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認識教案8篇

時間:2023-01-29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為了更好的保障我們的教學質(zhì)量,一定要認真準備教案,提前制定教案能夠有效提高我們的教學質(zhì)量,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1的認識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1的認識教案8篇

1的認識教案篇1

一.設(shè)計思路:

實驗證明,3歲半是幼兒計數(shù)能力開始發(fā)展的時期,幼兒掌握計數(shù)的過程是先口頭說數(shù),再按物點數(shù),最后說出總數(shù)。

所以在幼兒園小班設(shè)計這個數(shù)學教案,教幼兒認識數(shù)字4,復習4以內(nèi)數(shù)字的數(shù)數(shù)。

教學的過程也遵循了先讓小朋友口頭說數(shù),再說出總數(shù),最后用變魔術(shù)(游戲)的方式讓幼兒按數(shù)字4取物,并且給予獎勵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此課堂既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完成了數(shù)字4的學習,也激發(fā)了幼兒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會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數(shù)量4以內(nèi)的物體,并說出總數(shù)。

2.認識數(shù)字4,知道它代表的實際意義。

三.活動準備:

1.關(guān)于學習數(shù)字4的ppt。

2.準備一個箱子,裝有4朵花,4只筆,4個小兔子玩偶,4個小球等等。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shù)字“4”,

提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看黑板上這個數(shù)字4,你們覺得它長得像什么呢?”(幼兒:像紅旗、小船、企鵝……)

2.過程:

(一)a.打開ppt,先放一張?zhí)O果的圖片,提問小朋友有幾個蘋果;再加一張?zhí)O果的圖片,再問幼兒;再加一張?zhí)O果的圖片,繼續(xù)問幼兒;最后再加一張?zhí)O果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總數(shù)(4個蘋果。)

b.(放香蕉的圖片)用同樣的方法手口一致點數(shù)4跟香蕉。

c.(放草莓的圖片)用同樣的方法,請一位幼兒站起來數(shù)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說對了給予表揚,說錯了就耐心指正。)

d.(放西瓜的圖片)用同樣的方法,再請一位幼兒站起來回答。

(二)a.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魔術(shù)箱,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待會兒老師會說一個數(shù)字和一樣東西,請小朋友仔細聽好了,老師會請一個厲害的魔術(shù)師來變魔術(shù)啦!

b.教師:“四只兔子!”(請一位幼兒上臺,去魔術(shù)箱里找四只兔子并拿出來,邊拿邊數(shù),教師可以在一旁給予提示。幼兒拿對并且說對了的話老師獎勵一朵小紅花。)

c.教師繼續(xù):“四只筆!”(方法同以上)

d.教師再繼續(xù)說:“四朵花!”(方法同以上)

e.(教師觀察幼兒學習的成果,根據(jù)實際情況或幼兒的興趣來決定請幾位幼兒上臺嘗試。)

3.結(jié)束: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數(shù)字4,小朋友們都學習的非常好,也非常積極,所以老師要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送上一朵小紅花。

五.課堂延伸:

要幼兒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復習數(shù)字4和4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第二天來幼兒園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1的認識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jié)構(gòu)及時針、分針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

2、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鐘

1、提問:它叫什么?家里還有哪些鐘(大座鐘,催我們早早起的小鬧鐘,還有人們?yōu)榱藬y帶方便,將鐘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鐘的作用是什么?(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教師出示自制的大掛鐘

1、請幼兒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么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數(shù)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shù)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并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三、教師將時針、分針都撥在“12”上,然后將長針轉(zhuǎn)一圈,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么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shù)字)教師反復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四、教師繼續(xù)撥長針。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shù)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說:“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五、請幼兒看一日作息圖片,要求全體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六、教師再將長、短針都撥到“12”上。請幼兒注意老師撥針,教師邊撥邊說“分針從12開始走起,經(jīng)過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遠了?)”。這時,時針走在12和1的中間,這就是12點半”告訴幼兒分針走半圈,指在6上面,時針就走半格,就是半點鐘,然后教師依次撥1點半、2點半、3點半

七、玩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請幼兒撥鐘。

1、講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鐘,老師說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鐘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未到就不吃小羊,時間到了6點,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鐘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游戲

