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故事教案7篇

時間:2022-11-05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教案在書寫的時候,老師務必要強調(diào)聯(lián)系實際,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將教材的簡析寫進去,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班的故事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的故事教案7篇

大班的故事教案篇1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知道一棵樹各部分的名稱和功能技能目標了解植物對人類、動物生存的重要性。(重點)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幼兒熱愛植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指偶。

【活動過程】

導入:

1、教師有聲有色的講故事。

提問:故事中有誰?小蜜蜂采到又香又甜的蜂蜜了嗎?

(故事中有小蜜蜂、梨樹公公、梨花姐姐、樹葉哥哥、樹干大叔)

2、教具演示,串講故事,啟發(fā)幼兒說出故事中的主要情節(jié),進一步加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

提問:

(1)蜜蜂采到香香甜甜的蜂蜜了嗎?在什么地方采到的?(采到了,在梨花上采到的。)

(2)梨花為什么開的又香又美麗?(樹葉哥哥每天用陽光和水分制造成養(yǎng)料送給梨花,所以梨花開的又香又美麗。)

(3)小朋友能摘梨花嗎?(不能。要愛護樹木)

(4)梨樹怎樣才能結(jié)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果農(nóng)叔叔給梨樹澆水、施肥、捉蟲、梨樹才能結(jié)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

【活動延伸】

課后組織幼兒分角表演故事。

大班的故事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感受文學作品的趣味性。

2、通過觀察比較故事畫面,感知黃瓜和西瓜的外形特征和生長過程的異同之處。

3、理解故事內(nèi)容及“胖和瘦,又大又圓,又細又長”等字詞的意思。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放大的幼兒用書)。

2、幻燈圖片:西瓜、黃瓜。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吃過一些什么瓜?它們長得什么樣?誰能用一句完整地話說一說?

2、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教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聽一篇有趣的故事《種瓜》。聽完之后,告訴大家,故事里面有誰?他們在種什么東西?

3、通過看圖閱讀畫面,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提問:畫面上的奶奶和爺爺長什么樣子?他們拿了什么?

胖奶奶的瓜子發(fā)了芽,瘦爺爺?shù)墓献釉鯓恿??(鼓勵幼兒跟述?/p>

(2)采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種子開花以及種子結(jié)果的情景。

(3)教師:這個故事里,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種子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是一樣的;胖奶奶和瘦爺爺,瓜藤往地上爬和往天上爬,又大又圓和又細又長是不一樣的。)

(4)“胖”和“瘦”是一對反義詞,除了說“胖奶奶”和“瘦爺爺”之外,還可以說什么?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

(5)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種子成長的特點,猜測瓜果的名稱,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胖奶奶、瘦爺爺和瓜果之間的關(guān)系。

如:瓜兒長得圓又大,請你猜一猜,這是誰種的瓜?瓜兒長得細又長,請你猜一猜,這是誰種的瓜?瓜藤兒往地上爬,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瓜?等等。

4、教師結(jié)合課件,再次完整講述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導幼兒跟述。

(2)教師:你覺得這個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較有趣?

5、請幼兒兩兩結(jié)伴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最后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

1、繼續(xù)引導幼兒玩“反義詞”游戲,鼓勵幼兒運用反義詞組詞,豐富幼兒對相反概念的認識、理解和運用。

2、音樂活動“胖奶奶和瘦爺爺”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王老先生》的樂曲,仿編《胖奶奶和瘦爺爺》

如:胖奶奶有塊地,咿呀咿呀喲,她在地里種西瓜,咿呀咿呀喲……

3、鼓勵幼兒在餐前活動中講述這個故事。

大班的故事教案篇3

一、作品賞析

(一)內(nèi)容簡介

住在樹林里的老奶奶為小朋友們找到了許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說話了,這可怎么辦呢?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個個全包進了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會講故事了……

(二)主題分析

通過講述老奶奶把故事包進粽子里,然后再尋找吃了會講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經(jīng)歷,引發(fā)孩子們對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時激發(fā)起他們學講故事的愿望。

(三)情節(jié)分析

密密的樹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著誰呢?一位躺在床上、頭上敷著毛巾的老奶奶進入了小讀者的視線: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讀者是否很擔心呢?

