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教案8篇

時間:2022-12-16 作者:betray 備課教案

只有結合自己實際的教學經驗才能寫出優(yōu)質的教案,為做好教學前的統(tǒng)籌工作,老師們需要制定一份完美的教案,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初二語文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初二語文教案8篇

初二語文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熟讀美讀課文,理解“絕、拿、強、更、癡”等字。

2、賞析雪后奇景,體味白描手法。

3、解讀張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學重點:

賞析雪后奇景,體味白描手法。

三、教學重難點:

解讀張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四幅西湖風光圖片)你知道這些圖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風光嗎?

是西湖。

回憶一下我們曾學過哪些有關西湖景色的詩詞。

(很好,看來大家積累了不少古詩文,善于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一x寶呢)

有人說,西湖觀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霧景,霧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筆下西湖的陰晴風雨已經被描繪得變幻多端,搖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將有怎樣一番動人的意韻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張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領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

誰告訴我張岱是誰?你是通過什么了解到張岱的?(你表現(xiàn)很棒,因為你懂得借助工具書、注解來預習課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仕”?——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說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這節(jié)課我們就賞讀《湖心亭看雪》。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順,讀通

下面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老師來考考大家,這些字音你都讀準了嗎?

橈毳衣霧凇沆碭一芥鋪氈強飲(幻燈)

下面老師請一個學生讀課文,這次要求更高一點,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注意節(jié)奏。

好,你不僅讀得字正腔圓,而且讀得有板有眼。

2、讀懂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xiàn)在我們來齊讀一遍,讀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一個字,一個評價張岱的字。

“癡”

“癡”說通俗點就是什么?

傻,笨,舉止異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為就是古怪,顯得呆氣。比如:有一位老師,研究數(shù)學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數(shù)學題。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電線桿,他忙道歉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現(xiàn)在,我們說張岱也很癡,舉止也有些異常。

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嗎?

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獨往湖心亭看雪。

冬天看雪有什么難理解的呢?

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

絕?消失

想到了哪首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為什么這時會鳥飛絕,人蹤滅?

天太冷。

可以說是天寒地凍呀,作者還選擇了哪個時辰前往看雪?

更定

更定?

晚上八點

天寒地凍時晚上8點,你會做些什么?

躲在空調房看電視,躺在被窩看書。

張岱卻選擇去湖心亭看雪,你能從他的行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嗎?

有著與眾不同情趣的人,是個孤獨的人。

張岱說是獨往,真的是一人去的嗎?有沒有同行的人?

舟子。

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舟子不是看雪人,不能說同往看雪。另外張岱很清高,孤傲,不愿與舟子為伍。

是呀,蕓蕓眾生不可為伍,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張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清高自守。

(四)賞析雪景,體味白描

孤傲的張岱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樣的雪景呢?請讀出文中集中描寫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讀出氣勢和感情。

寫雪景的有兩句。我想請男、女同學合作來讀一遍。男生讀前句,x讀后句。大家想想,為什么請男生讀前句?

因為這句顯得很有氣勢,而男生就很有氣勢。這句寫的景很大氣,應該男生讀。

很好。那就請男同學讀出這種大氣、讀出氣勢來。

你們說讀好哪幾個詞,就能讀出浩大的氣勢來?

讀好“上下一白”。

三個“與”也要讀得舒緩點。男生再讀一遍。

這次讀得真好。不過,我發(fā)現(xiàn)了這句話中的一個問題。

(屏顯:“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币痪渲?,三個“與”顯得拖沓應去掉,你認為呢?)

我認為不能去掉?!芭c”字寫出天、云、山、水萬物融為一體,難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去掉呢?

去掉的話,仿佛物與物之間有了界線似的,分開了,沒有那種天地蒼茫的意境。

品得多好啊!我真的很佩服。現(xiàn)在x讀一讀后句,你們說說要讀出什么意

味?

輕柔點、渺小的味道。

女同學讀得很好,尤其是量詞讀得真好。只是這些量詞用的妥當不妥當呢?我們一般會選擇這樣的量詞來形容這些物呢?

(屏顯:“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笔遣皇且某伞伴L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而已”?為什么?)

不要改。這樣寫,更好地表現(xiàn)了朦朧。

更好地表現(xiàn)了霧凇沆碭,天地蒼茫的意境。

景物的渺小。

這些景物為什么會顯得這么渺?。?/p>

天地一片蒼茫,顯得很空曠、浩大。

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間,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讓我們頓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感。

聽到你們這樣精彩的發(fā)言,真是美的享受。如果要我們描寫一段雪景,你會怎么描寫?

我會用上一些比喻和優(yōu)美的詞句。

張岱用了修辭手法沒有?

沒有。

這樣寥寥幾筆,不加渲染,勾畫景物的寫法叫什么手法?

白描。

(屏顯:張岱用白描的手法,寫出了天地之浩大蒼茫,人物的渺小輕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

一切景語皆情語,透過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隱隱約約感到作者具有怎樣的品性嗎?

超凡脫俗、孤獨

你已經觸碰到了張岱的內心。我們看看張岱對自己的敘述,進一步去了解他。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

——《自為墓志銘》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

——《〈陶庵夢憶〉自序》

經歷國破家亡的重大變故,張岱的心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不再追求繁華靡麗,因為這一切都是過眼云煙。

是的,他不在追求外在,轉而注重自身的內心世界了,追求與自然的融合了。

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天地蒼茫,感受天人合一。

這么融情于景的佳句,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背呢?同學們讓我們背起來吧!

(五)解讀張岱之癡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孤獨脫俗的張岱到湖心亭看雪,不想亭上早有了人。是誰呢?

金陵人。

金陵人在亭上見到張岱心情如何?用文中的詞表述:大喜。

同學們你們揣摩一下這個大喜,用朗讀來表現(xiàn)大喜之情。

讓學生朗讀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我聽出了欣喜和激動啊。你現(xiàn)在可以把這句話譯成現(xiàn)代漢語嗎?

