體味作者對胡同文化的復雜情感。

能力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概括要點、提取精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賦予胡同文化的內涵。

教學難點:

作者對胡同文化所持的態(tài)度。

教學方法:

1、教法:點撥法

2、學法:朗讀法、討論法

輔助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談自己對于北京的印象。

(莊嚴,古老,現代……)

2、學生發(fā)言,談談對與北京的印象

3、用多媒體觀看幾張有關北京的圖片

4、自己總結:北京不僅是帝王之都,也不僅是現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著許許多多的胡同,它們一樣也是北京文化發(fā)展和歷史變遷的見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蘇高郵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職大中國文學系。他當過教師、編輯。不平凡的生活經歷,使之對社會、對人生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尤其給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對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稱,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

三、整體感知,明確學習內容

1.提問:你們覺得胡同是什么樣的?

接著用多媒體觀看幾張胡同的圖片。

2.提問:什么是文化呢?

利用多媒體總結明確:文化是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文化具有階級性、地域性、民族性。

3.提問: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請同學翻看文章找出有關語句。

然后用多媒體呈現有關語句: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等等(學生分組討論),談談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優(yōu)缺點,有意識得培養(yǎng)學生辨證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內涵。

齊讀1—4段,談談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點。

方法:抓關鍵句子和關鍵詞

(在學生讀課文的同時自己板書:布局,名字,數目,環(huán)境)

(讓學生走上來在黑板上填寫有關特點的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