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和過程,合理的教案可以使學生更有條理地學習知識,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母與子教案反思模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母與子教案反思篇1
設計思路
隨著轟隆隆的雷聲,夏天的腳步漸漸朝我們走來。雖然夏天是炎熱的,但對孩子們來說,一切是那樣的愜意,那樣的令人驚嘆不已。為此我們開展了“夏天真有趣”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感知、欣賞夏天里的一切,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夏天,從中激發(fā)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并唱好切分音。
2.能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兩兩結伴演唱。
3.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閃電。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有閃電、雷、雨聲的視頻課件,音樂《夏天的雷雨》。
2.在活動前引導幼兒觀察雷雨前后的自然現象。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播放雷、閃電、雨聲, 引起幼兒對夏天雷雨的回憶。
(二)提問:這是什么聲音?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說一說看到過的雷雨現象。
(幫助幼兒回憶再現夏天雷雨的現象,為下面學習歌詞做好鋪墊。)
二、欣賞、熟悉歌曲
(一)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mp3,幼兒欣賞歌曲。
(二)再次播放音樂后,教師用“問一問,幼兒答一答”的句式,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三)幼兒以問答方式朗誦歌詞。
三、演唱歌曲
(一)教師跟隨音樂朗誦歌詞,并示范演唱。
(二)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mp3,幼兒跟唱,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注意:1.唱“一閃閃”“嘩啦啦”時,用響亮的跳音。
2.唱“轟隆隆”時,聲音要大而有力。
3.幼兒演唱歌曲2-3遍。
四、表演歌曲
(一)請幼兒嘗試在演唱的過程中根據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簡單的“閃電、打雷、下雨”的動作。
(二)幼兒嘗試兩兩結伴,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演唱。
(三)引導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兩兩結伴演唱,有表情地演唱,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根據歌詞內容表現夏天的雷雨,使每個孩子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教學反思:
在音樂欣賞方面我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就是無論聆聽什么類型的音樂都要給幼兒留有一個想象和發(fā)展的空間。音樂有內容,但沒有固定的內容。因此,音樂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避免的帶有實踐者的個性特征。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現有的知識去引導幼兒去主動的聆聽和欣賞。對于某一音樂作品如何理解,對于一首歌如何表現,我們都應鼓勵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結果,有更多的表現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的個性得到張揚和發(fā)展。
母與子教案反思篇2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裝》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童話,它出自丹麥作家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之手文章講述了一個昏庸無能、虛偽愚蠢的皇帝上當受騙的荒唐故事,安徒生通過夸張和想象手法的運用,揭示了統治階級的虛偽本質,這篇童話不僅生動有趣,也對學生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二、學情分析:
童話一直較受學生歡迎,這類課文生動有趣,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初一新生基本能把握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但學生從童話文字表面深入到對童話深層含義的理解仍需教師的引導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清故事情節(jié),理解童話中的想象和夸張手法的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結合背景,讓學生體會作者寫作目的,從而透過表面文字,領悟人性中“虛偽”弱點,培養(yǎng)學生誠實的品格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童話中想象和夸張手法的運用,掌握人物描寫方法
難點: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分析,把握主題思想
五、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問題引導;分角色朗讀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前有這樣一個人,一天他戴著一頂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來了個富翁,嘲笑著說:“吆,你腦袋上面那破玩意兒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嗎?”這個人并不因此難過、自卑,而是反唇相譏:“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兒是啥,那也能算是腦袋?”這個人的回答多么巧妙、多么睿智!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對,他就是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
安徒生,同學們對他有多少了解?有沒有同學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安徒生
(二)文學常識
