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是為了加強個人能力所寫的,沒有反思的工作就是不完整的,對于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大家一定要對它做好教學反思,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石頭畫教學反思8篇,感謝您的參閱。
石頭畫教學反思篇1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的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長大后靠自己出國解決疑惑的故事。由于這節(jié)課是新教師亮相課,所以我打算用一課時完成教學內容,展現(xiàn)完整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之前,我首先自己通讀了教材和教學用書,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打算引導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1)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然后讓學生概括出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提問、執(zhí)著追求的優(yōu)秀品質。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提前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在生字的學習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加上自己課堂語言瑣碎,使得整個課堂節(jié)奏過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己品味課文,概括問題。并且課文內容沒有完成,只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重點問題還沒涉及到,顯得本末倒置??傊o人的感覺是很失敗。
課后我自己做了認真的反思,從自身來說首先是自己對新教材的認識不夠,沒有深入研究課文內容,重點把握不到位,課堂上線索不明確,思路不清晰。其次是自己上課語言太過隨便,話太瑣屑。第三是自己的課堂評價語言不到位,而且太過消極。應該多表揚學生,多肯定學生,讓學生在一種積極地的狀態(tài)下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與能力。
另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
1、加強學生識字的自主學習。到了三年級,識字寫字部分已不是教學的重點,此時就應該根據兩年多學習的識字方法,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自學生字后,讓學生說說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幾個重要的字范寫、講解、書空、強調。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培養(yǎng)了孩子自主識字的能力。
2、問題由學生中來再由學生來解決。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獲仔細讀課題,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經過歸并、篩選后將問題呈現(xiàn)作為課堂主要研究的方向。這樣的方法學生會仔細地去讀課文,積極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在課堂上努力地解決問題。
3、重點語句的探究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懂。三年級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辯能力,一些重點的語句在每個孩子讀來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過個別發(fā)表見解的互補及點撥,讓孩子自主理解重點語句,通過抓字、詞的體悟,幫助理解含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連感情朗讀的任務也由學生完成了。
我想自己確實還是太年輕了,我不了解不懂不明白的東西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課,多去向老教師學習,把握好自己成長的每一步。
石頭畫教學反思篇2
?石頭書》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憑借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第一課時重點掌握生字詞,了解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內容,理解川川和磊磊由好奇到奇怪的原因,了解石頭之所以是書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石頭是一層層的如同一冊冊厚厚的書。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將我文章根據石頭書的字、畫、知識、作用劃分為四部分講解。由學生劃分出各有哪些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石頭書的字、畫、知識和作用。
在講解石頭書的字這一部分時,重點讓學生根據課件展示的圖片對雨痕、波痕以及礦石有直觀的了解。同時通過礦石色彩繁多的特點,讓學生說出描寫顏色的四字詞語,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最后通過朗讀進一步加深理解。在“畫”的部分,主要是通過短片輔助理解課文。課前讓同學們都查找了資料,學生對于化石這個概念已經不陌生了,看過短片后自己說一說化石的概念。最后由老師總結概念并進行相應的講解輔助理解。
石頭書的知識和作用是相互關聯(lián)的。在這兩部分的教學中,主要通過讀后填空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而過度到對石頭書作用的理解。最后通過反問學生“川川和磊磊是怎么懂得這么多知識的?”來理解“刨根問底”這個詞語并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也要具備這種學習的精神。
最后和學生一起打開一本“石頭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于鞏固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激發(fā)學生對于科學的探索和思考。通過一張張圖片讓學生理解這些動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等情況。最后以課文中的圖片作為結束,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于圖片的看法,最后要求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寫出一篇小練筆。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主要有三部分:學生課前搜集資料、老師制作課件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課堂上的朗讀和講解??偟恼f來,這節(jié)課激發(fā)了學生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對文章有了透徹的理解。整個課堂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課件也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還有一些地方還需要在今后的課堂中改進,例如:課堂語言要更加精煉、板書要更加規(guī)范……。
我想:準備一節(jié)課的過程就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和對以往教學方式的反思過程。每一次準備就是一次提高,雖然很有壓力卻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認真對待,就會從中得到很多!