拄著拐杖的老奶奶出現(xiàn)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著白米和葉子做什么呢?

小動物們都來吃包著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不同小動物的叫聲一定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也引發(fā)了焦慮:松鼠、狐貍、百靈鳥……它們不會說話!

于是小動物們找到了會說話的小姑娘,并動腦筋把她帶到了老奶奶家,小讀者的焦慮此時可以放下一半了???,小姑娘吃了香噴噴的粽子,給大家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小讀者一定也很想聽聽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體、自自的頭發(fā)、圍著圍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畫面,都是笑瞇瞇的、慈祥的表情,讓人一看就覺得很親切。

故事中每個小動物的出現(xiàn)大都是笑瞇瞇、可愛的樣子,溫順的性格一覽無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個小動物的眉毛糾結(jié)、嘴角下垂,顯露出它們的苦惱。

小姑娘慌張、驚訝、開心的表情變化,正是她對“粽子里的故事”從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轉(zhuǎn)變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五)圖畫分析

1.畫面構(gòu)圖、色彩

畫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黃黃的、橘色的暖色基調(diào)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傳遞的溫暖、祥和的氣息,凸顯了故事的主題。

在構(gòu)圖上,作者運用了大片的、簡單的背景來烘托人物和主題,使得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情節(jié)。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jié)

圖畫書中老奶奶的發(fā)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辮、花棉襖配小綠褲的服飾打扮,還有小背簍、小陶盆以及溪邊淘米、洗粽葉的畫面……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與故事的主線“粽子”串連起來,展現(xiàn)出

濃濃的民俗韻味。

(六)語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優(yōu)美,娓娓道來,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節(jié),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這句話反反復復,貫穿整個故事,使小讀者讀上去既瑯瑯上口,又充分表達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葉”和“粽米”對于幼兒來說是新出現(xiàn)的詞匯,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圓又白”這兩對形容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講”這五個動詞將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串連起來:采粽葉——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講故事。

象聲詞“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的出現(xiàn)既表現(xiàn)了不同動物的叫聲,同時也使得整個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動設計

大班的故事教案篇4

設計意圖:

中國大部分的兒童在傳統(tǒng)刻板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式的家庭分工氛圍中成長,孩子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做家務是媽媽的事。媽媽的勤勞是孩子們贊美的資本,也是培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王子小公主的溫床。然而,安東尼·布朗的繪本《朱家故事》,以其幽默詼諧的特有方式,化繁為簡的睿智獨到,輕松地引導孩子們了解家庭瑣事的分工與分擔。家庭的和睦、快樂源于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分擔,更重要的是相互的尊重。

在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理解、表達等能力的大班年齡段的幼兒面前,繪本中處處充滿著機智以及視覺上的幽默,他們完全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細細體會,并能充分享受到類似于偵探游戲的樂趣,挖掘出許許多多隱藏在畫面中,不合理卻饒有興味的細節(jié)?;顒硬粌H僅停留在浮于表面的視覺笑話上,教師的用心是要藉此引發(fā)孩子去回憶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幫助幼兒建立“家事不是媽媽的天職,家事是家中每一份子的責任,應該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觀念,由此產(chǎn)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的意愿。

活動目標:

1.學習細致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

2.能根據(jù)畫面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語言大膽講述朱家發(fā)生的事情。

3.知道家務事要共同分擔,愿意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

1.《朱家故事》ppt。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設疑導入。

瞧,這是一家人,他們都姓朱,這是爸爸、媽媽和他們的兩個孩子,一個叫西蒙,一個叫帕克??戳诉@張圖片,你有什么想法?這會是怎樣的一家人呢?我們一起聽《朱家故事》。

(評析:直奔主題,引導幼兒觀察封面,畫的是媽媽背著爸爸及兩個孩子的畫面,畫者在此隱喻全家人把重擔都壓在媽媽的身上,其他人的臉上都露出笑容,唯有媽媽彎著腰,沒有一絲笑容,墻紙上的圖案也由花朵變成了豬頭。“你有什么想法”引發(fā)幼兒思考,并設下疑問“這會是怎樣的一家人呢?”引起幼兒探秘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理解內(nèi)容。

(一)教師講述故事前段,感受朱先生、兒子與朱太太在家庭中的強烈對比,體驗朱太太的辛苦。

1.簡述朱先生、兒子們早餐時、晚餐后的狀態(tài),分別學說他們的話。

①早餐時朱先生是怎樣說的,口氣怎么樣?

