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教學反思把自己教學的經(jīng)驗繼續(xù)發(fā)揚,寫好教學反思也是教師們提升自我指導能力的一種方式,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古對今教學反思優(yōu)秀5篇,供大家參考。
古對今教學反思篇1
【情景說明】
?動手做做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3課,課文講述的是科學家居里夫人小時候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引了同學們的議論紛紛,他們的話分別從不同的方面,證明科學家的話是正確的。只有伊琳娜對科學家的問題心有質(zhì)疑,在媽媽的啟發(fā)下,她親自實踐,終于從實踐中獲得了正確的答案。課文故事情節(jié)簡單,但蘊含了深刻的道理。抓住偉人的事跡啟迪孩子,具有很好的榜樣示范作用。
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是學會另、志、題、提、朗、哄、喝、騙9個生字;會認鱗、伊、琳、娜、哎5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文的學習,領悟科學家的話不一定是正確的,要自己新手做做看。其中,學會生字,朗讀課文,感受自己動手做做看的重要性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
?片斷】
(生交流完課前搜集的有關居里夫人事跡的資料及搜集途徑后)
師:小朋友想知道科學家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嗎?
生(齊聲):想!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58頁,想讀的同學大聲朗讀課文。
(一個、兩個、三個,同學人大聲朗讀起來,讀得很認真投入。)
師:認為自己讀得很不錯的同學,站起來讀。
(學生們爭先恐后地一個一個站起來讀,讀完后,師生共同評議。)
師(充滿信心地):誰覺得自己哪個地方讀得最好,誰就站起來讀。讀完后,再說說自己好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一個一個站起來讀,但朗讀仍只追求語言文字表面上的抑揚頓挫,對自己的評價也只停留在字音正確,流利等上面。對課文內(nèi)容缺乏深入理解,對課文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沒有身同感受。)
師(暗暗著急,依然微笑地):你能試著用心去體會課文人物心里的想法,并輕聲地讀出語氣來嗎?
(生領悟后,開始試著揣摩課文內(nèi)容,并小聲地讀起來。)
師(充滿期待地):誰想再來試試?把你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讀出來!
生1:(表情極為認真地朗讀第一自然段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生2:(試著用兩種不同的聲音朗讀兩個小朋友的說法)
(在這種相互感染、相互啟發(fā)的朗讀氛圍中,學生的朗讀漸漸入情入境。)
生(聲音動聽的朗讀大王蔡博):(有聲有色地朗讀著伊琳娜心有疑惑──動手實踐──生氣質(zhì)問部分,感情處理恰當,語氣分明,為同學們起到了很好的范讀作用。)
師:(欣喜地抓住這一契機,迅速分析、提煉,從學生蔡博的朗讀中搜尋教學突破口,單刀直入):真不愧是我們班的百靈鳥,特別是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這一句讀得真好聽!你能把這句再讀一遍嗎?
生:(開心一笑,晃著小腦袋更認真地讀起來。重音、感情、語氣十分到位。)
師:你能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嗎?
生:因為伊琳發(fā)現(xiàn)把金魚放進裝滿水的杯子里,水漫出來了,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
師(連忙追問):那科學家朗志萬是怎么說的?同學們能找出來,劃上橫線,并讀一遍嗎?
(生劃線、讀文。)
師(繼續(xù)追問):同學們,你覺得科學家說的對嗎?還是小伊琳娜做得對?
(生議論紛紛,老師趁機拿出一只大杯子、一個土豆、一塊石頭、養(yǎng)著金魚的浴缸、舀子、水桶。)
師:同學們,還是讓我們用事實說話,動手做做看,好嗎?誰來試試?
(生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老師指點一名能干的學生上臺。她動作麻利,給杯子裝滿水,依次放進一個土豆,注水,放進一塊石頭,再注水,最后再撈起金魚,輕輕放進裝滿水的杯子里,水還是漫出來了!同學們一個個小眼睛瞪的溜圓,教室里鴉雀無聲,直到金魚入杯,水漫出來,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
(這是多么熱烈的討論!學生們一個個小臉放光,自發(fā)地探討起來,老師欣然面對,靜觀全局。)
師:同學們,說說你們剛才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生一個個情緒激昂,搶著說。)
生1:我看見金魚放進杯子里,水也漫出來了!
