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6篇

時間:2023-04-10 作者:Gourmand 備課教案

教案在起草的時候,老師需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在成為一名教師后,相信你一定經常使用到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6篇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與折疊的情景,經歷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過程,能夠準確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2、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能夠準確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長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讓學生拿出長方體的盒子并沿著棱剪開,把長方體展開成6個面并觀察這6個面有什么特點?

學生舉手回答問題。(長方體的表面積由6個面來組成,每組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二、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例題,一個知道長、寬、高的長方體紙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積?

學生利用手中的長方體紙盒為參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長方體的表面積。學生同組之間相互討論,教師巡視指導每個小組的討論活動。

教師提問學生如何求長方體的表面積。

學生回答:(分別求出每個面的面積,再加起來。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師讓學生把長方體的紙盒展開,看一看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組成長方體表面積的6個面,等于(長寬+長高+高寬)2=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師讓學生自己求出長7厘米、寬5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學生列式:(75+73+53)2

教師讓學生思考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求?

學生同桌之間進行交流,教師提問學生。(正方體的表面積=邊長邊長6)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高寬)2

正方體的表面積=邊長邊長6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2

一、說教材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41-42頁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的基礎上,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后的教學內容,《體積與容積》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

二、說教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手、眼、腦、口并用,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建立有關體積和容積的正確表象,從而切實掌握所學的知識,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作好鋪墊。

三、說學法:

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小組交流

四、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喜愛數(shù)學的情感。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以及它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難點:建立體積和容積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過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使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變得直觀,容易理解。通過直觀的比較使學生理解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六、說教具

兩個量杯、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狀不同的石塊、小正方體、水。有關課件、茶葉罐,可樂瓶等容器。

七、說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出示課件烏鴉喝水動畫視頻。

師:看完了動畫片,誰能說說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為什么會上漲呢?是不是原來的水增加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間。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體所占空間有大小。

師: 我們周圍所有的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只不過有的占的空間大,有的占的空間小。例如,課桌占的空間大,墨水瓶占得空間??;我占的空間大,粉筆頭占的空間??;教室占的空間大,黑板擦占的空間小。你能這樣的對比著舉幾個例子說一說嗎?(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為下面的探索活動做好鋪墊。)

2、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法。

出示兩塊形狀不同的石塊,(一塊扁狀,一塊球形的)誰占的空間大呢?,(1)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

(2)指名說說看法。

師:看來,只憑觀察我們無法判斷誰占的空間大,誰占的空間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辦法,看看究竟誰占的空間大呢?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生探索的興趣,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能力。)

3、觀察實驗,感知體積的意義。

演示:將兩塊石頭放入兩個裝有同樣多水的杯子里。

師: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口答后,師追問:

師:水面為什么會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樣嗎?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引導生理解:兩塊石塊在量杯中都會占一定的空間。所占的空間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間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從而揭示課題: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作物體的體積。(同時出示課件)

現(xiàn)在你能用“體積”這個詞來分別說說課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嗎?如:課桌墨水瓶比,課桌的體積大,墨水瓶的體積小。。。。。。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物體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所占有空間的大小不同。學生經歷了實驗、觀察、交流等探究過程,感知了體積的實際含義。)

4、認識容積。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來裝東西。如:可樂瓶,茶葉罐,水杯,膠水瓶,

像量杯、紙箱、可樂瓶,茶葉罐這樣能裝其它東西的物體叫容器。你還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多,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少?(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裝滿水的水杯,問:哪個水杯裝的水多?

引導學生認識:兩個杯子所能容納物體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納物體的體積,叫作這個容器的容積。

師:杯子里裝滿水,水的體積就是這個杯子的容積,茶葉罐裝滿茶葉,茶葉的體積就是這罐子的容積。

5、區(qū)別體積和容積。

出示:用來裝小正方體的塑料盒和正方體教具。

師:誰能指出這兩個物體的體積和容積呢?

交流中使學生明白:這兩物體體積相同,但正方體教具沒有容積。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才具有容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一般情況下,物體的容積比體積小。

?

出示課件: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讓學生感知“容積”和“體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三)解決問題,鞏固應用

1、試一試(p42)

出示兩個相同小正方體讓學生比較大小,然后用4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擺出形狀不同的物體,讓學生判斷它們體積的大小。

師:通過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體積的大小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無關。(同時出示課件)

2、課件出示:(第42頁“練一練”的第4題)

(1)搭出兩個物體,使它們的體積相同。

(2)搭出兩個物體,使其中一個物體的體積是另一個的2倍。

(學生先獨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學生搭出的圖形可能會不一樣,這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體積相等,形狀可能不一樣,這樣可以為下一題的練習打下基礎。)

3、說一說。(第42頁“練一練”的第1、2題)

(課件出示插圖,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說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頁“練一練”的第3題)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體現(xiàn)了層次性、科學性和趣味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是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四)評價體驗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對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還想知道什么?你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滿意嗎?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正確地讀寫百分數(shù)能運用百分數(shù)表示事物。

2、會解決有關百分數(shù)的簡單實問題

教學重點解決有關百分數(shù)的簡單實問題

教學難點體會百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組織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數(shù)、百分數(shù)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備注欄

一、復習舊知

讓學生說說百分數(shù)的含義

二、指導練習

1、教科書第73頁第3題

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最后全班講評

2、教科書第75頁第8題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數(shù)與所有植樹總棵樹的百分幾。