②晚餐后朱先生是怎么做的?學一學動作。

③西蒙、帕克又是怎樣說怎么做的?

(評析:在學說、學做的過程中,感受朱先生、兒子們的自私和懶惰,在語言的反復中,體驗朱先生、兒子們已經(jīng)對這樣的使喚習以為常。同時,在傾聽的過程中說說、做做,使活動有趣又生動。)

2.詳述朱太太早餐后、晚餐后的狀態(tài),嘗試使用連貫詞語講述。

①早餐后朱太太在做什么?

②傍晚朱太太又做了哪些事?

(評析:圍繞畫面,引導幼兒將觀察到的內(nèi)容用連貫的詞語講述出來,既有效鍛煉了幼兒有序、完整表達的語言能力,又充分讓幼兒感受到了朱太太的辛苦、勞累。)

3.互動小結(jié)。突出朱先生、兒子們的懶惰、自私和朱太太的辛苦、勞累。

①師:時間很晚了,媽媽還要做這么多的事情。聽到這兒,你有什么想法?

②師小結(jié):朱先生和孩子們真自私,真懶惰,所有家務都壓在媽媽一個人身上,媽媽太累了,媽媽真辛苦。

(評析:對比明顯,感受深刻,理解直觀,小結(jié)水到渠成。)

(二)教師講述故事中段,理解朱太太留信出走的經(jīng)過及走后家里混亂的場景。

1.師幼共同表述朱太太的信。這封信是誰寫的?信上的豬指的是誰?

2.觀察圖片,大膽細致講述朱太太離家后家里混亂的場景。

①朱太太走后,家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請你看一看,說一說。

②教師完整講述4幅圖片。

3.討論體驗朱先生和孩子們的糟糕心情。

①朱先生和他的孩子此時此刻的心情會怎樣?

②現(xiàn)在你們知道朱太太為什么說他們是豬?

(評析:先猜后揭秘,先自由說,后教師說,無不體現(xiàn)著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教育理念,給予幼兒自主觀察、思考、嘗試、發(fā)現(xiàn)、表達的機會,使幼兒感受到:沉重的家務、離家出走的媽媽、過得一塌糊涂的日子……心情沉重了。)

4.師幼互動,求媽媽回來。

他們怎么做,媽媽才能回來?師幼互動,一起求媽媽回來。

(評析:承上啟下“他們怎么做,媽媽才能回來?”“我愛你,媽媽!”“媽媽,我們一起做家務。”“我們先把家里整理好?!薄那獒尫帕恕?

(三)幼兒講述故事后段,懂得家庭成員共同分擔家務活是一件快樂的事。

1.朱太太終于回來了,朱先生和孩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他們是怎么做的?

2.朱太太這時候的表情是怎樣的?

3.你們家里誰做家務?你會做些什么?

4.教師小結(jié):爸爸媽媽每天上班很辛苦,我們也要幫他們做些事情,一家人一起動手做家務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評析:通過觀察畫面,講述故事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使幼兒懂得:家務事要大家分著做,一家人才會更加的相親相愛……心情快樂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

四、結(jié)束部分。

1.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哪里最有趣?

2.結(jié)束語:今天的故事發(fā)生在朱家,其實每家都有有趣的故事,李家故事,王家故事,張家故事……我們回家后也去講一講吧!