石頭畫教學反思篇3
?石頭書》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課文通過川川和磊磊這兩個小朋友與勘探隊員的對話,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科學知識,告訴我們石頭就像一本書,里面蘊含著許多學問,并贊揚了這兩個小朋友愛“刨根問底”的科學探索精神。
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我提問學生: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書基本都是哪些材料制成的?學生有的說紙,有的說竹子,有的說絹布,這時我就對學生說:“今天要學的課文是石頭書,你對這個課題有什么疑問嗎?”學生有的問石頭書是寫在石頭上嗎?有的問石頭書重不重?還有的問石頭書的作者是誰?通過這些質疑,將他們引領到陌生的新的知識領域中去,接下來,我就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從文中將答案找出來,整體地把握課文。
課文中的一個詞“刨根問底”是關鍵詞,所以我就圍繞著這個關鍵詞展開我的教學。首先讓學生知道刨根問底的意思,然后提問:川川和磊磊都問了哪些問題,刨到了哪些知識?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之后,找到問題和相應的答案。在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中,學生知道了為什么把石頭叫作石頭書:石頭書一層一層的,上面有字有畫,而且通過它我們能知道很多東西。課文中的一句反問句也是教學的重點,因為在之前的考試題目中涉及到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的題型,所以課上又進行了重點講解和訓練,使學生知道反問句能加強說話的語氣,這里叔叔想加強肯定的語氣,肯定石頭就是一冊厚厚的書。
由于這篇課文是科學小品文,所以適當的補充一些知識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我在課堂上給學生看了雨痕、波痕和礦物的圖片以及一個科普小視頻:化石是如何形成的。通過觀看圖片和視頻,學生覺得石頭書非常奇妙,果然如川川和磊磊說的一樣:石頭書里的學問還真不少呢!當然,課堂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多,其次是板書設計得還不夠簡潔。
石頭畫教學反思篇4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
學貴有疑,在教學時,從課題入手,設疑導入。學生對這個課題確實是疑惑多多,迫切地想要知道說的是什么。在質疑的時候,每一問都能夠切入要點,非常妥切。不是為了質疑而質疑。
在讀書的時候,學生的評價更是讓我收益不少。大多時候學生總是帶著一雙挑剔的眼睛去看別人。但是最近,學生總是能用發(fā)現(xiàn)別人,欣賞別人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個問題了。在評價別人讀書時,我就有體會。孩子們總是說:他這個~~地方讀得很有感情,把川川那好奇的樣子給表現(xiàn)出來了,但是,表現(xiàn)的還不夠強烈??梢赃@樣讀。她自己就示范開來了。呵呵,這讓我這個當老師的真是太開心了,孩子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評價別人,無論在心理上還是語言上還是在態(tài)度上,都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再就是在品讀課文內容時,學生對這兩個孩子提出的三個問題,都能在文中把課文內容打亂以后,再去梳理出頭緒,尋找到答案來。這就運用了課文中的刨根問底來展開教學。如:
1,石頭書上有字嗎?有哪些字?你從這些字里讀懂了什么?
2,石頭書上有畫嗎?有那些畫?你從這些畫里又讀懂了什么?
3,看懂了這些化石有什么用呢?
