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應該提前做好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水平,教學設計在制定的時候一定要結合以往的教學情況展開寫作,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對教學設計的反思通用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篇1
教學目標:
⒈會利用已有知識和技能解決圓弧長的相關計算問題。
⒉通過起跑線問題的解決,體會數(shù)學知識在體育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數(shù)學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計算跑道的彎道(半圓)長,能解決有關起跑線的設置問題。
教學方法:啟發(fā)、引導、討論、練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教材第75頁起跑線圖。
問一:為什么每條起跑線都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呢?(因為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長一些)
問二:半徑為30米的半圓有多長,你會計算嗎?
由學生討論解決問一、問二。
(點評:問一旨在引起學生時跑道的形狀和跑道的長短認真觀察和比較。問二旨在回顧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問一、問二既引入新課,又為新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講解實例
6名運動員進行200米賽跑,怎么設置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每條跑道寬約1.2米,彎道部分為半圓)
⑴最內圈的彎道半徑為31.7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為 (米)。
⑵靠內第二圈的彎道半徑為 (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為 (米)。
⑶相鄰兩條跑道的彎道部分相差 (米)。
解:⑴圓的周長c=2πγ
半徑為31.7米的圓的周長為2×31.7π米
半徑為31.7米的半圓的長為2×31.7π/2米,即31.7π米,所以這個彎道的全長為31.7π米。
⑵因為每條跑道寬約1.2米,所以靠內第二圈的彎道半徑為(31.7+1.2)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為(31.7+1.2)π米。
⑶(31.7+1.2)π—31.7?
=31.7π+1.2π—31.7?
=1.2?
≈3.770米
(點評:通過對相鄰彎道長的計算、比較,得出起跑線設置的規(guī)律,給學生一種收獲感。)
總結:相鄰兩條彎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條跑道的寬與圓周率的積。
三、練一練
進行200米賽跑,如果最內圈跑道的起跑線已經畫好,那么以后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應依次提前多少呢?
四、實踐活動
量一量,學校操場跑道最內圈的彎道半徑,計算出最內圈跑道的總長度約為多少米。
五、思考題
國際標準田徑運動場跑道全長400米,最內圈彎道半徑為36.5米,每條跑道寬為1.2米。
⑴最內圈彎道長為多少米?
⑵若最內圈跑道的起跑線已畫好,那么400米賽跑的以后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應依次提前多少米?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圍繞“讀”來進行的,讓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和課文錄音,通過“讀”來體會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氣勢,雄壯的場面,感受課文所表現(xiàn)出來的美。(重點)
過程與方法
看表演、聽錄音、讀課文,積極的參與學習,主動的進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學習。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文章對高原生命的熱烈贊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動和力量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古老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風沙滿天。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貧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卻產生了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安塞腰鼓。(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視頻)
看了以上這段視頻錄像,你們有什么感受?(待學生回答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劉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多媒體投影: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師:請快速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按照表演前、中、后的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
2.注意以下生字詞語。
(多媒體出示下列生字詞)
(1)亢奮(kàngfèn):極度興奮。
(2)晦暗(huì′àn):昏暗。
(3)羈絆(jībàn):纏住了不能脫身,束縛。
(4)冗雜(rǒngzá):繁雜。
(5)驀然(mrán):突然,猛然。
(6)嘆為觀止(tànwéiguānzhǐ):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7)戛然而止(jiárán′érzhǐ):聲音突然中止。
3.學生演示結構劃分后,教師顯示結構示意圖。
4,學生初談感受。
5教師: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
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使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接下來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放錄音)
三、評點式品讀
1、師:;好一個安塞腰鼓!”的“好”體現(xiàn)在哪里?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要求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提示: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2、師引導:從大家的朗讀中,我們似乎聽到了激蕩的鼓聲,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為什么會這么有氣勢?你能否從文章的語言材料中找一點依據(jù)?(多媒體顯示)
(1)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
(2)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3)這篇文章中還有許多獨句段,還有許多短句,如“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短促、激烈,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正如急促的鼓點。