(1)安徒生,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著名的童話有《丑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
(2)童話:它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
(過渡:課前同學們已經進行了預習,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成以下填空)
(三)檢查預習
給劃線字注音
炫( )耀陛( )下御( )聘( )
駭( )人聽聞頭銜( )滑稽( )
欽( )差大臣稱( )職勛( )章
(四)課文分析
1、會概括
提問: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明確:一個愚蠢的皇帝穿上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衣服舉行游行大典
2、找線索
提問:圍繞這個線索,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明確:愛新裝——做新裝——看新裝——穿新裝——揭新裝
3、理情節(jié)
提問:小組合作,請任選一部分分角色朗讀
要求:注意語速、語氣、感情、停頓
4、析形象
提問:童話中的人物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過渡:剛才同學們都自己對童話中的人物性格特點做了分析,下邊請小組合作把你們的分析進行總結,然后把小組總結的結果寫到黑板上來同學們的總結都比較具體了,這是老師的總結)
明確:
皇帝:愛慕虛榮、自欺欺人、狡猾、愚蠢、大臣:阿諛奉承、虛偽、愚蠢
騙子:狡猾、貪財小孩:誠實、天真、勇敢無畏
5、悟道理
(1)提問:他們不敢說真話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大臣:為了保官;百姓:為了保命;皇帝:為了保住皇位,維護尊嚴
(2)這則童話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明確:要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謂,敢于說真話
6、續(xù)寫
皇帝回到皇宮后,會發(fā)生什么
母與子教案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1元、5元、10元人民幣,學習錢幣的兌換。
2、嘗試遷移兌換經驗,運用符號表示兌換結果。
3、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元、5元、10元的紙幣各一張,幼兒玩具紙幣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1元、5元、10元紙幣。
1、觀察1元人民幣。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比較和觀察5元、10元紙幣。你們看,這些又是多少錢?上面有什么?﹙數字﹚還有什么字?﹙元﹚。
3、辨別三種紙幣。逐張出示紙幣,讓幼兒觀察紙幣。
二、學習1元、5元、10元的兌換。
小朋友,這是1元,5個1元是多少錢?和這張5元一樣多嗎?(把5個1元放在一只手中,另一只手舉起一張5元問幼兒,使他們知道它們是一樣多。)10個1元是多少?(同時一張一張地拿10個1元)10個1元和這張10元一樣多嗎?(一樣多)10元錢是幾個5元?5元是幾個1元?(拿不同面值的紙幣讓幼兒數一數,了解幾種不同兌法。)
三、嘗試遷移兌換經驗,運用符號標示兌換結果。
1、出示掛圖,講述畫面的含義。
玲玲和媽媽買菜,她需要兌換一些錢幣,要把10元的分別兌成1元、5元的紙幣,請小朋友把兌換到的紙幣圈出來。然后在右邊圈出與左邊硬幣相同數量的紙幣。
交流兌換結果,同伴間互相檢查。
四、游戲"湊錢"。
(1)、教師交待活動要求"今天小朋友上課很認真,特別棒,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獎勵小朋友,可我只有一張10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5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幾張5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將活動結果展示出來。
(4)、集體檢查湊出的每份錢是否都是5元。
(5)、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5元錢。
五、活動延伸。
1、在幼兒認識人民幣面值時,教師應從錢幣上的數字上引導幼兒認識不同面值的錢幣。
2、本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利用其他時間(活動角、下午活動等)再認幼兒玩湊錢的游戲,鞏固幼兒對人民幣的認識。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結合我班對于氣味的已有生活經驗,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而制定的。目標既有科常方面的認知經驗、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態(tài)度,但不缺乏領域特質。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在找一找、聞一聞中,讓幼兒初步感知鼻子可以聞氣味;在聞一聞、說一說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在探索中知道鼻子可以分辨不同的氣味;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涂一涂、聞一聞中,知道保護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兒,所以在設計教案中,融入了較多生活元素,既有預防甲流的知識,也有冬季保護小手的方法。在提問上,考慮到年齡特征,大多數體訪問設計成了封閉式和半封閉式,有二個是開放式提問,有利于幼兒的回答。在整個活動中,也考慮到動靜交替,請幼兒把笑臉貼在喜歡的氣味下,加入了他們的互動。幼兒的參與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動中,能完善材料的選擇,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會更好。
母與子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結合指偶表演,圖片和文字進行閱讀,讓幼兒正確地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及其過橋的樣子。
2、嘗試仿編短句“誰過橋怎樣”,發(fā)展表達和仿編的能力。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制的指偶人手一個
2、幼兒對一些小動物的`叫聲及走路的樣子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3、磁帶、掛圖4張小熊木偶1個四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小熊”,“今天小熊可高興了,因為等會兒有許多的小動物要來給它慶祝生日,可是,到小熊家必須經過一座小橋,小熊想:它們能過橋嗎?瞧!別擔心,誰已經來到橋邊了?”