活動反思:

反思《朱家故事》的成功教學,我發(fā)現(xiàn)教學的成功在于教師教學策略的正確運用:

1.精準研讀。任何一個活動都需要教師深入把握教材內(nèi)容。在開展《朱家故事》教學前,我反復仔細研讀繪本,挖掘故事中教育價值,研究繪本中的每一張圖片,力求在精準研讀的基礎(chǔ)上,制定出適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目標及活動方案。

2.精心呈圖。繪本中的圖片是關(guān)鍵,有的圖片需要幼兒細致觀察,有的圖片只需幼兒瀏覽畫面,有的是單圖呈現(xiàn),有的則是多圖呈現(xiàn)。

3.精巧提問。大班幼兒讀圖是從畫面關(guān)注本質(zhì),所以提問更要精準、巧妙,且直指目標。如開放式的提問有“看了這張照片,你有什么想法?”適時的追問有“信上的豬指的是誰?為什么說他們是豬?”……

教師做到了以上三點,才能促進幼兒以下三方面的發(fā)展。

1.有理有據(jù)地推測。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關(guān)注圖片,并停下來分析,理解畫面信息所反映的各種關(guān)系。幼兒能根據(jù)畫面背景推測角色的關(guān)系,能根據(jù)角色動作、神態(tài)推測角色的心理,能隨著畫面推測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關(guān)系,正是有了這樣的引導,幼兒的推測變得有理有據(jù)了。

2.自信大膽地表達。在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交流中,教師的提問要精巧,對于幼兒的回答,教師都給予積極、正面的回應,回應的內(nèi)容或概括、提升、總結(jié),或質(zhì)疑。這對幼兒是肯定和鼓勵,使幼兒的表達更自信大膽了。

3.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讀圖,幫助幼兒真正理解了繪本的內(nèi)容,因為只有幼兒自己觀察圖片、理解圖片,才能真正領(lǐng)會圖片的.意義,從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

大班的故事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想像,創(chuàng)編小貓的故事。

2、能運用繪畫的方式,在小組內(nèi)合作繪制連環(huán)畫。

3、能根據(jù)自己編的《小貓的故事》較生動地講述所畫的故事內(nèi)容。

活動重、難點:

能根據(jù)自己編的《小貓的故事》較生動地講述所畫的故事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相關(guān)課件。

2、幼兒學會用簡筆畫的形式表現(xiàn)動物形象。

3、水彩筆若干,紙張若干,訂書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小貓手偶導入,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的名字叫“咪咪”。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怂姆?,這四幅畫畫的是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故事??纯茨膫€小朋友最聰明,一下就可以看出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四幅畫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了解編故事時要有時間、地點、人物及發(fā)生的事等內(nèi)容。

三、引導幼兒根據(jù)教師給予的素材進行創(chuàng)編《小貓的故事》

1、出示長頸鹿、小貓、羽毛球等圖片,引導幼兒想像故事情節(jié),并初步用語言表述出故事內(nèi)容

2、出示慢羊羊、小貓、小橋等圖片,引導幼兒想像故事情節(jié),并初步用語言表述出故事內(nèi)容。

四、幼兒分組進行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

由組長分配任務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結(jié)束后,在小組內(nèi)進行講述。

五、交流分享

1、請幼兒展示自己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并完整地講出自己所編的故事內(nèi)容。

2、將自己制作的連環(huán)畫裝訂成冊,互相交流閱讀。

大班的故事教案篇6

活動意圖

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認可并欣賞自己的名字,是幼兒形成良好自我意識的重要因素。本次活動以了解名字的含義、感知名字的獨特并欣賞自己的名字為主要目標,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感知、體會、交流、想象中,以積極的態(tài)度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

活動目標

1.了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名字的由來。

2.體會家長在名字中蘊含的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把幼兒和教師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在紙片上,姓和名分開掛到“寶寶樹”上。

2.磁力扣、磁力黑板。

3.“響亮的名字”展板、“好聽的名字”展板、“獨特的名字”展板。

4.旋律重復的歡快音樂。

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家長與孩子談談起名字的故事和名字的含義。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寫有教師名字的紙片。

師:知道這是什么字嗎?這是老師的名字?!痢痢粒倚铡?,名叫××。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名字的秘密,了解名字的獨特性。

(1)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咱們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這樣大聲說:嗨,我叫×××。聲音一定要響亮,讓所有小朋友聽清楚。

(2)幼兒找名字,拼名字。

師:大家認識自己的名字嗎?這兒有棵“寶寶樹”,里面藏著你們的名字呢??凑l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姓和名,然后把自己的名字完整地拼到磁力板上。(用磁力扣固定)

(3)觀察名字中姓和名的次序,了解孩子通常跟誰姓。

師:我們一起來看,×××姓什么?叫什么?×××姓什么?叫什么……

小結(jié):通常名字的第一個字是我們的姓,后面的字是我們的.名。

李××小朋友.他姓什么?他為什么姓李不姓王呢?一般孩子跟誰姓?