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即讓學生明白了刨根問底這個詞語的真正含義,又讓學生知道了刨根問底能得到什么。相信孩子們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也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石頭畫教學反思篇5
我把目標定位為理解課文內容并從中體會李四光善于思考和執(zhí)著的精神。我引導學生通過多讀、多思考來理解課文,把學生帶入情景,扮演李四光和老師進行對話感知問題,學生對扮演李四很感興趣;最后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一讀再讀,深入思考問題是怎樣解決的,經過共同的討論,我們得出結論:
1、李四光思考了許多年
2、李四光在英國學習了地質學知識
3、李四光專門回家鄉(xiāng)對石頭進行了考察。
4、繼續(xù)研究發(fā)現(xiàn)長江流域有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
通過這樣的結論和總結,我立即引導學生談收獲,通過看李四光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學生一開始不太敢談,只有幾個舉手的,但我抓住這幾個同學的帶動作用然后啟發(fā),學生就談的好多了:不放棄、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永不放棄、愛思考、不輕易放棄,甚至連士兵突擊里許三多的名言“不拋棄、不放棄”都有學生談到。我又抓住學生平時積累成語的習慣來激勵學生,有同學用上成語了,你也可以用平時積累的成語來描述,學生又談了不少,而且讓人感覺到學生對課文的主旨體會的比較到位,最后以我的“鍥而不舍”做了小結。一節(jié)課下來,我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啟發(fā)與鼓勵下變的更愛思考了。也更會思考了。第三節(jié)課,我乘著東風讓學生寫上課的收獲,結果有的學生寫了兩頁還多,從知識方面到精神方面,學生確實能把收獲談出來了。我又趁勢告訴學生,能寫出這么好的收獲,你就已經會寫很棒的讀書筆記了,在收獲前邊再加上對課文的介紹和對重點句段的體會等等,一篇很棒的讀書筆記就誕生了。孩子們?yōu)樽约旱倪@一收獲興奮不已,紛紛舉著手告訴我,“老師,我寫了兩頁多收獲呢!”
課后,我思考,這篇課文的教學真的收獲不小,單單是意外地教會了學生寫讀書筆記就讓我很是欣慰。以后繼續(xù)努力,盡可能多的營造這樣多方面豐收的課堂。
石頭畫教學反思篇6
秋高氣爽,帶著對收獲的期盼迎來了包河區(qū)第二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大賽要求上第一課時,令我們很多參賽選手始料不及。早就習慣在第二課時,展示自己的各項本領:或是巧設問題,合作探究;或是用詩一樣的語言把學生帶入絕美的情境;或是抓住關鍵詞語讓學生與作者對話······卻,不知道第一課時應該是怎么一個上法。
周三上午八點左右,在忐忑中接收到課題:《石頭書》,這是一篇典型的科技小品文,通過兩個愛思考、愛提問的小朋友:川川和磊磊與勘探員叔叔之間的一段對話,讓同學們了解了石頭書的有關知識,繼而培養(yǎng)學生愛提問,愛鉆研的精神。眾所周知,第一課時的主要目的就是掃除障礙,為第二課時分析課文做好準備。而掃除障礙,無非就是兩項:第一:解決這課的生字詞。綠色通道里的生字要求會讀會認,田字格里的生字不僅要求會讀、會認,而且要求會寫。第二,能夠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確??烧f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首先:這課中的生字非常多,綠色通道里的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加起來有二十幾個,如果全部教學,一則學生會感到枯燥,二則整節(jié)課時間都不一定夠用。其次,每班讀書情況不一樣,怎樣才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有效的讀書,快速達到讀通讀順讀準確的要求呢?最后,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是:這是一節(jié)需要拿出去參賽的課,就這樣學字讀課文,會不會毫無特色呢?第一課時要不要更多元一些,才能吸引評委老師的眼球呢?這些問題困擾著我,同樣也困擾著教研組里的每一位老師。
