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課文教案優(yōu)秀6篇

時間:2024-06-15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系統(tǒng)化的教案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教案能夠幫助教師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保持課堂秩序,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晉祠課文教案優(yōu)秀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晉祠課文教案優(yōu)秀6篇

晉祠課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教育,培養(yǎng)愛護花草樹木、自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2.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1.如果在修一條路時,前面遇到一棵樹,你打算怎樣辦?

2.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1課《路旁的橡樹》。

(二)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①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②一邊讀、一邊想:每段講的是什么?

③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反復讀。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一說:每段講的是什么?

理解寬闊、平坦、沉重、不約而同、贊嘆等詞語。

2.置疑

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交流。

(四)再讀課文

1.一邊讀、一邊想:為什么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明了什么?

2.大家討論、交流。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總結(jié)

學了這篇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在選擇是保樹,還是砍樹修路時,筑路人毅然選擇了保樹,寧可多費力氣,多花錢,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晉祠課文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游戲的歡樂及表演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

活動準備:

青蛙媽媽、鯉魚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頭飾各一個;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重難點:

重點:體驗表演的樂趣。難點: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蝌蚪游的動作,學說各主角的話。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學蝌蚪游。

1、師:小朋友,教師帶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彈奏唱)

2、提問:小蝌蚪長什么樣貌?小蝌蚪在水里怎樣游?誰來學小蝌蚪游泳?有誰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請幼兒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

3、教師示范游。師: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樣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樂伴奏下學蝌蚪游,吃食。

(1)[1~8]小節(jié):在音樂伴奏下重復三遍。師:蝌蚪姐姐請蝌蚪弟弟妹妹一塊兒來水里游。

(2)[9~12]小節(jié):教師帶領(lǐng)在xxx處咂嘴表示吃東西。師: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餓了,我們來吃點東西吧。

(3)重復[1~8]小節(jié)兩遍:師:吃飽了,小蝌蚪一齊游來游去做游戲吧。

(4)[9~12]小節(jié):師:吃飽了,姐姐帶你們?nèi)フ覌寢尠?。(音樂[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帶小蝌蚪找媽媽。

(1)音樂[13~16]結(jié)束,鴨媽媽出現(xiàn),蝌蚪姐姐帶小蝌蚪上前問:你是不是我們的'媽媽?鴨媽媽{配班教師扮}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樂再起,蝌蚪繼續(xù)游,到最終一句媽媽,媽媽在哪里時鯉魚出現(xiàn),蝌蚪上前問:你是我們的媽媽嗎?鯉魚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jié)束,烏龜出現(xiàn),蝌蚪上前問,烏龜回答,同上。

(4)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jié)束,青蛙媽媽出現(xiàn),叫呱呱,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小蝌蚪快速游到媽媽身邊,一齊拍手說: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四、學說主角的話。

1、學說蝌蚪的話及其他主角的話。提問:剛才去找媽媽時第一個遇到誰?小蝌蚪是怎樣問的?(學說小蝌蚪的話)它是怎樣回答的?(學說鴨媽媽的話)

2、學說鯉魚、烏龜?shù)脑捦稀?/p>

五、游戲重新開始。

請四位幼兒來做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配班教師在一旁幫忙)其他幼兒做小蝌蚪,教師做蝌蚪姐姐。

六、結(jié)束。

師:小蝌蚪們,我們在小河里歡樂地游泳、找東西吃、做游戲,還找到了媽媽,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下次再來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好嗎?

晉祠課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偏旁“白”(白字旁)。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展開想像。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4個生字。

教學方法

觀察法、導讀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教師板書“日”字。小朋友,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板書課題。誰會讀?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畫出生字,把難讀的多讀幾遍,向同桌提個醒。

3、同桌考讀。

4、教師用卡片采用不同形式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你能為“平”“雞”“美”找?guī)讉€好朋友嗎?

漢字“是”在課文里帶了一串它的好朋友和大家見面,你能讀好它們嗎?