1的認識教案篇3

一、以學生操作探究為主線,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將學生的認知活動統(tǒng)整在一個綜合性、探究性的數(shù)學研究活動中。通過自學教材,領(lǐng)悟到圓心、半徑、直徑的特征;通過動手折一折,明白“在同圓中半徑、直徑都有無數(shù)條”;有了學生折一折、畫一畫、說一說、比一比、數(shù)一數(shù)等學生動手“做數(shù)學”的實踐活動,把“教師講授新知,教師操作演示活動”變成“教師設(shè)計活動,學生操作活動,領(lǐng)悟新知”的以學生操作探究為主線的開放式過程。使學生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和獲得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學生的情感、智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發(fā)展。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二、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圓的畫法教學中,如果按照教材中的編排順序來教學,學生先用準備好的瓶蓋、透明膠、水彩筆、光碟片、硬幣等工具畫圓,然后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性,最后學習用圓規(guī)畫圓及畫規(guī)定條件的圓。對教材大膽進行了重組,把圓形畫圓工具和圓規(guī)同時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選擇畫圓工具自主學習畫圓,感悟畫圓方法的多樣性,再讓學生比較用圓形工具和用圓規(guī)畫圓的特點及區(qū)別,使學生明白用圓規(guī)畫圓既準確又方便,從而引導到用圓規(guī)畫圓的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上來,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jié)畫圓的步驟、方法和要領(lǐng)等。這樣設(shè)計既體現(xiàn)了因人而異,又體現(xiàn)了學生探究學習的主體性。使知識傳授更具連貫性和探索性。這個改變,讓我認識到,教師教學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應樹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思想。

數(shù)學教學沒有十全十美,總會留下些遺憾,在教學圓的直徑和半徑的關(guān)系時,應該讓學生通過量同圓中的半徑和直徑的長度,讓他們發(fā)現(xiàn)“同圓中的半徑相等,直徑也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

1的認識教案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guān),與兩邊的長短無關(guān)。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學會畫角、做角,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認真傾聽他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習慣。并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源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畫角和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guān),與邊的長短無關(guān)。

教具學具 :課件、手工紙、活動角。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師:在上周五我們學校舉行了隆重的少先隊員入隊儀式,在入隊儀式上,高年級的哥哥姐姐為一年級的同學佩帶了紅領(lǐng)巾(紅領(lǐng)巾是紅旗的一角,我們要愛護國旗愛護紅領(lǐng)巾)。出示一條紅領(lǐng)巾在黑板上,從紅領(lǐng)巾上有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生:三角形。

師:對,三角形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中的一種。在三角形中你能找到什么?

生:角。

師:角也是平面圖形中的一種,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角。

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聯(lián)系實際,整體感知角。

1、 師:角無處不在,在我們的校園中就有很多,不信你就試著找找吧?。ǘ嗝襟w演示:美麗校園的主題圖。突出:門窗上的角、鐘面上的角、操場中場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

2、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找到了這么多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物品上也有角,我們一起來看看。(多媒體出示圖:剪刀、飲料吸管和水管實物圖片,指出在物品上顯出角)

3、師:在我們的教室中也有角你能找一找,并試著把它找出來嗎

三、抽象圖形,形成表象。

1、指名指角。

2、師:剛才通過同學們指的角,老師明白了角的圖形是這樣的(邊說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這個是角嗎?

生:不是,這是個點。

3、師:對,這是個點,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學生思考)哪位同學能將數(shù)學書上的角指給同學看看?

4、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得嗎?(師示范指角)

5、師:請同學們從身邊選取一個角,像老師這樣來指一指。

四、自主探究,創(chuàng)造角

1、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一個角。

2、學生用不規(guī)則的紙折角。

3、集體交流自己創(chuàng)造的角,完整的指出每個角。

4、摸摸你折的角有什么感覺和發(fā)現(xiàn)?

5、學生匯報。

6、師: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是角的邊。

五、動手操作,畫畫角

1、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師:你能嘗試畫一個角嗎?

2、教師示范畫角,邊畫邊講解怎么畫角。(課件演示)

3、學生嘗試畫角,指幾名同學板畫。(學生看書,勾畫出畫角的方法,邊畫邊讀。)

小結(jié):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六、游戲活動,比比角

師:想玩游戲嗎?我們就來玩一個超級變變變的游戲。

1、師:變變變,把角變大,變更大。變變變,把角變小,變更小。

2、小組內(nèi)玩這個游戲,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指名匯報: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guān),張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張開的越小,角就越小。

4、同桌兩人把角張開同樣的角度,看看會發(fā)現(xiàn)什么?

