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老師們工作多年一定都掌握了寫教學反思的技巧,我們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要實事求是,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得到成長,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閱。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反思篇1
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很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作者描繪的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在課堂上,我巧妙地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如在品讀“猴子觀海”這塊奇石時,有的學生雖然通過反復地朗讀第三自然段,并且結合書上的插圖,知道了“云?!辈皇钦娴暮?,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霧。但作者為什么要把此處的云海描繪成“翻滾的云海”呢?學生很難想象出“翻滾的云?!钡降资窃鯓拥膲延^。這時,如果我把自己對“翻滾的云?!钡睦斫庵v解給學生聽,無論我講得多么精彩,學生也很難體會、理解。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體驗感悟,我適時地發(fā)揮多媒體特有的功能,及時地播放了“翻滾云?!钡膭討B(tài)畫面,學生看著如此美妙的“云?!?,都紛紛發(fā)表了自己對“云?!钡莫毺匾娊?。有的說“云?!闭媸遣龥坝?,有的說“云?!辈凉L滾,還有的說“云?!闭媸侨碎g仙境,怪不得猴子在這么高的山崖一動不動,它是看得著迷了!
通過這一片段的教學,學生由難以理解到深刻體會。我深刻地認識到:要讓學生深刻感悟文本,首先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當孩子體驗遇到困難時,我們老師可以給他們一盞指路燈——多謀體,讓他們看圖或視頻自由地去想象,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不要把自己生硬的講解代替學生自己的感悟。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空間留給孩子。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反思篇2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課文,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了黃山石的神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難點是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黃山石的奇妙,并能把黃山石介紹給更多的人。學習本課時,配圖的三個自然段,我準備采取看圖學文的方法,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畫“金雞叫天都”。最后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當“小導游”介紹黃山的奇石。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黃山風景秀麗神奇,中外聞名,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但很多學生沒有去過黃山,對黃山的風景沒有形象的認識。因此,上課伊始,我用黃山優(yōu)美的圖片、“四絕”的神奇把學生帶入黃山,領略黃山的神奇風光,學生的興趣極其濃厚,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二、突出重點,品賞奇石。
課文中介紹了七塊黃山奇石,其中詳細介紹了四塊,三塊配圖。在學完第一段后,我引導學生“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你從課文中找一找,文中介紹了幾塊怪石?學生饒有興味地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薄ⅰ跋扇酥嘎贰?、“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并知道“仙桃石”、“猴子觀?!薄ⅰ跋扇酥嘎贰?、“金雞叫天都”寫得詳細。我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猴子觀?!保ㄟ^看圖、做動作等理解“猴子觀?!钡挠腥?,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課后,我聽了張莉老師的課,我覺得如果這樣引導,會不會更好一些?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悟,我可以適時地發(fā)揮多媒體特有的功能,播放了“翻滾的云海”的美麗畫面,學生看著如此美妙的“云海”,肯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此時再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樣的云海?學生對“翻滾的云?!庇辛松顚哟蔚母形?,在理解猴子為什么“一動不動”就容易多了,怪不得猴子在這么高的山崖一動不動,原來它是看得著迷了!這樣,不但能使課堂教學的難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學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的思維活動向獨立、主動、深刻、全面發(fā)展,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如下:
1、學生個體的朗讀效果得不到保證,語文課堂上,瑯瑯的讀書聲最美。讓學生在與文本一次次的朗讀中不斷加深體會,只有多讀才能使靜止的文字表現(xiàn)他的情感,讓文字成為一幅幅鮮活的圖畫。所以,教師在課堂中的示范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學生之前未接觸此類文章,和以前所形成的朗讀的陋習。所以,造成了班級中學生朗讀水平下降。
2、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味,相當多的學生能讀通順,但讀不出感情,只一味的讓學生一遍一遍按自己的意思去讀,不考慮,學生是否能理解感悟,不做具體的引導,點撥,也是徒勞。這里就要求教師掌握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如:讓學生們自己表演一下,文中出現(xiàn)的景觀。使文中的客觀文字,變的豐富真實,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必要的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讓學生對“景”了然于心。否則,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反思篇3
就是這樣一只叫鳥不是鳥的小動物帶來了一篇經典的文章,就是這樣一篇經典的文章里藏著許多語文密碼……這就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的一則民間故事《寒號鳥》。本文通過運用對比手法的描寫,敘述了寒號鳥和喜鵲對待壘巢的不同態(tài)度和不同結果。說明了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的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一、把握課標,降低難度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逐漸適應小學的學習,但是在認知水平學習習慣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備課前我就多次翻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以學生的認知基礎來設計適合低年級學生接受的教學。經過多次嘗試并和組內老師探討,最終我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放到以表演法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感悟理解。