(4):運用反復,使語言有了一種鼓的韻律,形成回環(huán)往復的氣勢,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推動情節(jié)和感情達到高潮。
3、師: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大聲地朗讀出來,再一次體會安塞腰鼓的壯美,然后談談你對課文內涵的理解:作者歌頌了什么?。
(教師摘要出示:
a、這是一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頌陽剛之美。
c、表現(xiàn)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d、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xiàn)。
e、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歌頌黃土地上的陽剛之美。歌頌了承載生命的黃土地。歌頌了黃土地上生活的人。)
四、質疑探究
1、師:西北現(xiàn)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后的代名詞,作者為什么這樣歌頌西北漢子?為什么對黃土高原情有獨鐘?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作者的這些思想感情?找出來,一起探究。
五、小結、布置作業(yè)。
這是一篇描寫抒情性散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描寫,歌頌了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這是生命和力量的渲泄,這是中華民族和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一方水土養(yǎng)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黃土高原所產生的壯闊、豪放的氣概和精神,催人奮進,給人震撼與鼓舞。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篇3
教師的課堂應變能力,自己比較緊張,也由于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經驗不夠豐富,在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是不夠靈活。由這一點,我得到啟示,作為一個教師,必須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更要研究學習過程,善于思考,找到教學的切入點,加強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進一步發(fā)展,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主人,才能落實教學任務。這也是我平時教學中的困惑,是我在教學中進一步需要加強之處,這也是對我的另一啟示。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篇4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本學期我擔任高一(1)、(4)及高二文(1)、(2)共四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在這為期半年的教學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吸取,也有失敗的教訓可以借鑒。
一、深入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
自從開學之初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4個班的同學,并慢慢地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知心的朋友和老師。每個高中生猶如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蕊,需要我們悉心澆灌。因此,我多利用課下時間與他們交流溝通,大大縮短了與他們的距離,使他們也喜歡上了生物課。這樣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問題時他們也愿意及時講出,便于解決。
二、認真充分備課,精心設計課堂
我覺得認真充分地備課對于我們新老師來說特別的重要,因此,每節(jié)課我自己都先做大量的練習題目、高考題目,閱讀許多相關的書籍,然后每節(jié)課之前我都認真地寫出詳案。在課堂上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
三、經常走進課堂聽課,虛心向老教師及各位老師學習
聽課對于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我們來說尤為重要,堅持聽同科教師與不同科教師的課,虛心學習更多的教學方法與技巧,請其他教師聽自己的課,多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通過從各位老師的課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本學期我在本校聽了很多節(jié)課,從這些課中我學到了許多精華,也豐富了自己的課堂。
四、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知識時較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較高,記憶也較深刻。因此,在教學中盡可能地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以學生本身為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如講到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時,以班上的某個同學為例來說明。再講蛋白質一節(jié)時以學生的頭發(fā)、指甲、肌肉為例,以班上的幾排學生為例講解和氨基、羧基、肽鍵有關的計算題目。再如,再講《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jié)時利用學生自制的模型進行講解。講到酶這一部分的內容時結合學生熟悉的'健胃消食片、加酶洗衣粉、加酶牙膏等進行講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調動,他們也喜歡上了生物。
五、認真批改作業(yè),注重課后輔導
作業(yè)和課后輔導工作也是教學工作的有效補充,因此,我根據(jù)4個班同學不同的層次,精心挑選作業(yè)題目,布置合理的作業(yè)。課后輔導也是鞏固拓展教學內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利用課下、周末及晚上查寢的時間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耐心、詳細的講解。
六、教后反思
教學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每天上完課后及時總結一下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將是提高教學水平與教育境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學工作中優(yōu)點:21世紀,生物科學迅猛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生物學知識正在成為普通公民應當具備的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聯(lián)系實際滲透一些前沿知識,著力培養(yǎng)他們成為一個有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人。課堂氣氛活潑熱烈,學生參與度高。在教學時運用實物對照、調查、實驗等方法,借助實物、掛圖、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讓學生走出課室,調查我們身邊的花草樹木,讓他們認真地觀察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