5、生匯報: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guān)。

6、師總結(jié)。

七、鞏固練習。

課件演示;練習八中第7題。

八、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角,動手做了角,畫了角,還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實,只要你善于觀察,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

1的認識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感受色彩的美;

2、能熟練地區(qū)分紅、黃、藍、綠四種顏色,感受尋找顏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顏色標志牌(紅、黃、藍、綠)若干,未涂色的小花圖片若干。

2、《認識顏色》的白板課件。

3、教師頭飾、花姐姐頭飾、裙子各一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顏色

1、教師帶頭飾扮色彩媽媽,邀請幼兒做顏色寶寶,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媽媽和寶寶的角色使幼兒感到親切,以游戲的方法導人使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立刻被調(diào)動起來。)

(1)請幼兒帶上顏色標志牌,相互觀察,并說一說自己是x色寶寶。

(顏色標牌幫助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幼兒在相互觀察和講述中分享經(jīng)驗,增進了彼此間的相互學習,教師則可從旁觀察幼兒對顏色的認知情況。)

(2)玩游戲《媽媽寶寶抱一抱》,鞏固對四種顏色的認識。玩法:教師唱"x色寶寶你在哪里?"戴相應顏色標志牌的幼兒邊唱"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媽媽抱一抱,邊走向教師和教師互相抱一抱。

(和媽媽一起游戲總是非常愉快的,抱一抱的動作既滿足了小班幼兒的心理需要,又幫助其明確每種顏色的名稱。)

二、熟練掌握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1、觀看白板課件

師:今天小熊亮亮來到野外郊游,當他爬呀爬呀,終于爬上山頂?shù)臅r候看到了漂亮迷人的風景,心情特別好。(觀看小熊坐在山坡上的白板)

師:那小朋友猜一下,小熊都看到了哪些東西,都是什么顏色的?

教師請小朋友來完整地回答完問題。

師:原來小熊爬到了山頂看到了那么多顏色豐富的東西,這些五顏六色的東西把山頂裝飾地非常漂亮。小朋友,你們看了開心嗎?(幼:開心)

(背景圖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良好的隱性教育環(huán)境,引導幼兒的思維由單一的顏色擴展到五彩的大自然當中,并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2、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紅(黃、藍、綠)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從觀察顏色、找相同的顏色到講述生活中各種物品的顏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兒對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認識。在討論中幼兒的思維得到擴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時,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鞏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1、觀看白板第三張flash動畫。

師:過了一會兒,四個小魔女飛過來對小熊說:我們想要和你一起玩游戲,好嗎?小熊很爽快地答應了。

師:你們猜猜他們玩什么?(請小朋友簡單回答)

2、觀看第四張白板課件。

原來呀,他們要玩捉迷藏的游戲,四個小魔女要分別躲進他們身邊的小花朵里藏起來,小熊閉上眼睛開始數(shù)數(shù),數(shù)到15小熊就會去抓他們了。但是呀這些小花很小氣,只允許和他長得相同顏色的小魔女躲進花朵里,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魔女們藏進花朵里嗎?(幼:能)

師:那我就請小朋友上來幫助小魔女們分別躲進花朵里。(請小朋友上臺來操作,老師在旁邊指導用法)

3、觀看第五個白板課件

師:游戲做完了,但是小魔女們和小熊的肚子卻餓得咕咕叫了,于是他們便坐在草坪上吃起了小熊帶來的食物??矗枚嗨?,五顏六色的。

師:那些水果是紅(黃、藍、綠)色的?(既鞏固了顏色,有讓小朋友復習了以前學過的水果名字)

4、觀看第六張白板課件。

師:小熊和小魔女們都吃飽了,但是還剩下了許多的水果,不能浪費食物啊,所以要把他們打包帶回家,但是小熊很愛護環(huán)境,他的包包都裝滿了剛剛吃東西扔出來的垃圾,裝不下了,怎么辦呢?