生2:伊琳娜做的是對的!
生3:科學家說錯了!
生(聰明好動的韓鴻洲,響亮、俏皮地脫口而出):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只有動手做做看才知道!
(水到渠成,難點突破了!老師松了一口氣,舒心地笑了,繼續(xù)趁熱打鐵。)
師:同學們,通過親自動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覺得大人的話也不能全信,大人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
生2:我以后有了問題,也要自己動手做做看!
【教學反思】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作些相應的變動。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有責任為學生構建一個寬松、和諧、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也有義務指導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那么,如何在牢牢把握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同時,也能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呢?這就需要我們懂得調(diào)控藝術,善于把握教育契機,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
我在自己的三尺講臺上,可屢屢均以眼睜睜地看著課堂恣意活躍,開放過度,有時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受課文《動手做做看》的啟發(fā),我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進行又一次嘗試。課前,我深研究教材,周密地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確立課文重難點,以讀代講,細致洞察,靈活調(diào)整的作戰(zhàn)方針。作好充分的準備后,課堂上,我給予了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讀通、讀透。在眾多學生的朗讀中,我敏銳地捕捉教學契機,直擊問題核心。以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這一句為切入點,適當加以激勵,點撥、引導,并立即現(xiàn)場動手做做看。這樣,不僅起到榜樣示范作用,更是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激情倍增,靈感迸發(fā)。重點抓住了,難點突破了,教學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試牛刀,初見成效,讓我嘗到教育改革的甜頭,看到自己的成績,更增添了我堅定不移探索下去的信心。可是,反思自己在這次教學過程中的表現(xiàn),我由于害怕浪費過多時間,教學難以收攏,引導上有些操之過急。當然,這是教育不夠成熟的表現(xiàn),但是,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勇于探索的決心,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攻下寶壘的。
古對今教學反思篇2
作為第一次參加省級“微課堂”教學比賽的選手,走下講臺后,我感慨萬千,深切地體會到了“教然后知不足”這句老話。
本人和同行都認為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在于:
1、教學切入點好,問題設計得當。在學生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我提問:作者是帶著什么樣的情感寫下這篇文章的?找出最能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語句。學生很快找到課文的最后一句: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我接著問:老王的不幸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是苦,閱讀課文,用下列的句式說一說。
句式:老王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 的人,具體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
2、思路清晰,條理性強。一堂好課就像一篇好文章,要有內(nèi)在的邏輯性。如用一個字來概括老王的性格特征是善,體現(xiàn)在他的老實、厚道、細心和知恩圖報。我是這樣設計過渡的:從同學們的分析看,老王的遭遇的確很不幸,那么在這樣遭遇下生活著的老王,又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呢?
3、師生互動,效果較好。學生反映很好,從課堂現(xiàn)場和作業(yè)完成情況中可以看出。
本人認為存在的不足是:
1、時間把握不好。由于第一次參加“微課堂”教學比賽,缺乏經(jīng)驗,超時了3分鐘,截取時不得不刪去,稍微影響了完整性
2、有些重要語句沒讓學生多讀,來深切地體會作品樸素、簡潔而飽含感情的風格,充分體會“善”的深刻內(nèi)涵!