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這樣的人。

這樣?怎樣?文言文翻譯中有時可以增添成分,讓意思表達的更明確,現(xiàn)在就請你在這樣的人間加上詞語。

有此雅興之人!有高雅情趣的人!有此豪情之人!有此志同道合之人!有此超凡脫俗之人!……

金陵人在湖上遇到張岱,喜悅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張岱也和他們一樣滿心歡喜嗎?

強飲三大白而別

“強”字做什么解釋?

盡力。本不想喝酒但是此情此景不得不喝,勉強喝下三大白就匆匆告辭。

張岱為什么沒有金陵人那份喜悅激動呢?

張岱是孤傲的,他選擇這一特殊時間出行,本想獨享西湖雪景之美,不想被人擾了清凈。

另外,我們要學會“知人論文”,結合張岱的生平,我們或許更能理解張岱當時的心情。讓我們把目光x到課文注釋??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仕”?

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說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陶庵夢憶》,憶什么?憶前塵影事。

引用資料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駭駭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作自挽詩,每欲引決……

——《〈陶庵夢憶〉自序》

是什么讓張岱無法大喜?

思念故國的愁緒。

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字里行間我們總能讀到這種追念故國的情思。請默讀全文,試著尋找作者表達對已逝明朝留戀的詞、句。

崇禎五年十二月

這是什么紀年?明。文章寫于明亡后清朝時。

實際上,張岱集子中凡紀昔游之作,大多標明朝紀年,以示不忘故國。

——《詩的小品小品的詩》

張岱就是這樣癡迷于他的故國。

(五)小結課文

老師:同學們,我們通過找“癡行”、品“癡景”、議“癡心”,已經體會到了張岱的癡,他是個怎樣的人呢?請你用“好個xxxxxxxxxxxxxx的張岱”的句式評點張岱其人。

好個孤獨的張岱。好個清高的張岱。好個癡人張岱。好個超凡脫俗的張岱。好個癡迷自然的張岱。好個思戀故國的張岱。好個內心孤獨的張岱。

(六)配樂朗讀,讀出情味。

最后讓我們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讀著文字,走進西湖雪景,走進張岱。

結束語:

和張岱同時代有一位文人叫張潮,他曾經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x;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因閱歷之淺深,所得之淺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還有更多的滋味,同學們在未來的日子里慢慢地感悟吧。

初二語文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初中語文課本所錄選的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學習本課應完成的任務主要是: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其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感情,認識資本主義社會里幾乎沒有人間親情、友情,只有金錢的.現(xiàn)實;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

2、教學目標

(1)體會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理解小說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性格。

難點:懸念的鋪排,構思的巧妙。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對學習小說大都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很關注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命運,看過小說之后印象較深的就是故事情節(jié)和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對于小說中的字、詞、句,大部分學生不會感覺有難度。這有利于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欣賞水平的提高。

三、學法指導

⒈理解——品味——感悟

說明:學生學習本文,首先應該熟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逐步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課文,根據(jù)本課教材的特點,在分析人物性格時,要抓住一個“變”字,通過變化的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思維的能力。在分析懸念鋪排時,要扣住一個“巧”字,以達到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感悟課文,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學藝術的美。

⒉采用自主討論式的方法,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并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莫泊桑是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質。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描寫人情世態(tài),構思布局巧妙,故事情節(jié)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練筆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今天我們要學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是這樣的一篇小說。

(二)整體感知課文

(1)速讀課文,積累詞語:

示例:拮據(jù)棧橋襤褸狼狽不堪

(2)理解

再讀課文,然后概述故事情節(jié)。(設計思路:培養(yǎng)學生快速掌握課文大意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品味

(1)學生討論:本篇小說情節(jié)富于變化,跌宕曲折,引人入勝,關鍵是設置了懸念,構思也很巧妙。請找出小說中的懸念,作適當分析。

提示:他們一家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散步?于勒是個什么樣的人?于勒曾是他們的災星,現(xiàn)在為何卻成了他們的福音?他們極其美妙的夢境是否得以實現(xiàn)?為什么?

(設題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結構特點——巧妙,也引導學生由此入手逐層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為此設計如下問題供學生討論,之后筆答,以此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用幻燈片展示以下內容)

①小說刻畫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們的個性特征怎樣?菲利普夫婦的言行是怎樣變化的?從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語句、語段中可以看出?

(設題目的:理解人物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有什么突出的特點。)

②課題《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婦》等等?為什么?

(設題目的:理解“我”對于勒的感情區(qū)別于“我”的父母對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婦、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小說的主人公是誰?為什么?他們的結局怎樣?這是由個人性格造成的,還是社會環(huán)境造成的?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怎樣才能實現(xiàn)發(fā)財夢?

(設題目的:以此達到對小說主題思想的理解和歸納。)

方法設計:學生先獨立思考以上問題,然后分組討論、交流,最后在班內交流質疑,并逐步明確。

(四)感悟

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課堂遷移訓練

假如菲利普夫婦在游輪上巧遇的是個發(fā)了大財?shù)挠诶眨麄兊难孕袝窃鯓拥??請設想一下。用150個左右的字完成。

(六)推薦作業(yè)

1、寫一篇作文,反映當今社會的人際關系,題目自擬。

2、閱讀莫泊桑的其它作品,并體會其作品的特點。

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閱讀初二語文說課稿我的叔叔于勒范文,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初二語文教案篇3

一導入

出示一則手機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誰能說說這則短信是在什么境況下出現(xiàn)的,

過渡:是啊,這樣的一則短信讓我們想起了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母親形象還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隨著鄒韜奮一起走近他慈愛的母親。

二讀一讀

輕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分別體現(xiàn)了母親是個怎樣的人?