不足: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不夠自然,課堂秩序性稍差一些,學生背記稍差一些,檢查監(jiān)督力度較小,對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觀察得不夠細,對個別有潛力的學生沒有做好引導。
教學工作,永無止境,常做常新,在新的學期,我將更好的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迎來一個燦爛的明天!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壺口瀑布的美。
2.抓住關鍵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特點。
3.學習作者從聲響、形狀、態(tài)勢等不同角度來描寫壺口瀑布的特點的方法。
4.領會文章蘊含的深刻意義——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民族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最能體現(xiàn)黃河奔騰的氣勢的,莫過于黃河壺口瀑布了,教師簡單介紹壺口瀑布的位置與形成。出示3張有關瀑布的照片,請學生判斷哪張為“壺口瀑布”。請學生用一個詞語,描繪一下3張中最喜歡的那幅照片,或在看到照片時的感覺。
今天我們學習的“文化散文”家-筆下的壺口瀑布,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課文,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
教師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聽讀,一邊聽一邊畫出描寫壺口瀑布的語句,感受語言的魅力及壺口瀑布的氣勢。
學生自由朗讀,根據(jù)剛剛聽讀的體會,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壺口瀑布的意境美。并說說文章兩次寫到壺口瀑布的情景,分別是什么季節(jié)。在文中標出兩次所在的段落。
明確:第一次是雨季,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節(jié),在第三、四自然段。
目標導學二:分析壺口瀑布的特點
1.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雨季和枯水季壺口瀑布的語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點?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點?你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
明確:
(1)雨季壺口瀑布特點: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從下面句子可以看出來:
①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②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③我在霧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霧罩亂石,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只有一個可怕的警覺:仿佛突然就要出現(xiàn)一個洪峰將我們吞沒。
(2)枯水季瀑布的特點:氣勢磅礴、雄偉壯大、堅韌不拔、剛中帶柔的特點。
從下面句子可以看出來:
①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
目標導學三:體會黃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么……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1.小組討論: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這段文字?
明確:語氣應該由平緩漸漸提速,帶著驚嘆、贊美的語氣朗讀。
2.看到這黃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流露出怎樣的情感?
明確:由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tài),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懷。正因為如此,在作者筆下黃河之水也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對黃河之水的描寫之中。這種寫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請繼續(xù)朗讀第六自然段,作者由黃河之水想到人之外,還想到了什么?
明確:想到民族的精神。他由黃河的“柔中帶剛”“遇強則抗”“勇往直前”聯(lián)想到中華民族的堅強不屈,借對黃河的贊美,表達對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頌。
小結:作者描寫了黃河之水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xiàn)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時由黃河的性格想到中華民族雖歷經艱難,但寧折不彎,堅忍剛強,勇往直前的精神。通過議論和抒情,抒發(fā)了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美之情。
三、板書設計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感受了壺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體會了黃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請同學們一起來回顧黃河之水有哪些精神(請學生發(fā)言)。這節(jié)課我們將從寫作手法和語言特點方面繼續(xù)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和精神。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體會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
1.在寫雨季的壺口時,作者寫“只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心還在不住地跳……”這一感受,有何用意?
明確:側面描寫,從“我”的感受出發(fā),間接寫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懼的氣勢,使人感受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無窮。
2.你還能找到運用側面描寫的例子嗎?
明確:第三自然段,“當?shù)厝苏f,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渾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聽了不覺打了一個寒噤?!币卯?shù)厝酥v的“豬毛被拔光”的事,側面體現(xiàn)壺口瀑布的迅疾。
3.作者在寫了壺口瀑布的水之后,為什么又寫腳下的石呢?
明確:寫腳下的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旋出光溜溜的大坑,側面表現(xiàn)出河水遇強則抗,堅韌的特點,表明水的剛強和抗爭精神。
4.作者的重點是要寫枯水季的壺口瀑布,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次來觀看壺口瀑布的感受?
明確:第一次是遠觀,寫壺口瀑布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為后文具體描寫第二次觀看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起到鋪墊和渲染的作用。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目標導學二:品味本文語言特色及效果
1.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繪雨季瀑布的特點的?