古對今教學反思篇3
?傅雷家書》是著名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的家信集,《傅雷家書兩則》是作為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第二單元的重點課文出現(xiàn)的。信中流露著父子之情,有對藝術的理解與感 悟,這篇課文是精讀課文,精讀的重點放在哪里,就是我們在備課時,需要思考的。 通過對《傅雷家書兩則》的研讀,我把課文的切入點放在了兩個方面:
引導學生從傅雷與傅聰兩個角度來研讀課文。研讀的目的在于:閱讀本文,引導學生體會父子之間的感情。
1、體會書信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思想內(nèi)容。
從傅聰?shù)慕嵌龋旱谝环庑胖蟹从沉烁德斢龅搅松钌?,感情上的?chuàng)傷,在前信中向父母傾訴與發(fā)泄,然后又寫信表示不應該為了自己生活感情上的事情而讓父母感到不安??梢姡德斒菒鄹改?,體諒父母的,父子之間的感情是真摯的。第二封信寫于演出獲得巨大成功的時候,向父母傳達自己藝術成功的喜悅之情。
從傅雷角度:首先,傅雷是傅聰?shù)母赣H,父子之情是主要的,在這兩則書信中,流露出父親對兒子的寬慰和理解,為兒子取得成功而表現(xiàn)出的無比喜悅之情,這些都是真情流露,是最真摯的愛。但是更重要的是,傅雷家書與一般家書不同之點在于,作為文藝評論家的傅雷,在藝術上給兒子以引導:鼓勵兒子擁有一顆赤子之心,不畏孤獨,保持心靈的純潔,達到藝術的高峰;期望兒子的演奏,能表現(xiàn)出中國的黎明,響遍每個人的心,能表現(xiàn)出中華文明,有氣吞斗牛的氣勢,對藝術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也有對兒子人生的指導: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后果,敢于正視現(xiàn)實,不要刻骨銘心的傷害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要謙卑,要堅強,要不怕孤獨。
2、把兩則書信放在一起研讀,體會語言的魅力。
傅雷對兒子生活、藝術方面的指導,對我們都很有啟發(fā)意義。作為語文課,我們更要重視對語言的學習,在品味中,在思考中加深對文章的認識,總之通過對語言的品味,理解其中的意義。如對兒子生活方面的引導時,用了比喻,用陽光雨水的猛烈,對植物的傷害來解釋人不能夠總是處于高潮期,安慰兒子正確看待高潮與低潮。如對兒子藝術方面的指導時,希望兒子能用音樂的形式表現(xiàn)出愛國之情,愛國之心,要有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作為積淀,表現(xiàn)出氣吞斗牛的氣勢,感染聽眾。這段意思的表述中,語言相當有特色,用黃河之水天上來,用無邊落木蕭蕭下形象的說明,文雅又生動。
教學的本身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教學的設想與具體實施總存在著差距,我本想在初步感知內(nèi)容后,讓學生走進傅雷,以不同的身份讓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把握這一人物,進而水到渠成地走到理解品味“赤子之心”的那段議論上,可在教學時間的掌控上沒把握好,前面介紹作者的時間太長,而后面的難點上時間太短,只是一名同學粗淺地談了自己的認識而草草結束,沒能達到全體同學都能攻克掉這一難點。另外,導學案是教師將教材內(nèi)容按學生的學習需要編寫成“學案”,在課前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先自學后,教師再點撥講解的一種教學模式。若學生都能做到認真自學獨立完成,不失為一件樂事,課堂上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并沒有用自己獨到的理解來闡述問題,而是讀教材全解中得答案,使我產(chǎn)生了困惑,這種方式真正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嗎?可能這種模式的初衷是好的,可實施中有什么措施能保證每名學生都是自我獨立理解后的真切體驗,真實情感的表露呢?