然后以這樣的句式告訴大家:

讀了(事),我看到了一位母親。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

交流評價

三悟一悟

請快速閱讀這四個片段,找出最讓你動情的話語、事例或細節(jié),并批注讓你動情的理由。

(提示:可以從描寫人物的角度(比如語言、動作等)或一些用得比較好的詞語入手,寫出是什么打動了你。)

學生批注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評價

四說一說

出示名??

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是出現(xiàn)在當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

——莫泊桑(法國)

講述老師自己回憶的有關母親的一個片段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感受的母愛,也截取其中的一個片段,口頭表述出來。

五寫一寫

編寫一則發(fā)給母親的手機短信,借它來傳遞我們對自己母親的情思,表達對自己母親的愛與感激。字數(shù):100字左右。

六結束語

推薦閱讀

胡適《我的母親》

梁從誡《回憶我的母親林徽茵》

感悟母愛——震撼心靈的118個真情故事

初二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掌握本課中的生字詞。②能復述故事。

2.過程與方法: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體會老雄貓和“我”的形象意義,把握文章主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文章在人生哲理方面、立世人格方面的重大思考:害怕艱辛,貪圖安逸,乞討施舍,必喪失自由、尊嚴和人格,這樣的人生是可悲的。

重難點:體會老雄貓和“我”的形象意義,把握文章主題。

課堂流程及設計:

課前自學——組內組間交流——難點質疑師生討論——課后檢測

一.了解作者

左拉(1840~1902),法國作家。生于工程師家庭,7歲喪父,生活困頓。1857年和母親隨外祖父遷居巴黎,讀完中學便當碼頭工人。這期間發(fā)表中短篇小說集《給妮儂的故事》(1864)和長篇小說《克洛德的懺悔》(1865)、《馬賽的秘密》(1867)。60年代,左拉提出自然主義文學理論,從而成為“人和人的情欲的審問官”。這期間左拉寫了中篇小說《黛萊絲?拉甘》(1867)和《瑪?shù)氯R納?菲拉》(1868),均受到社會的冷遇。1868年開始,他模仿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醞釀創(chuàng)作連續(xù)性大型作品《魯貢——瑪卡爾家族》的宏偉計劃。經過25年勤奮寫作,終于完成了這部包括20部長篇小說的巨著。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主義理論的影響。左拉繼而又寫了長篇小說三部曲《三城市》,揭穿宗教的虛妄,闡發(fā)通過科學改良社會的思想。1898年,他投身為受冤屈的猶太血統(tǒng)軍官德雷福斯伸張正義的斗爭,招致反動當局的迫害。流亡美國時開始寫作的《四福音書》只完成三部。左拉的小說創(chuàng)作和自然主義理論深深影響了19世紀后數(shù)十年的法國文學。

二.掌握字詞

積蓄()詫()異擒()住詛咒()()束縛()毅()然

厭倦()臃()腫顢頇()()膩()煩作嘔()

三.課文講解

(一)文章主旨。

文章寫了一只家養(yǎng)的貓雖然吃住條件優(yōu)越,但整天盼望著屋外自由的生活,當有一天獲得自由之后,它卻遇到了生存的困難,不得不無奈地回到主人身邊。故事詼諧有趣,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強烈嘲諷了那些好吃懶做,只有仰人鼻息才能夠生存的人是沒有資格獲得自由的。當然,我們也可從中體會到生之艱辛和生之樂趣。

(二)文章思路。

這個寓言性的小說的特點,首先在它的結構上。這是一種雙重的、對稱的結構。

第一重對稱,發(fā)生在貓身上。先是明明無憂無慮、安逸的生活,卻感到不舒服,討厭、愁悶、煩膩得要作嘔,不幸福,要逃脫到外面去。為什么會有出逃的“信仰”呢?“在一生中,除了煮得半熟的、帶著鮮血的肉以外,總應該還有些別的東西?!边@就是說,有物質上的富足不夠,還要有精神的追求,從具體描述來看,它追求的是自由的生活。但是左拉暗示,它的這種自由自在的“信仰”有一個前提:生存的物質條件是不在考慮之列的,在每一扇關著的窗子后面都有現(xiàn)成的肉(“門的那一面可就是人家藏著的肉”)。與此相對稱的是,一旦到了窗子外面,自由自在是不成問題了,可是生存卻成了問題,尤其是豐裕的物質條件喪失了,饑餓和寒冷使得“信仰”、“幸?!倍甲兞速|。自由成了災難。感覺發(fā)生了倒轉,原先的一切,變成了向往,逃離變成了回歸。

第二重對稱,發(fā)生在貓與雄貓之間。同樣在艱難的物質條件下,對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自由,有著兩種相反的選擇:一個選擇放棄自由,一個選擇堅守自由,將艱難的物質生活視

為享受。文章的寓意正是由于情節(jié)結構的雙重對稱,而顯得特別鮮明。

(三)寫作特點。

1、左拉的藝術細節(jié)很精致。左拉的細節(jié),全從貓的感覺出發(fā)。在貓的種種感覺中,厭倦現(xiàn)成的、安逸的生活,又和人的精神息息相通,就顯得有意味。作家的功力就在于把有趣和有意味既相錯位又相統(tǒng)一地交融起來。在貓到了外面以后,貓的感覺和人的感覺的錯位幅度拉開得更大了,趣味就越濃了:這屋頂多美啊!屋頂四周有水槽圍繞著。從水槽中發(fā)出一種很甜美的氣味。我暢快地循著水槽走;我的腳踏在槽底的爛泥里。這爛泥的溫和與柔潤是無可形容的。