明確:
①聽覺角度:在半山腰“濤聲隱隱如雷”,近處濤聲“震耳欲聾”。
②視覺角度:“河谷里霧氣彌漫”“像一鍋正沸著的水”“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
2.作者描繪雨季壺口瀑布時的語言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找出你認為最有表現(xiàn)力的一句具體分析。
(1)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明確:本句運用比喻,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洶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壺口瀑布驚心動魄、氣勢磅礴的特點。
(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時,正是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明確:句中用了“跌”“吸”“灌”“沖”一系列動詞來描寫河水,突出河水險急、洶涌澎湃的氣勢,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體可感。
3.作者描寫了壺口上游的河水和腳下的深溝,找出相應的語段,仔細品味其語言特色,體會其意境。
(1)上游:“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p>
明確: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將枯水季仍然氣勢磅礴、洶涌無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點展現(xiàn)了出來,令人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回味無窮。
(2)龍槽壺口:
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
明確:運用“吸”“攏”“沖”“跌”“碎”“升”“跨”“穿”一連串的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黃河奔騰至此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改變,一下從河床跌入深谷,碎成點,碎成霧,充滿靈性與生命力量。
備課筆記
?學法指導】
分析描寫壺口瀑布的語言特點,應該從多種角度入手,修辭手法、用詞角度、句式特點等。
②“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中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明確: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時奔騰的黃河之水已變成了飛流而下的瀑布——渾厚、壯闊、猛烈、凝重。
③“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p>
明確: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和長短句結合的語言,形象地寫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礙后尋找其他的出路,成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目標導學三:學習本文寫景的語言特點
作者調動多種感官,運用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并運用一系列具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結合自身的感受,描寫了壺口瀑布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xiàn)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請你選取生活中的一處景物,仔細觀察,結合內心感受,寫一個描寫景物的片段。不少于200字。
示例:站在湖岸的觀景臺上,我激奮的心情幾乎躍出胸腔。試想,面對這一湖藍得“暈”人的碧水,撲面的芳香水汽,哪有生命不振奮呢?哪有意興不飛揚呢?我盡全力把身子往前傾,脖子向前伸,瞪大眼睛向湖中望去。湖中間的水域,似乎有一臺一刻不停運轉著的機器,生產出粼粼清波,后頭的清波驅趕著前面的,一齊向四面遞進,奔向湖岸;陽光照在清波上,粼粼閃動,有些晃眼,像薄薄的金片鋪于太陽底下;清波一波連著一波,波波相依,蔚為壯觀,就像天上掉下來的一塊布滿無數(shù)皺褶的綠色大布;藍色的湖面映托著湛藍的天空,天空高遠,朵朵白云如只只綿羊,悠閑自得,似乎是不愿意離開這人間美景;湖面上水霧氤氳,繚繞著彎扭著盤旋著往天空升騰,但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見了蹤影。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篇6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
1、理解感覺器官的概念和意義,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
2、了解近視和遠視,眼睛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聽覺的形成,耳的衛(wèi)生保健。
能力目標:培養(yǎng)預防近視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眼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難點:視覺的形成與視覺異常,聽覺的形成、耳的結構
教具準備
眼、耳結構的掛圖與視覺、聽覺形成的示意圖及凸透鏡成像實驗演示裝置等。
課時安排
本節(jié)內容分配為2課時。
教學過程
(感覺器官→眼的結構→凸透鏡成像實驗演示→視覺的形成→近視與遠視)
引入新課:從“任何反射的產生都開始于某感受器對刺激的感受”出發(fā),引出本節(jié)課題:感覺器官與人的視覺和聽覺。
主體內容:首先明確,特殊的感受器與其附屬結構所組成的器官稱為感覺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關系視覺與聽覺形成的感覺器官。再進一步指出,視覺對我們認識周圍事物是最為重要的功能,我們首先學習眼與視覺的知識。
提出:眼的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它的結構是怎樣的?讓學生們一面觀察見圖,一面互相觀察眼的外部結構,認識角膜、虹膜、瞳孔、鞏膜等可見部分的結構部位。接著出示見圖,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內地簡要介紹眼球的解剖結構。以板書形式逐一歸納之,最后簡單介紹眼球附屬結構及功能。
接著指出,視覺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線首先射入眼球,這一過程類似這樣一個實驗現(xiàn)象——演示透鏡成像實驗,學生們仔細觀察實驗過程。教師一方面簡單明確地介紹實驗裝置,一方面提示學生注意紙屏、凸鏡、蠟燭之間的距離與成像狀況的關系及透鏡凸度與成像狀況的關系。簡明記錄實驗結果。
要求學生觀察見圖,并聯(lián)系剛才的實驗現(xiàn)象。教師請學生回答:物像是怎樣在視網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視覺產生的全過程,同時以板書形式歸納。
再提出:當物體遠近、大小變化時,如何使視網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眼球結構,認識到晶狀體曲度調節(jié)的意義,同時引出近視與遠視的現(xiàn)象及糾正的方法。
小結:簡要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要點。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篇7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引導學生學習《紙的發(fā)明》時,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遇到疑難,小組合作、探究,自行解決問題。這樣,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討論中學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辯,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fā)揮。
2、在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并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又適時地引導學生深入把握作者紙的發(fā)明過程進行討論;由于課前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反復的誦讀,所以,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的非常透徹,這讓我看到了學生的巨大潛能。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句“學富五車”的意思。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領悟本文的中心思想。原來的問題過于注重結果,卻忽略了方法與過程,修改后則使這兩者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了。切忌設問不等于問答案,而是問能力。能力訓練,開發(fā)潛能,是設問的最終目的。
4、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紙的知識,辦一張手抄報。
二、成功之處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
1、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明理。多角度地體驗性朗讀,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升華了他們的情感體驗。
2、采用體驗性閱讀教學,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體驗,喚醒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了他們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提高了他們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不足之處
因為教學環(huán)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應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感交流的狀況,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最后,我想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畫龍點睛之筆。讓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淀,不斷地充實自己、追求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這樣做: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2、初讀課文,掃清生字詞障礙。
(1)自讀課文,標出文章的段落,勾畫出本文的生字與不認識的字詞,通過工具書去認識和理解它們。
(2)教師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學生自讀課文,說一說紙的發(fā)明過程?為什么只有蔡倫的造紙術傳承了下來?談一談你有什么感受?