師:于是小魔女想了個辦法,說:我們都有各自的魔法袋子,但是我們的魔法袋子只能裝跟我們袋子相同顏色的水果。小朋友,我們來幫小魔女們把水果裝進他們各自的魔法袋子吧。(請小朋友上臺來把水果裝進袋子)

三、結(jié)束部分

1、花姐姐和小朋友共同表演(小花)。

2、幼兒和花姐姐一同外出游戲。

1的認識教案篇6

[教材簡析]

教材通過一些場景,如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等等,導人新課,讓學生感知這些都是比較重的或大宗的貨物,了解計量這些貨物有多重,通常都是用噸作單位,感受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說明10袋這樣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從而引出噸與千克的進率。接著又以一個小學生體重是25千克,推算出40個這樣的小學生重1000千克,即1噸。這里所出現(xiàn)的大米、學生等,都是學生熟悉的,有助于學生在已經(jīng)掌握單位千克的基礎(chǔ)上,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能猜一猜數(shù)學老師的體重嗎?

①請幾名學生猜一猜;

②讓猜的學生說說老師的體重為什么用千克作單位而不用克呢?

2.課件展示場景: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車廂。

①學生觀看場景圖,師說明這些圖中堆放或者運輸?shù)亩际切┖苤鼗虼笞诘奈锲罚?/p>

②提問:如果我們現(xiàn)在用克或者千克作單位來表示這些物件的重量,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用時方便嗎?

3.揭示課題:

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來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來比較麻煩。因此,計量這些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噸”作單位,可以用符號“t”表示。

板書:噸的認識

[設(shè)計意圖]通過猜老師的體重,喚起學生對質(zhì)量單位的回憶,接著通過觀看場景圖,初步感知在計量比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時,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單位,從而引出噸這個單位。

二、參與實踐,充分體驗

1.感知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25千克

出示25千克重的一袋米,請一位力氣小的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力氣大的學生來搬。

(2)感知50千克

出示50千克重的一袋米,還請上面力氣大的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學生來幫忙搬。

(3)感知100千克

出示100千克重的一袋米,讓班級幾位力氣最大的學生一起來試試,看能否搬動,搬完后,讓學生談談搬米袋的感受。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三次搬米袋,由最輕到重,逐步強化學生對100千克重的感知,為下一步建立1噸重的表象鋪設(shè)合適的臺階。

2.直觀感知1噸的實際重量

(1)談話:剛才同學們在搬100千克米袋時,感覺很重,那么2袋這樣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袋呢?(課件展示10袋大米的情境圖)

(2)學生按老師所說的大米袋數(shù)說出相應的千克數(shù)。

(3)小結(jié):1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lt=loookg。

(4)讓學生根據(jù):1噸=1000千克

說出3噸=( )千克,8噸=( )千克,5000千克=( )噸,7000千克=( )噸。

(5)假如我們班學生的平均體重是25千克,算一算,我們班多少位同學才有大約1噸?

學生動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得出40位同學大約有1噸。

[設(shè)計意圖]用10袋大米,40個學生的體重,讓學生體會1噸重的概念,學生看得見,模得著,有助于學生在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chǔ)上初步建立1噸重的概念。

3.結(jié)合實際,加深對噸的認識(多媒體結(jié)合演示)

(1)讀一讀:

一棵白菜重1千克,1000棵白菜重才是1噸

每頭牛重500千克,2頭牛重是1噸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是1噸

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是1噸

(2)算一算:

1桶水大約10千克,( )桶水重1000千克

2塊磚重5千克,200塊磚重是( )千克,( )塊磚重是1噸

(3)想一想:

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噸這個單位?

學生舉例說明重大約1噸的物體。

[設(shè)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一讀、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動,豐富學生對1噸有多重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對1噸觀念的建立。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填一填:

一只河馬重3( )

一只羊重大約45( )

一個蘋果重200( )

一輛卡車的載重量是4( )

拖拉機能裝20xx千克石子,也就是( )噸

大象的重量約6000千克,也就是( )噸

一條藍鯨重7噸,也就是( )千克

一條鯊魚重約3噸,也就是( )千克

2.算一算:

一臺起重機一次能吊起2t的貨物,照這樣計算,15次能吊起的貨物是多少噸?

3.試一試(多媒體):

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面標記限重量是1t,13個成人

(1)如果是我們?nèi)昙壍男W生去乘的話,每次可以乘坐幾個?