獨立完成后,全班講評

3、教科書第75頁第10題

先讓學生明白“優(yōu)秀率”的含義,鼓勵學生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書第75頁第11題

先看表,弄清題意,然后獨立完成。

學生匯報全班講評

5、教學“實踐活動”

先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交流,體會百分數(shù)、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

然后鼓勵學生分別總結生活中使用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的例子,結合具體事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4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復習的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注意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復習課的數(shù)學課堂鮮活而精彩。

1.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構建知識網絡。

復習整理重在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并梳理成知識網絡,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由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點眾多,各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學生容易混淆,因此嘗試讓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點,列出復習綱要,利用表格的形式分別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和體積的意義等知識進行整理,建構知識網絡,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注重知識間的融會貫通。

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要將長方體和正方體所有的知識點一一進行練習,那么顯然題型過多,題量過大,不利于知識間的比較。因此,本節(jié)課在練習時利用“魚缸”這個素材,把一個個知識點系統(tǒng)地貫穿起來,讓學生圍繞“魚缸”這一情境提出相關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與貫通,還能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直接引入,回顧知識

1.直接揭示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復習。

2.整理知識點。

(1)展示整理要求:

①想一想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點。

②概括出各知識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盡量做到簡潔明了,便于記憶。(提示:可以用圖表法、樹形圖法或列舉法表示)

(2)小組交流,要求:組長和組員相互介紹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識點。比較一下誰整理得簡潔明了,便于記憶。

(3)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投影展示)

長方體和正方體

確定位置必備的要素:確定觀測點和方向,同時還要量出距離和角度。

設計意圖:復習本節(jié)課的重要目的是知識的綜合化,因此,復習時要注意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并構建知識網絡。

歸納整理,系統(tǒng)復習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怎樣整理才能讓人很清楚地看出它們之間的異同與聯(lián)系呢?

(1)學生小組合作整理表格。

(2)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1)關于表面積、體積和容積,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嗎?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容積。

(2)學生獨立整理。

(3)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練習??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shù)學信息,發(fā)展初步的分數(shù)乘法的能力。

2、知識目標:復習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和分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和一個分數(shù)乘以另一個分數(shù)的結果。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分數(shù)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shù)乘以分數(shù)和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結果。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教學參考書、教科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shù)乘法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這些分數(shù)乘法運算有什么不同?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分數(shù)乘以分數(shù),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整數(shù)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二、課堂練習

學生做第8題,讓學生明白商場打折的意思,分別求出一個整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如: =?

學生做第9題,注意讓學生用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知識求出梨、蘋果、香蕉各占水果總數(shù)的多少?

學生做第10題,讓學生計算一個分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注意提醒學生及時約分。

學生做第11題,讓學生先計算出分數(shù)乘法算式的得數(shù)再學會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

學生做第12題,教師注意讓學生觀察統(tǒng)計圖表,求出20xx年比20xx年增加多少元?

學生做第13題,讓學生用整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有關分數(shù)的生活問題,注意提醒學生認清長度單位。

學生做第14題,教師注意讓學生利用分數(shù)乘法學會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練習二

15 10(米) 15-10=5(米)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鏡子的反射的圖案有什么特點。

2、能夠根據鏡子的反射畫出對稱圖形。

3、使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xiàn)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能力。

4、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進而培養(yǎng)學生鉆研數(shù)學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一面小鏡子、美術字“王”、收集一些照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事先準備一個小鏡子夾在一本書里,然后說:“老師的書里夾了幾張偉人的照片,誰想來看一看?但是看完的同學不能夠說出來?!?/p>

問:你看到了什么?在鏡子中看到的是誰?你想到什么?

揭示課題:鏡子中的數(shù)學。

二、學習新課

1、引導談話:

鏡子能做什么?鏡子里的圖象和實際中的圖象有什么關系?鏡子中也有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老師演示:把鏡子放在“王”字的上面,你觀察到了什么?

放在一半的蝴蝶圖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

問:和原來的圖有什么不同?這是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

2、從鏡子中看到的圖象是一個什么圖形?哪一條線是它的對稱軸呢?

3、是不是所有在鏡子中形成的圖象都是一個對稱圖形?觀察圖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鏡子中看到的數(shù)字和實際中的數(shù)字是相反的,但是形成的圖形也是對稱圖形。

4、運用這個原理,你能想到什么?用鏡子觀察物體時需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鏡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幫我們做什么?你能用鏡子做哪些事情?

在學生的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1、完成18頁第1題:

從鏡子中看到的是哪一個圖形?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正確地進行判斷:鏡子中的圖象和實際的圖象是相反的,并是對稱的。

1、第2題:

把鏡子放在一個對稱圖形的適當?shù)奈恢?,使你仍然能看到圖的全部。

小組討論,把鏡子放在哪里合適?為什么?

實際上鏡子放在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上就可以了,想一想這是什么道理?

(二)拓展練習:

從鏡子里反射的時間有什么特點?

實踐操作:從鏡子中觀察一個鐘表的時刻:5時整。鏡子中的時刻是7時整。

再讓學生觀察一些這樣的時刻,引導學生注意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

四、全課總結

本課你學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鏡子中蘊藏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

收集一些對稱的圖形、圖案和照片,班里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