小結(jié):一般情況下是跟爸爸姓,也有隨媽媽姓的。

(4)觀察、比較,了解名字的獨特性。

師:這些名字姓是一樣嗎?姓李的有誰?姓王的有誰?一樣的姓而且在同一個班,可以做朋友真開心啊。來,同姓的幼兒擊掌、擁抱一下。還有哪些姓?有姓不一樣名一樣的嗎?除了字不一樣,我們的名字還有不一樣的地方,什么地方?(有四個字的名字)……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進行姓名排列。

小結(jié):你們名字都不一樣,與眾不同,都很獨特。

2.探尋名字里的故事。

(1)請幼兒介紹自己名字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師:你們這些好聽的名字是誰給起的呢?他們?yōu)槭裁唇o你起這樣的名字呢?誰能大膽說說你的名字小故事?

小結(jié):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名字里面包含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2)引導幼兒說說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有什么不同。

師: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jié):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較響亮、鏗鏘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較溫馨、文雅、清新。

(3)說說對自己名字的感覺。

師:你覺得自己的名字怎么樣?是比較響亮?還是很獨特?還是聽起來很美?請把自己的名字卡片放到相應的展板上(響亮的名字、獨特的名字、好聽的名字)。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是響亮的名字,有×××……這是獨特的名字,有×××……這是好聽的名字,有×××……認識字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塊兒念。

3.進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獨特性。

(1)喊喊名字。

師:你們喜歡自己的名字嗎?讓我們用響亮的聲音把每個小朋友的名字喊出來吧。喊到誰,誰就站出來。(按順序喊每個幼兒名字)

(2)唱唱名字。

師:你們好聽的名字還能唱出來呢!不信你聽:教師哼唱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唱到誰,誰就站到中間。(隨音樂按順序唱每個幼兒的名字)

4.引導幼兒給自己取小名兒。

師: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們班還有一個小朋友叫)xx呢!他是誰呢?可是,他為什么有兩個名字呀?對,一個是大名,也叫冠名,一個是小名兒,小名兒是呢稱。誰有小名兒?說說看。

師:我喜歡“康樂”這個小名兒,因為它代表健康快樂。你們能給自己起個小名兒嗎?試試看!也可以和好朋友一塊兒商量。

師:讓老師把你自己起的名字寫下來,帶給爸爸媽媽欣賞欣賞!

大班的故事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大家一起分享。

2.讓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圍繞主題進行講述。

3.讓幼兒理解詞語:書簽、友誼。

活動準備:

1.故事的掛圖,皺紋紙做的桃花與花瓣若干。

2.故事磁帶。

教學流程:

(一)引題:老師出示“桃花”并提問:誰知道這是什么花?桃花的花瓣象什么?可以做什么?

(二)第一遍: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內(nèi)容,然后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白兔把花瓣寄給哪些朋友?

(三)第二遍:結(jié)合掛圖講述故事,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老山羊用花瓣做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書簽)小貓、小松鼠……用花瓣做什么?

2.老山羊、小貓、小松鼠……收到花瓣時心情怎么樣?

3.請個別幼兒表演一下小動物收到花瓣的心情、動作,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小動物的心情及花瓣的用途。

(四)讓幼兒學習概括故事的主題。

1.教師讓幼兒談談: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幼兒自由交流)

2.請個別幼兒說說,并讓大家懂得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大家一起分享。

(五)組織幼兒討論:飄落的花瓣還可以做什么?

1.幼兒自由討論,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的想法,對正確的、好的想法給予肯定。

(六)放故事錄音,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結(jié)束活動。

活動的延伸:

在語言區(qū)投放花瓣與動物指偶,指導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續(xù)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