(2)要求學生深讀課文,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說一說為什么喜歡它?思考每一段之間的聯(lián)系。
(3)要求學生再次深讀課文,概括每一段的內容,小組討論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
4、拓展練習:寫一篇小練筆《紙的自述》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篇8
本學期轉眼間就過去了,生物教學工作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為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認真?zhèn)湔n、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guī),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使所任班級教學質量有了大面積提高,現(xiàn)就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10)、(11)、(12)、(15)、(18)、(19)六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經過多方努力,大多數(shù)學生的生物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轉變生物學教學觀念,牢固樹立新課程理念,明確生物學教學的功能和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設法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下去并轉化為學習動力,從而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落實三維目標,切實提高每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認真研究課標和新教材,充分認識學生的差異,有效開展分層次教學和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張揚個性,認真鉆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擴展教材的廣度,整合課程資源,認真?zhèn)浜妹抗?jié)課,提高自己駕馭教材的能力。
三、運用教學規(guī)律,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復現(xiàn)型人才,而是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人才。因此,在中學生物學教育中,教師除了進行知識教育外,還要特別注意過程教育和學法教育,逐步培養(yǎng)和考察學生,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從而提高文化科學素質。改變教學觀念,運用教學規(guī)律,切實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按課標的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扎扎實實落實好基礎知識,方法靈活多樣,要啟發(fā)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記硬背,要引導,不要代替,要讓學生思考,不要一講到底,要因學論教,而不要因教論學,要注重改變教學方法,變注重學習結果為注重學習過程。
四、加強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如何進行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是我們全體生物學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然而,由于多數(shù)學校實驗條件不足,很多課本規(guī)定的學生實驗都沒做,有的甚至連演示實驗都沒做全,學生的實驗能力普遍較差,這種狀況越來越不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掌握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熟悉實驗步驟、辯析實驗現(xiàn)象、表述實驗結論是我們在今后實驗教學中要引起重視的幾個方面。我們要克服注重實驗講解,忽視實際操作:注重實驗驗證,忽視實驗探索:注重實驗結果,忽視實驗描述等教學現(xiàn)象。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想法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做好課本中的每個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改變用錄像、演示實驗等代替學生實驗,更不能用講實驗代替學生實驗。
五、重視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教學,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一些生產實際,培養(yǎng)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生物學知識,既是以生活為基礎,從生活中來;學到的知識,也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在生物教學工作中,我很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知識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從學生的生活中去也體現(xiàn)在一些特殊的時候。如在講到《生物與環(huán)境》時,我聯(lián)系生活中的缺水現(xiàn)象,引導學生思考水對生物的影響,這樣節(jié)約用水的觀點也會隨著他們的思考而誕生了。又如講到“病毒”這一內容,我就介紹了一下禽流感,然后讓學生結合當時的禽流感以及非洲暴發(fā)的埃博拉疫情,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也增加了他們對個人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的認識。而且通過這樣的課,我也發(fā)現(xiàn)學生對生活中常發(fā)生的、對病理等方面特別感興趣。
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重視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啟發(fā)學生通過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學會應用。
七、恰當選擇和組合各種直觀教學手段,自制教具,充分運用實物、標本、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等,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解決重點、難點及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活動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線索,嘗試和思考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八、尊重學生,與時俱進,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