2、強烈的錯位,顯而易見的荒謬,反差越大,趣味就越濃。左拉強調了“學者的態(tài)度”和找東西的艱難之間的反差,顯示了他的幽默。在偷肉被打之后,老雄貓“像個硬心的哲學家”教導它:晚上到“街上垃圾堆里去找食吃”?!袄颜沂场钡臍L景和“像個硬心的哲學家”的嚴肅之間的錯位,使得幽默強化了。如果事情到此為止,左拉的幽默還算是比較溫和的。但是,困境不僅僅在于饑餓,而且在于寒冷,外加生存的威脅。這就使得貓的感覺變化了,原來一切都美的感覺變丑了,能夠得到的食物,只能是垃圾堆里的沒有肉的骨頭。

3、左拉的幽默上升到理性的層次,變成了反諷。啊!該死的街道!該死的自由!我多么想回我那牢獄啊!反諷就是反話,歪理、不合理。自由怎么會是該死的?牢獄怎么可能變成向往的地方呢?但是從這只貓的角度來說,這是合乎邏輯的,它不能忍受生活的艱難,自然就想回到坐享其成的安樂窩里去。

四、練習

1、根據(jù)課文內容補充完整下列詞語。

計窮智______敗為勝消耗___盡___其銳氣大失所___死于___命盡___盡美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⑴他們就拿我大大的訕笑了一回。訕笑:

⑵它又如法炮制出一根來。如法炮制:玩弄于股掌間:

3、文學常識填空?!敦埖奶焯谩纷髡呤莀____國作家______。

4、《貓的天堂》告訴我們貓的幸福是什么?

五、板書設計

寫作特點:

1、左拉的藝術細節(jié)很精致。2、強烈的錯位,顯而易見的荒謬,反差越大,趣味就越濃。3、左拉的幽默上升到理性的層次,變成了反諷。

六、課后反思:學生讀來很感興趣,能說出幽默的語言與風格特點。

初二語文教案篇5

一、導入

關于西湖的詩句,同學們能背誦多少?學生吟誦“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薄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薄白類酆|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笔前。瑢W們,詩人心中有一個春天,他筆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詩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筆下的西湖就溫柔纏綿??墒恰绻娙说男闹泻黄P下的西湖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步入張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

多媒體摘要顯示:張岱,號陶庵、蝶庵,明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過著布衣優(yōu)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窮困以終?!短这謮魬洝泛汀段骱魧ぁ芳磳懹谒魍鋈肷揭院螅瑫芯拺淹麸L月繁華,追憶前塵影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他文學創(chuàng)作以小品文見長。文筆清新生動,饒有情趣,風格獨特。張岱曾有《自題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著書二十年耶而僅堪覆甕。之人耶有用沒用?”覆甕,比喻著作毫無價值,只可以作蓋醬罐用,多用為謙詞。作者在自嘲中諷世罵時,顯示自己的卓然獨立。

三、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或設置背景音樂,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及停頓。

2.學生讀課文,疏通文句,整體感知文意。(1)學生自讀課文,疏通文句并質疑。(2)小組討論交流,質疑解難,教師巡視酌情指導,教師也可預設重點字詞全班解決。

四、品讀文本

??三讀蓄勢1.一生朗誦全文,師生簡評。

2.一生再讀,明確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個頗為嚴重的前后矛盾的錯誤。

(“獨往湖心亭”與“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語)教師乘勢設疑是否要讓張岱改改。

3.全班齊讀,明確要求:找出文中一個能形象概括張岱形象的詞語。(“癡”)

??三癡解意“癡”用通俗的話怎么說?自由朗讀,討論,找出張岱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了特別的呆氣。

(1)“癡行”(“是日更定”,“獨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時候去的)教師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從人的聽覺來描寫,還從什么角度來寫?(可有類似“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想象)這樣的天氣我們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卻在天寒地凍的天氣里凌晨時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癡人“癡行”,真是“怪異”啊。

(2)“癡景”(“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生讀,有感情地讀,說說此景異在哪里。教師提示:a.“天與云與山與水”是否拖沓?去掉讀一讀,對比讀出田地蒼茫的景象。b.量詞之“異”:好像應該是這樣的“湖上影子,惟長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而已”?c.順序之“異”:好像應該是這樣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兩三個、與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長堤一條而已”?d.讀“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讀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教師明確:這段寫景文字運用了白描手法??啥嗝襟w摘要顯示:白描是一種描寫的方法。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樸的文字,寥廖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白描用于寫人,只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白描用于寫景,只需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幅鮮明的圖畫,使人如臨其境。白描用于寫事,也只要幾筆就可使事態(tài)畢現(xiàn),生動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來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表現(xiàn)出悠遠脫俗的情味。

(3)“癡心”1.如此安靜的環(huán)境,后文卻又寫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壞了?①一生讀“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a.“此人”是哪種人?用文言文說說看。(湖中焉得有此雅興之人……)b.如果張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有神態(tài)?(彼此彼此……)②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飲酒之前不問姓氏,飲酒之后才問;問卻避而不答姓氏,只說“是金陵人,客此”,卻不留電話、地址、qq號,這段奇遇,是不是張岱處理得太草率了?這樣看來,張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種什么樣的人生呢?現(xiàn)在我們重新來看我們最初發(fā)現(xiàn)的那個矛盾,是張岱數(shù)不清人數(shù)嗎?張岱筆下的自然如此清冷浩大,如此孤獨,這其中是不是有著深層次的原因?舟子說他癡,他會辯解嗎?當時他會是怎樣的表現(xiàn)?他心里會說什么呢?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張岱心中有寒冰”的謎底了嗎?