出示:太陽是從水里跳出來的;

太陽是從草里冒出來的;

太陽是被雄雞叫出來的;

太陽是被鳥聲鬧出來的。

5、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哪個字?

相機出示課后第二題讓學生比較。同時老師示范寫“鳥、的”。學生書空。

三、指導朗讀,感悟課文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讀、和好朋友一塊兒讀、和同桌比賽讀……

2、這課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標點符號,找出來。認識“;”?,F(xiàn)在數(shù)一數(shù),這課共有幾句話?

3、請大家出主意,我們可以怎樣來讀好這篇課文?

4、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太陽可以從哪些地方升起來?(感受太陽升起帶來的快樂。)指導讀好課文1~4分句。小朋友讀了這幾句話,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跳、冒、鬧”。

5、太陽還能從哪些地方升起來?學著兒歌的樣子講一講。

6、出示最后一句,學生練讀。(學到這兒,你想對太陽說點什么?)

7、看誰最先能把兒歌背下來。

四、老師指導,學寫生字

1、出示四個要求寫的生字認讀。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它們在四線格的位置,你覺得寫這四個字應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寫,師巡視指導。

《太陽》教學反思

雖然,我執(zhí)教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太陽》一課效果甚好,但是,這其中,也有著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反思探討:

反思一:在網(wǎng)絡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中,學科的課程價值如何體現(xiàn)?毋容置疑,通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太陽》一課的學習,學生知識能力方面的收獲一定比傳統(tǒng)課堂來得多,來得廣,但未必見得專、深。在信息技術(shù)于學科教學的整合中,學科本身的課程價值如何體現(xiàn)?學科價值的成分在一堂課中該占多少,才算恰到好處,這沒有一個明確的量化標準,那么,信息技術(shù)與學科教學如何在課堂上達到最優(yōu)化的整合,是需要不懈探討、不懈實踐的一大問題。

反思二:學生的信息技術(shù)素養(yǎng)急待提高。要能夠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shù),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的不熟練也不可避免地給網(wǎng)絡課的教學帶來了限制。

反思三:要將先進的網(wǎng)絡資源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建立系統(tǒng)的豐富的資料庫極為重要。

反思四:什么樣的課適合上網(wǎng)絡課?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閱讀教學有著它無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并非所有的課都有必要借助網(wǎng)絡來上課,也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應用得恰到好處,而非多多益善,不能刻意去上網(wǎng)絡課。

晉祠課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畝、吩”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便”,會寫“畝、播”等8個字,會寫“播種、澆水”等6個詞語。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nèi)容。

3、理解父親借花生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字詞的理解,了解花生的特點和圍繞花生寫了哪些內(nèi)容,弄清課文的主次。

2、難點是想緊扣爸爸說的一段話展開朗讀體會,讓學生認識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寫法及其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guān)花生常識的資料。

2、教師準備落花生和其他果實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和生字卡片。

3、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說一說你對課文中哪些詞語還不理解。

2、文章中有哪些句子你還不理解?

3、整體把握文章:

齊讀課題,請同學說一說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nèi)容?

4、導入新課: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花生的特別。這一課我們要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感受花生的特點及爸爸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二、精讀課文,體會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1、默讀課文,你認為哪一部分是詳寫?哪一部分是略寫?(議花生是詳寫。)

思考:收獲花生后,全家人的心情怎樣?(抓住“居然”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意外、欣喜。)

2、小組討論:花生的特點是什么?