3、新的語文課堂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還要給學生以精神。
通過本文的學習,力圖打開學生的一片精神空間。九年級學生雖然只有14、15歲,對生活的理解有限,社會經(jīng)驗尚少,但經(jīng)過引導,是能體會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義的。我在教學時,即注意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盡量的和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減少學生對久遠時代的隔膜。而對于“堅強”、“>孤獨”、“赤子之心”等幾處飽含哲理、耐人尋味的議論,也不亦隨便帶過,而是把握好闡發(fā)的深度和分寸,以減少學生對此抽象思想的膚淺理解。
4、尤其讓我感觸較多的是,當我放下身子與學生共同成為學習的伙伴時,我感到自己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心靈。
在教學中,我嘗試與學生同讀、同講、同議、同評、同寫,為學生的學習設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導他們?nèi)シ庞承撵`的電影,去感受父母對我們的真誠的愛。當學生頭腦中出現(xiàn)了那么多感人的畫面時,我真正體會到了理解的重要性。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從《傅雷家書》中獲得啟示,利用多種方式與你的孩子交流,給他們以幫助和鼓勵,成為他們的朋友。
5、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豐富的積累,在此課的學習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積累的重要。
課堂學習的過程,不僅是知識學習的過程,更是方法和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內(nèi)引外聯(lián),激活思維,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
古對今教學反思篇4
周四上午第一節(jié)課,我在7班上了一堂復習課公開課——彈力、重力、摩擦力綜合復習課。在我準備這節(jié)課時,因為在7班,學生程度也不好,要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困難比較大,心里就有些沒底,不知所措。所以我就提前開始著手,認真選題、編寫導學案。
1、選題時,認真閱讀考綱,各題組要緊緊圍繞課時復習目標,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guī)律,重復出現(xiàn),螺旋式遞進,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能深深印入到學生的腦海中。難度適中,太容易則不易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深度,太難則成為學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讓學生望而生畏,抹殺學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個“度”,讓學生“跳一跳,夠的著”,題量也要適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還有,習題應該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題”涉及到“一類問題”的效果。
2、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把這三節(jié)的知識框架在課前已經(jīng)讓學生板書到了黑板上,上課時我引導學生對照黑板進行提問,并標注重難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其次我針對7版小組的特點:1——4組基礎薄弱,分派歸他們的任務較簡單,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實際和應用,激發(fā)其積極性。5——8組程度較好,負責展示一些有難度的題,尤其是8組分派了2道題。再次,針對每個重點題型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點撥提升鏈接一道中考題加以對知識的應用提高。針對考點我設計了課堂檢測,再次鞏固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3、利用評價機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前我和學生說:1——4組對抗比賽,5——8組對抗比賽選出優(yōu)勝組進行實物獎勵。
通過實際的操作,確實在講課的過程中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同時每個知識點都能講到。并且還有大量的時間和學生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和以前相比學生的積極性大幅度的提高,課后同學們反映也很好。通過重點講解某個習題而帶動類似的一串習題,即講了知識又給學生課后發(fā)揮的余地。一組題目解完后,應帶領學生回過來反思,本題用到了哪里基礎知識?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哪些物理方法?體現(xiàn)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溫了哪些物理方法?體現(xiàn)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題可以推廣,引申變式?哪些題還有哪些解法(一題多解)?把后兩個疑問交給學生,使他們在反思中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講完評課的過程中各位老師也都肯定了這次公開課很成功,學生確實積極性高,個個都精神飽滿。但是我自己也感覺到有不少不足之處,比喻有些小的細節(jié)沒有講到,作圖時應規(guī)范的利用直尺板演,進而提高學生作圖的規(guī)范性。中考的考點最好在課件上呈現(xiàn)使學生對中考考點更加明確。
古對今教學反思篇5
學習課文后,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說自己的母親給自己留下了哪些印象深刻,使人感動的事情?有的說“我感冒發(fā)燒的時候,媽媽帶著我冒著寒冷,冒著風雨蹣 跚來到醫(yī)院,我無意發(fā)現(xiàn)媽媽流下了滴滴淚水,這就是母愛啊!”有的說“每天下午放學后,媽媽雖然嘮叨著叫我寫作業(yè),雖然內(nèi)心有點‘煩’,但都是愛的表現(xiàn), 應該感恩母親!”有的說“我的書包舊了,叫媽媽買個新書包,媽媽卻說還能用,要學會樸素地生活,不能鋪張浪費。媽媽的教育,使我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多好的媽媽呀!”
語文教學,既是生活的品味,又是生活的延伸,使學生一學一得。為此,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小寫作:寫一篇作文《我的媽媽》,要求用二三件事來反映自己受到的感動,反映媽媽的美好品質(zhì)。
通 過學習課文、練習寫作,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受到了一次感恩的教育。但是,對于中下層生難于下筆的情形,正好說明了這 部分學生缺乏生活的實踐,缺少生活的素材,缺少母愛的教育,也值得我反思。我想,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另一方面要求家長在家里要多督促,多與 孩子交談,多關注自己的孩子,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及時和老師溝通,讓老師能及時地輔導孩子學習,促使其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