五、課堂練習

孤高情懷有誰知,獨與天地相往來。一個人,登臺長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一個人,登高作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個人,獨往湖心亭: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個人,寒江釣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讓我們一起回顧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吧。

(可比較它們在描寫手法和情感表達上的異同或者假設時空倒流,張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釣魚的柳宗元,你認為張岱會認他為知己嗎)

六、朗誦留白

孤舟一寒士,獨品滿湖冰。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在動情的齊背課文聲中結束全文。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課文。

2、就“我看古人之癡”為話題,課后練筆。

自我問答語文教學不要拘泥于課本,要融匯古今,旁征博引,方能擴大學生視野。

初二語文教案篇6

教學重點:

一、體會作者抓住了蘇州園林的哪個特征,又是怎樣突出這個特征的。

二、學習本文嚴謹?shù)慕Y構層次。

三、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四、熟悉說明方法,學習用比較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

一、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作意圖,進而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理解結構。

二、在把握全篇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進一步加強對說明文的分析掌握。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學習說明文知識

2、作者簡介及寫作緣由

3、字詞

4、朗讀課文,找出說明對象

5、理清結構,劃分段落層次,歸納段意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找出說明對象的總體特征,并分析作者通過哪幾個方面來突出這幾個特點的。

2、明確本文的說明順序。

3、以課文第4、5節(jié)為例,指導學生掌握說明文閱讀重點。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同學們已經提前預習了《蘇州園林》,那么請大家先看兩段影片,請你們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蘇州園林?你是根據(jù)什么判斷出來的?你認為蘇州園林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下面,我們共同學習葉圣陶先生寫的《蘇州園林》,看看他是

怎樣抓住蘇州園林的特點來進行說明的。

二、朗讀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說明蘇州園林地位的詞語,分析。

明確:標本——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表明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三、朗讀第二段,找出蘇州園林具有怎樣的總體特征,才能成為各地園林的標本?

明確: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提問:為了達到這一標準,作者認為設計者和匠師從哪幾個方面下了功夫?

明確:四個講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問:本段具體說明了蘇州園林哪個特點?

蘇州園林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什么?

為了什么這一特點,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比較、打比方)

五、閱讀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練習:(學生思考、討論)

(1) 用“||”劃分這段文字的層次

(2)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其中又以 為主。

(3) 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 文中概括蘇州園林假山特點的一句是 。

(5) 分幾個方面介紹池沼?

(6) 這段文字的結構特點是 。

(7) 這段文字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8) 文中“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敝械摹八囆g”和“技術”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換?

六、配合圖片,簡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問題:

(1) 概括本段的段意

(2) 指出本段運用的說明方法。

(3) 這段文字除用說明這種表達方式,還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 本段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七、提問:作者在寫完蘇州園林的四大特點后,為何又寫了7、8、9段?

這三段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蘇州園林的?

八、整理說明順序:概括——具體 主要——次要

九、歸納說明文閱讀的重點:

(1) 明確說明對象

(2) 弄清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

(3) 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

(4) 了解使用的說明方法

(5) 明確說明順序

(6) 把握說明文的結構

(7) 在說明文中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的運用及效果

(8)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

十、本課小結

十一、布置作業(yè):作文《我們的校園》

要求: 1、認真觀察,抓準特點

2、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

3、用3~4種說明方法

4、字數(shù):500字

初二語文教案篇7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刻認識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念,努力培養(yǎng)和提高人的語文素質。積極開發(fā)每個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個性,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和終身教育的意識。語文不僅要讓學生學到了語文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養(yǎng)、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為培養(yǎng)適合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奮斗!

二、教學的總要求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高,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xiàn)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建新的教材系統(tǒ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本冊共有30篇課文,按主題合成七個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據(jù)對課改精神的學習和對語文教學方向的把握,我們初步擬定了本學期語文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

思想品德目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fā)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是初中三年的最終目標,本學期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打下基礎.

知識目標:了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了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yǎng)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人文素質目標: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tài),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四、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6人。學生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fā)言提問)正在逐步養(yǎng)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雖然優(yōu)秀率有所差異,但存在的問題不容樂觀:目前班級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兩極分化嚴重,而且’尾巴\’較大,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xiàn)在根據(jù)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注重考察學生理解與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是如魚得水,但對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并非福音。

初二語文教案篇8

教科書分析:

1.人教版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確立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貼近生活,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著以上理念,該套教材在主要結構上,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以單元為主要結構單位,寫作指導是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融合在一起來編寫的,初衷是為整合教學內容,簡化教學頭緒。

2.新課標強調,初中階段學生要能寫簡單記敘文,并能恰當運用各種表達方式,有真情實感?!墩Z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寫作要力求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七年級課文篇篇都帶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這些被采擷到教材花籃中的一篇篇精美的課文,在學生面前呈現(xiàn)出一個個精美而又真實的生活鏡頭,這些鏡頭或催人悟,或啟人思,或動人情,或悅人心,給讀者和學習者以知識和做人的啟迪。新教材在編排中緊緊圍繞“語文與生活聯(lián)系”這條主線進行內容組構,實際是緊緊抓牢“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個語文課程性質的新界定,充分實現(xiàn)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從語文中學會生活”這個以人為本的學科教學目的,而這新教材在吃透課標精神的前提下,通過教材編排,在人們面前拎起了一種樸素的語文學科的內涵:語文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語文。

4.寫作的材料源自生活,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各類人物,遇到的各種事情,都可以成為寫作時的直接材料;而讀過的書籍、文章等,還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間接材料。當然,在所有材料中,最重要是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生活中的教材很多,要學會圍繞中心進行選擇。主題和題材是作文的兩個最重要的構成要素。沒有中心,材料就沒有生命力;沒有材料,中心就無所依附。所以,我們寫作不僅要重視立意,還要重視素材的積累和題材的選擇?!胺蛄⒀灾谟形铩?,是否“言之有物”正是評定中考作文檔次的重要標準。這與《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寫記敘文“要做到內容具體”,是完全一致的。

學情分析:

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對初中語文的學習還處于一個適應期。經過小學的學習,已初步了解作文的格式要求,在書寫認真與合乎規(guī)范的方面接受了較系統(tǒng)的訓練。但是,作文寫作和學生的知識經驗、閱讀積累、作文思維能力、練筆次數(shù)等息息相關,學生們對以上幾方面均體現(xiàn)為不足。大多數(shù)學生遭遇作文難寫的尷尬,主要困難在于無法創(chuàng)新、無話可說,訓練學生“如何選材”的能力迫在眉睫。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怕寫作文或因缺乏觀察,沒有生活積累,內容干癟,捕捉不到特寫鏡頭,針對這些現(xiàn)象,本節(jié)作文課旨在引導學生從課內外儲備豐富的素材,讓作文生動鮮活起來。

教學目標:

1.在閱讀教學和既有寫作積累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認識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

2.拓展閱讀,引導學生體會選材對于寫作的意義,學習選材的方法。

3.寫作實踐,指導學生在寫作時從生活中選材,圍繞中心選材,并努力做到真實、新穎。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認識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

2.訓練選材能力,學習選材方法。

教學難點:

審清題目,確定立意,再從生活中選材,圍繞中心選材。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勵導入

“優(yōu)秀考場作文一定來源于平時的練習”“看破千道題,其實一文章”,平時就要備好鮮活素材,苦練審題構思技巧,考場作文是和平時習作交錯相通的。考場上,時間短,要高分就得一氣呵成。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就要苦練功夫,在看透題目、確定立意的基礎上,學會選擇自己身邊的素材,用真實又新穎的材料寫出優(yōu)秀作文。

1.出示任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素材,寫作只能“望紙興嘆”。所以海明威說:“如果一個作家停止觀察,那他就完蛋了。”

觀察就是為了積累素材。那么,同學們平時作文里的素材都是通過什么途徑來的呢?

2.反饋指導:

學生交流,探討平時寫作時自己的思路,談談通常自己觀察的途徑有什么。從途徑看,通常有兩條渠道:

(1)直接觀察。就是到生活中去,看、聽、聞、嘗、摸、踩、想。

(2)間接觀察。就是通過閱讀書箱,聽他人轉述,收看收聽影視廣播,瀏覽互聯(lián)網,吸收別人的生活體驗,獲取第二手信息。

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都需要細致、勤勉、善思。從內容看,和“我”有關的素材十分寶貴,它們可以給人真實感、親切感;無“我”的素材同樣重要,“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視野更開闊,境界才更高。

3.總結過渡:

直接觀察到的素材也就是直接材料,來源于日常生活經歷,包括各類人、事、景、物等。作者對這類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運用于寫作時得心應手,更利于表達真情實感。除了直接材料,我們還應學會運用間接材料。間接材料來自他人敘述、書報雜志、影視節(jié)目、博客空間等。這類材料廣而雜,有利于豐富寫作的素材。例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文章寫于貝多芬逝世一百多年后,作者在充分閱讀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藝術地構思并呈現(xiàn)了客人對貝多芬的一次訪問,成功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所選皆為間接材料,但人物形象血肉豐滿。讀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都是寫作所需要的。這叫:素材積累多元化!

二、苦練審題,突破難關精準化。

1.出示任務:同學們在寫作中常常出現(xiàn)的毛病是:沒有正確的審題,對命題的思考不準確,就會選擇不了適合的材料來體現(xiàn)主題??紙鲎魑囊酶叻郑紫纫祁}!請同學們就幾個常見的中考作文題目來突破審題關。

2.反饋指導:首先要抓住“題眼”!所謂“題眼”就是作文題目的關鍵之處。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就是命題作文的“題眼”。審題抓住了題眼,就抓住了題目的核心,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

(1)單詞語題目,題目即題眼,如《溝通》、《老師》《陪伴》等。

這三個題目在審題上難度不大,但是難在如何出新。比如《溝通》這個題目,是不是只能寫語言溝通呢?《老師》這個題目是不是只能寫學校的老師?

審題準確了才能選擇鮮活生動的材料。命題作文題目越長越容易迅速確定立意與選材。當題目是一個詞時,選材的范圍很寬,確定寫什么就顯得困難,這時你可以采取題目添枝加葉法迅速化大為小,化虛為實,讓考生有處下筆。如“陪伴”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先想想自己的親身體會,平時所常有的“陪伴”,在其前添加這些詞語,主題即可變?yōu)椤皨寢尩呐惆椤薄ⅰ皶呐惆椤?、“至理名言的陪伴”等,或在其后添加“是歌”、“是幸?!?、“是船”等。這種添枝加葉是在心中進行的,千萬不要調換題目!有人認為選材不應放在審題中進行,其實審題與選材應是同步完成的,它們可以相互印證。

(2)詞組型題目中,起修飾作用的詞語是“題眼”,動詞是“題眼”。如半命題作文《走近__》,題目就是動賓短語,寫作時要抓住動詞做文章,注意到實現(xiàn)這個動詞“走近”在這個過程。

(3)如果題目是句子的,寫作時要強調謂語并顧及限制、補充詞語。舉例《我養(yǎng)成了一個好習慣》,文章重點要寫“養(yǎng)成了“,怎么養(yǎng)成?其過程如何?其間有什么動人的故事或耐人尋味的波折呢?