(反思:以故事的形式直接揭示主題,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了。整個開始部分簡單;過渡很自然)。
(二)基本部分
1、結合圖片,示范仿編兒歌。
老師出示小青蛙、蝴蝶的圖片。提問:誰來過橋了?怎么過橋呢了?
學習短句,小青蛙橋過橋呱呱呱(跳跳跳)學習短句:小蝴蝶過橋飛飛飛。
2、幼兒選擇指偶自由表演“過橋”,“可以選個你喜歡的動物,找上你喜歡的朋友,把小動物怎么過橋,一邊講一邊表演出來”。
幼兒分組表演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3、結合圖譜幼兒表演,幼兒手拿指偶和教師的圖譜結合匯編成《小動物過橋》。
“小動物來到了小熊家,它們把過橋這件事編成了一首兒歌,名字就叫《小動物過橋》?!闭埿∨笥岩黄饋砜纯础U堄猛暾痪湓拋砀嬖V老師。
4、我們帶上我班的這些小動物一起去小熊家為它過生日。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故事導入很感興趣,可是在仿編短句和表演時“冷場”了孩子不太善于表述和表演,若是在故事導入時請幼兒集體出來表演。先活躍下氣氛,可能效果會好很多。
母與子教案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數學題,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智
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
2)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揮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于思考。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使用的時間。多媒體課件,火柴棒,小獎品。
教學過程:
課前先向學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生活例子。講一個小故事,動物中的數學“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通過小故事起到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火柴游戲,層層導入:同學們還想知道知道數學更多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一起玩一個與數學有關的趣味游戲好嗎?
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擺法。
1、下圖是用24根火柴桿排成1大1小兩個正方形,只能移動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變成3個正方形,你會嗎?
2、六角星變菱形用18根火柴擺1個六角星(見圖)。請你移動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變成6個面積相等的菱形。你知道應該怎么移動嗎?
3、用12根火柴桿,組成4個連靠在一起的單位正方形,如下圖。游戲要求:
(1)試試看,移動3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2)恢復原狀,再試試看,移動4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答對進行適當的獎勵),并進行分析,然后逐漸深入課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此環(huán)節(jié)分為四個小部分: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fā),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后進行統計,對表現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4、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具體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謎底是:王
2.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減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謎底是:三
3.+-×(打一成語)
解析:把支分解開即為“+、-、×”)謎底是:支離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5、成績是多少?(打二個數學名詞)
解析:學習成績是用得分的數目計算的。問“多少”,可以換一個說法,改問“幾何?”在中國古代數學書里,問一種物品有多少個,總是問“物有幾何?”直到現在,有些地區(qū)的方言里,買東西問價錢,還是說“幾何?”所以,問“成績多少”,等于是問“分數,幾何?”謎底是兩個數學名詞:分數、幾何.
二、探究拓展題:
現在小明一家過一座橋,過橋時候是黑夜,所以必須有燈?,F在小明過橋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媽媽要8秒,小明的爺爺要12秒。每次此橋最多可過兩人,而過橋的速度依過橋最慢者而定,而且燈在點燃后30秒就會熄滅。問小明一家如何過橋?
答案:
第一步:小明與弟弟過橋,小明回來,耗時4秒;
第二步:小明與爸爸過河,弟弟回來,耗時9秒;
第三步:媽媽與爺爺過河,小明回來,耗時13秒;
最后:小明與弟弟過河,耗時4秒,總共耗時30秒,多么驚險!
三、自主創(chuàng)作題:
根據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自主創(chuàng)作一幅與數學有關的圖畫。(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