(2)如果是我們學校83位老師都要乘電梯,至少要乘幾次?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填一填,算一算,使學生充分認識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通過讓學生解決乘電梯問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噸的認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四、小結(jié)評價,回歸生活

1.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得怎么樣,有哪些收獲。

2.課外實踐:星期天在家長的陪同下,到商店或超市調(diào)查一下,有哪些貨物是用噸作單位的,有哪些貨物是用千克作單位的?如果是以千克作單位,估計一下多少件這

樣的貨物的重量是1噸,作好記錄。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學活動由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通過調(diào)查、收集、處理信息,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在( )里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后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教學噸的認識.

(1)各小組匯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情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板書有關(guān)數(shù)量.

(2)提問: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3)引導:假設(shè)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個同學體重共多少千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guī)讉€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 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4)提問: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噸?一桶油重100千克,幾桶油重1噸?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

教師小結(jié):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根據(jù)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后匯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讓學生任選一題解答,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2)師強調(diào):因為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為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 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zhì)疑

① 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② 一只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訂正時說出想的過程.

四、看書質(zhì)疑,全課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領(lǐng)?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guān)系式有兩個,即: l噸=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guān)系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

五、鞏固與反思.

1.(1)日常生活中計量哪些東西的重量用噸作單位?寫出幾種來.

(2)2噸=( )千克 5千克=( )克

7000千克=( )噸 9000克=( )千克

(3)一輛卡車的載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噸?

第(1)題,日常生活中用噸做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寫出或說出幾個主要的就行.

第(2)題,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讓差生說一說推理過程.

第(3)題,讓學生口算出答案便可.

1的認識教案篇7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研究、類推等數(shù)學活動,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總結(jié)出求倒數(shù)的方法;通過互助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習慣;通過自行設(shè)計方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倒數(shù)的含義,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找找下面文字的構(gòu)成規(guī)律

呆---杏土---干吞---吳

2.按照上面的規(guī)律填數(shù)

--()--()--()

能根據(jù)分之和分母的位置關(guān)系,給這三組數(shù)取個名嗎?揭示課題:倒數(shù)

(二)教學實施

關(guān)于倒數(shù)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呢?學習倒數(shù)的含義

1.觀察教材24頁的例1,歸納,總結(jié)倒數(shù)的含義,

2.舉例驗證:4和,7和,3和

4乘的積是,所以4和互為倒數(shù);7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shù),把分子、分母調(diào)換位置后就是,所以7和互為倒數(shù)。

歸納: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3.特殊數(shù):0和1(引導學生辯論0有沒有倒數(shù),1有沒有倒數(shù),是多少?)

教師歸納板書:0沒有倒數(shù),1的倒數(shù)就是它本身。

4.學習例2--求倒數(shù)的方法

讓學生根據(jù)已學知識獨立解決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集體訂正,教師歸納,板書:求倒數(shù)的方法

5.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24頁的做一做,完成練習六的第3、4題

(三)課堂練習

找一找下列數(shù)中哪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210

填空

的倒數(shù)是(),()的倒數(shù)是。

10的倒數(shù)是(),()沒有倒數(shù)。

(四)課堂小結(jié)

學完本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乘積是1的來年各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1的倒數(shù)是它本身,0沒有倒數(shù)。

課后反思:

1的認識教案篇8

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數(shù)字

幼兒能在數(shù)字中準確的點數(shù)2

材料準備

關(guān)于2的圖片 水果模型

活動流程

1、通過律動讓幼兒進入上課狀態(tài)。

2、復習數(shù)字1,并讓幼兒點數(shù)1。

3、出示圖片,讓幼兒點數(shù)2,并讓幼兒認識數(shù)字2.

4、告訴幼兒2像小鴨水上漂,帶領(lǐng)幼兒再次認識2.

5、通過小小售貨員的游戲,讓幼兒進一步加深對2的認識。讓幼兒當小售貨員,從各種水果中分別取出2個水果,賣給小朋友。對于分對的幼兒給予表揚,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

6、老師出示許多數(shù)字,讓幼兒在眾多數(shù)字中正確的尋找2.

7、和幼兒一起送小鴨子回家,結(jié)束上課狀態(tài)。

家園互動

媽媽可以協(xié)助老師帶領(lǐng)幼兒認識2個以上的東西。

活動延伸

幼兒能子家長的指導下,準確的找出數(shù)字2。并能點數(shù)數(shù)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