再比如這個題目:《那聲音,常在我心田》

這個命題還是有一些審題難度。首先要明確“聲音”,不要一味的將“聲音”等同于“話語”。很多同學只把握到“關心的話語”“老師的叮嚀”等,這些其實離真正的聲音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距。什么是聲音?水滴聲,鈴聲,腳步聲,呼吸聲,甚至呼嚕聲,還有鄉(xiāng)間的獨特聲音。這些不都是很好的聲音嗎?在寫作時還可以很好的突出聲音特質,特別注重體現(xiàn)聲音的特質,比如用“爸爸自行車的鈴聲”“爸爸的呼嚕聲”貫穿全文,使得全文脈絡清晰,真實感人顯得別開生面,新穎別致。

三、病文會診,聚焦選材問題。

1.出示任務:收集病文,適當分類,篩選。

翻閱學生近期作文、隨筆等,挑出在選材方面明顯存在問題的作品,按素材失真,脫離中心、詳略不當、取材陳舊等進行歸類,從中篩選最有代表性的習作各二三篇。

2.反饋指導:會診病文,診斷選材問題。

活動:分組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瀏覽病文。(每組若干類,每類一兩篇),組內會診,找出選材方面存在的問題,推測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

3.總結:全班交流,各組輪流發(fā)布會診結果,教師點撥。師生共同梳理寫作中選材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四、頭腦風暴,學習選材方法。

1.出示任務:

投放活動任務,提出要求,

可借用“寫作實踐”一,也可使用如下題目:

作文題目:難忘那束溫暖的目光。如果圍繞這個題目,你會表達怎樣的中心?選擇哪些材料,如果安排詳略?先確定文章中心,然后列出所選擇的材料,并注明詳略安排。

2.個人構思、列出要點。

學生思考,按要求列出要點。

3.全班討論,教師點撥指導。

學生發(fā)言,談對習作的中心、選材及詳略安排的想法。教師引導學生評價,點撥選材方法。

4.小組交流,修改完善。

組內交流,相互借鑒,對選材出現(xiàn)的問題,互相提出建議。然后,修改并完善。教師巡回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5.小結:取舍加工典型化

對于同學們存在的選材問題,首先要引導去偽存真?!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間接得來的材料,有可能魚目混珠,真真假假;即使產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說不定也會被假象悄悄地蒙蔽,因此,一定要甄別素材,確保真實。

其次要去粗取精?!耙猹q帥也”,材料一定要聽帥令,跟帥走。如果某個材料與文章中心搭不上邊,即使它再怎么催人淚下,千古難覓,就這篇作文而言,你只有一個選擇——忍痛割愛。如果它只是跟中心隱隱約約有點聯(lián)系,那不到萬不得已時也盡量不用它。只有那些最有代表性,最典型、最能反映本質、最能說明問題的材料,才是真正的“精華”

五、全文寫作,提升選材能力。

1.出示任務:

出示同學習作,全班共同修改:

難忘那束溫暖的目光

2015年的暑假,我的擊劍有了巨大的退步,那次直接從全國前八退到第五百多名。這次打完,本來在媽媽心中驕傲的擊劍從此變成了一個笑話,媽媽用譏諷的目光看著我說:“別練了!”

于是我開始努力的訓練,每當快不行的時候,想起那譏諷的目光我就又有力量去訓練了,在我改劍的一個月后,我成為了劍館的第三名,可我媽媽還是用那譏諷的目光看著我告訴我如果某某來了你一定打不了第三!

從這次開始,我比以前更認真了,老師也認為我下次能打好,而媽媽卻一直用那種目光看著我。

終于到表現(xiàn)的時候了!媽媽上次說的某某也來了,媽媽在比賽時又用那譏諷的目光看著我對我發(fā)出噓聲。

這次我打了冠軍,讓媽媽吃驚,更讓媽媽吃驚的是她說的某某是倒數(shù),我用我的行動讓媽媽對我再一次發(fā)生改變!媽媽看著我的目光很溫暖。

2.動筆修改,訓練選材能力。

教師指導學生修改病文,匯總情況,分析評價,進行專題講評,進一步提高選材能力,提升習作質量。

難忘那束溫暖的目光

又是那束譏諷的目光!又是媽媽對我的打擊!

我知道,我的擊劍退步了。從原來的前八掉到了五百多名。

這天,我與媽媽發(fā)生了沖突,我氣憤地走出家門,跑到劍館。開始奮發(fā)練習。天花板還是那么白,可我的心卻是那么的空。

每當我要放棄時,只要一想到那譏諷的目光,我的心就很痛。我堅持練習,每天呆在劍館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重復,汗水一滴一滴,滴到劍館的地板上。哪怕腿已經動不了,我還用手繼續(xù)一遍遍做著擊劍的動作。

在一場小比賽中,我成為了我們劍館的第三名,可是媽媽并沒有改變她的看法,我感覺她根本不相信我。她對我說,這并不是你真正的成績,還有好多人沒來,他們來了你一定不是第三。

從這天起我練得比以前更用心了。每天練到汗水浸濕衣服才回家。就這樣我每天堅持著。本來想在市比賽中表現(xiàn)自己,讓媽媽吃驚,可是又不慎受傷打不成比賽……我沒有放棄!(我仍然每天去練劍,仿佛練劍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目的就是想得到媽媽的認可。

終于到比賽的那天了。兩個月前媽媽說的高手們都來了,比賽前媽媽緊緊盯著我。但我第一次覺得,那不再是譏諷的目光了,而且充滿了期待。甚至,甚至還有那么一點點的溫暖。這是我的錯覺嗎?還是真的呢?是因為我確實努力了所以有信心了嗎?無論如何,這些想法讓我好像打了雞血一樣,上去打的時候就和項羽一樣,感覺自己無比威猛,力大無窮。

比賽結束!我,獲得冠軍。媽媽雖然沒有像我期待那樣擁抱我,但我真切感到她眼神里的溫暖。似乎她在擦眼淚。也許還是錯覺吧……

不過,高冷的媽媽不再高冷了,譏諷的目光才是我心虛的錯覺吧。我終于懂得,我的媽媽,是很愛我的。

在擊劍館,我仰起頭,天花板還是那么的白,可是我的心再也不空了……因為,那里,有愛!