(1)文中寫了花生的哪些用處。

答:花生味美、可以榨油、價錢便宜。(學生根據(jù)收集的課外資料補充花生的好處。)

ppt出示第10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ppt出示圖表(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

(2)出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圖片,同桌對比著讀。一個讀桃子、石榴、蘋果,一個讀花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寫桃子、石榴、蘋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3)再次讀,看看你對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出: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實用,默默地為人類奉獻。)

(4)ppt出示下面兩句話,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體會父親對孩子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p>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p>

(兩句話意思不一樣,“只”是單單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體面,更希望我們做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計名利,像花生一樣的對別人有用的人。)

(5)出示父親的話,啟發(fā)思考:父親借落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個什么樣的人?引導感悟借物喻人的寫法。(齊讀父親的話,感悟借物喻人的寫法。)

(6)像本文這種借物喻人的寫法你在哪些課文中還學到過?請同學來說一說。

三、回顧課文,開展活動。

1、總結(jié)全文、深化中心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談一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小練筆:像“花生”那樣,默默無聞地作著貢獻的人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你發(fā)現(xiàn)了嗎?請用一段話寫寫你身邊這樣的人。

3、學完這節(jié)課你有那些收獲呢?請同學說一說。

晉祠課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習俗,引發(fā)了解民風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2.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

引領(lǐng)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隆重和熱鬧,領(lǐng)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

教學難點

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jié)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童謠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童謠,自己讀讀: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這首童謠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認真默讀全文,想想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學生可能弄不懂的詞語:臘月、初旬、麥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橋、逛廟會)

指名交流,根據(jù)學情順勢而導。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北京人過春節(jié)哪些地方你最感興趣?

預設一:生在練習紙上完成表格,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

預設二:在交流中,學生貼紙條(黑板條)、作記錄,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根據(jù)學生情況選擇一種操作策略。)

三、分清詳略,合作研讀

1.引導找出寫得詳細的部分。(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組,自選一個部分展開研究,研究問題如下:

(1)詳細寫了什么,說給大家聽。

(2)哪里寫得好,讀給大家聽。

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交流研討:分為臘八隊、除夕隊、正月初一隊、正月十五隊展開競賽。

(1)解決第一個問題。

小組派代表復述研討的部分,組員可以補充。師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敘述順序(臘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寫的;除夕是用總分的方式寫的;正月初一是用對比的方式寫的;正月十五是用總分總的方式寫的);反饋評分。

(2)解決第二個問題。

生生、師生互動,師注意引導學生品出京味語言的特點,必要時作示范;反饋評分。

4.引導學生體會詳略處理的好處。

四、拓展延伸,讀中學寫

1.快速瀏覽,找出描述小孩過春節(jié)的地方,指名讀。

2.啟發(fā)學生談談現(xiàn)在北京春節(jié)怎么過,其間可讓學生采訪在座的老師。

3.學生寫過春節(jié)時有趣的地方(片段),教師巡視。指名交流,教師評價時注意學生是否用上了書

上的寫法,及時點評、表揚。

五、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jié)全文,復現(xiàn)童謠。

2.作業(yè):寫一篇現(xiàn)代《北京的春節(jié)》,可以學習老舍先生按時間順序?qū)懙姆椒?,注意詳略得當?/p>

晉祠課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

2、默讀課文第2節(jié),并能復述“燙干絲“的過程。

3、了解揚州茶館的特點,感受喝茶那種平民化的趣味,并引導學生去了解更多的中國小吃文化。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并能學習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

復述“燙干絲”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茶館

2、交流:你有沒有去過茶館?吃過什么茶點?

3、板書:揚州

師述:揚州是我國的一座歷史名城,山靈水秀,而揚州最的就是茶館。

4、齊讀課題。

5、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我國的散文大師——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從他樸實的語言中,去感受揚州茶館那獨特的風俗文化,并走進揚州茶館去看一看,品一品。

二、介紹作者(出示多媒體)

三、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讀課文,思考:揚州茶館的特色是什么?

板書:吃的花樣最多

2、再讀課文,列出文中揚州茶館的茶食名稱。

3、交流。

4、在那么多的特色茶食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種茶食?

5、學生自行準備,然后交流。

四、語言實踐和課外延伸。

1、咱們班有的同學來自河南,有的來自四川,還有其他的地方,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小吃,請這些小朋友來介紹一下?

(喚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和觀察,并用語言進行表達)

2、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有名的特色小點?向同學們介紹一種你喜歡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