二、激趣導入,引發(fā)興趣
第一學段的孩子對任何有興趣的事情都有好奇心,因此我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看圖片再提出疑問:咦,這明明是一只鼠類的動物,名字里怎么有一個鳥字呢?就這樣引發(fā)了學生的極大好奇心。通過圖片引導學生知道寒號鳥竟然不是鳥,他因身上長有能像鳥兒一樣滑翔的膜,又因為他特別怕冷,一到冬天就凍得整夜整夜的號叫,所以人們給它取名寒號鳥,其實他的真名叫鼯鼠,是哺乳類動物。就這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導入引出課題。
三、教師“搭臺”,學生“唱戲”
課堂應該是師生交流互動的課堂,更應該是學生自由展示的課堂。為了讓學生弄明白“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而寒號鳥卻凍死了”這一貫穿全文的問題,我首先讓孩子們在文中找出天氣變化的句子,利用課件播放初冬,寒冬以及深冬不同風聲,讓學生感受天氣的變化,為下文做好鋪墊。其次抓住文中喜鵲和寒號鳥的兩次對話為學生“搭臺”,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喜鵲的兩次勸告和寒號鳥的不以為然,并為學生準備了兩個動物頭飾,這樣學生在“舞臺”上很快就就進入了角色,邊讀,表演,越演越入境,越演越入情。孩子們在讀中感悟著,在讀中理解著。
雖然這是一節(jié)校本教研課,但是在通過組內老師們的共同探討,說課,試課,磨課中,讓我在語文教學中成長了許多,也堅定了語文教學的方向。語文教學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我們長期不斷的學習,積累,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加魅力無窮。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反思篇4
?寒號鳥》這是一篇民間故事,教學的要求是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評判故事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于未來,從現(xiàn)在做起。第二點就是按照順序去理清課文層次,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編續(xù)寫課文,改編故事。最后就是教師培養(yǎng)兒童自學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我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分別安排了六個教學步驟:描述帶入情境,自學課文,交流檢查自學,讀講課文,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新編,續(xù)編)補充課文和小結。我的教學設計比較注重小學生的復述和造句表達能力。其中教學過程我是以描述帶入情境的,因為面對著是二年級的學生,我就以一個生動的引入課文,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在引入了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利用了課題,很好地讓學生注意了“號”這個多音詞。接著我是要學生去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我當時要求學生進行兩次閱讀課文,第一次是解決生字詞,在這里我順便聯(lián)想了新舊詞語,讓小學生注意字的寫法。還有實現(xiàn)了我的目的,整體感知,同學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談了自己的感受,他們都說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過我感覺到自己在這里沒有很好地去評價不同的學生,有點趕。
第二次閱讀我是要學生找出描寫季節(jié)轉變的句子,目的是讓他們弄清時間的順序是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然后很自然地讓學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脈絡。并且注意到了這篇文章的對比特點。不過,這里后來我覺得可以合并為一次閱讀好了,這樣第一次閱讀,就達到了整日感知,清掃字詞,理清脈絡。顯得簡潔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反思篇5
小學生的思維最初是具體形象、動作和原有知識緊密相連的。而后才逐步轉化為大腦的內部運動。根據(jù)學生的這一思維方式,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看圖和模擬表演來創(chuàng)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比如講授《黃山奇石》時,圖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
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猴子”是指山頂上想猴子的一塊巨石;“海”是指山間像翻滾的波浪一樣的云霧。顯然人們把這兩種景象融為一體,稱為“猴子觀海”。這本身已充滿了想象的色彩,接著我又讓學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著”“蹲”“望”這些描寫動態(tài)的詞語,以及“一動不動”這個描寫靜態(tài)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這是我讓學生結合看圖,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說:“這只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云海驚呆了?!庇械恼f:“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嚇壞了?!边€有的說:“這只猴子望著翻滾的云海在沉思?!?/p>
這是我抓注時機,讓學生將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yōu)閯幼?。以此激發(fā)興趣,強化想象思維。在此基礎上,我通過談話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叭绻@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對翻滾的云海,它會想到什么?”
這是課堂立刻活躍起來,有的說:“它會想,我要是孫悟空踏著云彩飛過去見觀世音有多好?!庇械恼f:“我要是會游泳,跳下去游個痛快?!边€有的說:“我要是長出翅膀,飛到對岸去該多好!”……就這樣,我引導學生從觀察入手,創(chuàng)設了想象思維的氛圍,最中使學生的思維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反思篇6
?黃山奇石》共分為兩個課時,一般第一課時都是關于識字寫字,第二課時是課文品讀賞析,就本次公開課,我選擇的是第二課時。這是一篇寫景的散文,共分為6個自然段,其中,2-5段重點介紹了一些奇石。這也是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那么根據(jù)我的教學設計,我現(xiàn)在來就本節(jié)課說一說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1、首先我自認為本堂課的環(huán)節(jié)銜接比較流暢,但教師的過渡語不恰當,如,我常用的一些句子就是“那接下來我們看看下一塊石頭”,教師語言太過匱乏;
2、沒有聽出來學生讀題目和讀課文時的拖音,更不用說糾正他們的讀音了,然而這在語文課上其實是特別低級的錯誤。
3、在講到“猴子觀?!边@一自然段時,有一個不錯的亮點,就是讓孩子來扮演“猴子觀?!?,通過表演讓孩子來感知“蹲、抱、望”這三個動詞。但除了讓學生表演之外,讓學生讀課文的形式太少了,而且在這段里,有一個詞,“一動不動”這個含義我沒有教出來。
4、關于識字寫字,由于自己之前并沒有對寫字特別深入的備課和練習,所以導致課上教生字的時候,出現(xiàn)三處書寫錯誤還都是被學生提醒出來的。說實話,關于書寫習慣,我的確沒有過多地深入練習,我只是憑感覺寫,感覺寫的可以,沒有注意每一筆順在田字格里的占格之類的,所以在范寫“每”這個字的時候,我沒有把兩個豎點寫到豎中線上,最后一筆橫折鉤的“鉤”沒有挨著豎中線等等的錯誤,特別細節(jié)性的錯誤,自己不光沒有察覺,還被學生指出來,我的臉瞬間就紅了,這也給了我一個警醒——只要語文課上要教到的,不管是課文還是寫字或者是拓展,老師都要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