3.小結:

素材畢竟只是作文的原始材料,要成為“題材”,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很好地“為中心服務”。

這篇作文的原文,全文只寫到媽媽譏諷的目光,讓人啼笑皆非。該同學覺得自己的選材都是真實的,可是選材是真實并不是要把真實的事情原封不動的敘述出來,敘述的時候要有方法,要呈現(xiàn)藝術的真實。什么是藝術的真實,就要靠美好的語言,一些小小的技巧來實現(xiàn)了。

修改文就很好的運用了“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將真實的生活藝術的再現(xiàn)。作文的立意就從譏諷到溫暖的升華,內容做到從無細節(jié)到有細節(jié)。因為取材于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這種經歷與體驗刻骨銘心,所以寫得格外真切,讀來催人淚下。

六、結篇師語,總結提升。

綜上所述,主題和題材是作文的兩個最重要的構成要素。沒有中心,材料就沒有生命力;沒有材料,中心就無所依附。所以,我們寫作不僅要重視立意,還要重視素材的積累和題材的選擇?!胺蛄⒀灾谟形铩保欠瘛把灾形铩闭窃u定作文檔次的重要標準。

本節(jié)課作文的引導、示范和實訓,按照由面到點,以點帶面的寫作指導寫作復習指導思路,先授學生以漁,幫助其理性分析審題;然后穿針引線,幫助學生總結審題要點,掌握基本技法;引導學生在讀題審題的基礎上,師生同寫同改習作。只有當我們幫助學生明確了怎樣去寫,體驗到了寫真情實感的樂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他們的真情和才情。

最后,歸納一下本節(jié)課學到的技巧:

板書設計:

怎樣選材

技巧一:直接間接,素材積累多元化

技巧二:苦練審題,突破難關精準化

技巧三:學習選材,取舍加工典型化

技巧四:全文寫作,修改提升個性化

教學補充資料:

1.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

直接材料來源于日常生活經歷,包括各類人、事、景、物等。作者對這類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運用于寫作時得心應手,更利于表達真情實感。例如《難忘那束溫暖的目光》的原文,全文只寫到媽媽譏諷的目光,讓人啼笑皆非。小作者覺得自己的選材都是真實的,可是選材是真實不是說要把真實的事情原封不動的敘述出來,敘述的時候要有方法,要呈現(xiàn)藝術的真實。什么是藝術的真實,就要靠美好的語言,一些小小的技巧來實現(xiàn)了。

修改文就很好的運用了“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將真實的生活藝術的再現(xiàn)。作文的立意就從譏諷到溫暖的升華,內容做到從無細節(jié)到有細節(jié)。因為取材于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這種經歷與體驗刻骨銘心,所以寫得格外真切,讀來催人淚下。

除了直接材料,我們還應學會運用間接材料。間接材料來自他人敘述、書報雜志、影視節(jié)目、博客空間等。這類材料廣而雜,有利于豐富寫作的素材。例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文章寫于貝多芬逝世一百多年后,作者在充分閱讀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藝術地構思并呈現(xiàn)了客人對貝多芬的一次訪問,成功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所選皆為間接材料,但人物形象血肉豐滿。讀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都是寫作所需要的。

2.從生活中取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從生活中取材,首先要善于觀察。法國作家莫泊桑初學寫作時,一次想把聽來的幾個故事寫成小說,就去請教老師福樓拜,福樓拜聽后,勸他不要寫聽來的故事,出去轉轉,把所見所聞記下來。莫泊桑按老師所言,花了很多時間外出觀察終于創(chuàng)作出成功的作品。善于觀察,就要有觀察的習慣并做到細致、深入。

其次,要用心感悟。莫懷戚與家人散步,體會到肩頭的責任和使命感;冰心凝視雨中荷葉護蓮,感悟到母愛的無私偉大;泰戈爾由金色花,聯(lián)想到母愛的圣潔與人類天性的美好。用心感悟,就是在對生活的體驗中,發(fā)掘人、事、景、物蘊含的深意,獲得啟迪。

再次,要學會篩選。身邊的人誰更有特點,哪件事最使你難忘,生活的地方哪處風景最獨特,生活中入眼入耳入心的東西很多,要在腦海中過濾,從中選取印象清晰、感受深刻、觸動心靈的片段寫進文章,從而更好地表情達意。

3.圍繞中心送行選擇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需要通過材料支撐與表現(xiàn)。圍繞中心選材,就要選取最能突出中心的典型材料,果斷舍棄與中心無關的材料。例如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前半部分選取修改文章、送客、復信等事,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特人寬厚的美德;后半部分則從作文與做人兩方面取材表現(xiàn)其嚴于律己的品質;選材很好地突出了中心。

文章的中心決定著材料的取舍,也決定著詳略的安排。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要詳寫,對表現(xiàn)中心起輔助作用的材料應略寫。如魏巍《我的老師》,文章共寫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從“面”上略寫;后兩件事,給“我”印象最深,也最能表現(xiàn)老師對學生的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思念與依戀,從“點”上詳寫;點面結合,有詳有略,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文章結構疏密有間。

此外,圍繞中心選材,還要注意材料使用的切入角度。明代畫家董其昌說:“山行見奇樹,須四面取之。樹有左看不入畫,而右看入畫者;前后亦爾?!比〔娜氘嬋绱?,選材成文亦然。

4.注意材料的真實與新穎

中學生寫作,取材強調親歷,以突出真實性。馬克?吐溫說真實的事情不必考慮其可能性,因而有時候比虛構的故事更稀奇;岡察洛夫主張,寫作要“寫自己的生活和與之長在一起的東西”;契科夫認為,扯謊在寫作里比在談活里還要乏味得多。這些都強調真實對材料的重要性。道聽途說或無中生有,多催生虛情假意,并讓寫作變成一種粗制濫造。

取材新穎,要做到選別人未選,寫別人未寫,或者就平常素材翻出新意,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感悟。例如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寫自己小時候一次冒險爬懸崖最終在父親的鼓勵下成功脫險的經歷,表達深刻的人生哲理。所寫事小,也并非新奇,但以小見大,感悟深刻,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