經過激烈的爭論和反復的思考,最終決定,我們就把一節(jié)最通常,但卻最好用的家常課推出去。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應該是讓學生踏踏實實的學到些知識。決定一下,思路就通暢了。為了防止單調的讀書和認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在這課設計時,我巧妙的將學習生字融入課文的三遍朗讀中,并讓學生的每一遍讀書都不空讀,每一遍朗讀學生都有要求完成的任務。第一遍朗讀:讓學生邊讀邊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用大屏幕打出朗讀要求:1、請同學們先把課后的生字在課文中劃出來,多讀幾遍。2、讀準文中的每一個字的字音,遇到讀不準的,請多讀幾遍。3、能夠讀通讀順句子,注意斷句和停頓。在學生自由讀的時候,老師不斷給同學們提供幫助。這樣,第一遍讀完以后,許多同學已經可以會讀會認一些字了。第二 遍朗讀:請個別同學分段朗讀,找出具有典型性的問題,集體糾正。在這個過程中,我教學了一個對于學生來說不太容易自學的生字:殼。第三遍朗讀:讓學生們跟著朗讀帶自我檢查。通過三遍朗讀,學生基本達到了朗讀要求:能讀通讀順讀準確句子,文中的生字基本都會讀會認了。通過這節(jié)課,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教學第二課時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這節(jié)課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生字的教學太少,如果能更多的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生字進行教學的話,這課會更加扎實。
石頭畫教學反思篇7
在教學《奇怪的大石頭》時,我的一句話:“接下來,我來當文中的老師,你們就是李四光,咱們一起來讀讀?!甭犕赀@話,學生們的眼中馬上綻放異彩,讀得入情入境,頗有味道。比起之前讓同桌單純地讓學生角色讀,更有示范性。
朗讀是語文有效教學細酌入“味”之佳法。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睂W生在朗讀實踐中充分與文本進行對話,與教師、學生進行互動,產生共鳴,真正落實了課堂的有效教學。
于是教學產生了思考,朗讀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是步步為營的。以本課為模板,探究如何有層次地讓學生進行有效性的朗讀。
1、充分做好預習,奠定有效朗讀基礎。
有位教育專家說過,只有扎扎實實落實初讀,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才能預約下一步的精彩。對三年級學生而言,生字詞是朗讀的障礙,要讓學生通過預習,通過查字典等各種方法解決文章中“秦、隕、臥”等生字,為流利的朗讀掃清障礙。同時,老師應要求學生預習時的朗讀應該是放聲朗讀,不僅訓練發(fā)音,還可以通過語氣的變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李四光愛觀察、勤思考、樂發(fā)問、善研究的精神奠定情感基礎。
2、朗讀目標不明確,朗讀代替閱讀。
在課堂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教我最初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感受文章中蘊含的感情。于是,孩子們張開嘴巴,咿咿呀呀地讀起來了,教室充斥著學生的朗讀聲。讀完了,我點名提問學生有何感受時,有些孩子露出了茫然的眼神。朗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是促進學生智慧成長的過程。這種天馬行空、漫無目的的朗讀,是不能使學生體味到文本內所蘊含的真實意蘊的。在讀之前,可以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增強讀得目的性。如:為什么大石頭那么奇怪?它是從哪兒來的?你覺得李四光是一個怎樣的人?
3、情感沒有梯度,朗讀層次不清。
課上,我運用了常見的朗讀指導方式,安排學生在個別讀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讀,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雖朗讀得花樣翻新,但學生的情感領悟不夠深入,也不能深入到文本的意蘊中,更不能達到實質效果。就本課而言,應深入精讀,引導學生理解李四光是如何進行觀察、思考,體會其思想過程,進而真正了解李四光這個人物,再進行朗讀,才能讀得深入。
石頭畫教學反思篇8
今天,我在班里公開教學《奇怪的大石頭》這一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興趣,并不斷探索研究,最終取得了震驚世界的發(fā)現(xiàn),為中國人爭光。文章內容通俗易懂,學生一讀便知,關鍵是要讓孩子們體會李四光的精神,李四光對大石頭所表現(xiàn)出的興趣是不一般的,他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李四光對大石頭所持的恒心是令人動容的,從小到大,從國內到國外,經歷那么長時間,他的癡心不改,他的執(zhí)著依舊,這是怎樣一種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呀!李四光提問題的方式方法也是與眾不同的,他很會觀察,也很會思考。所以我將教學的重難點確定為從該文中受到啟發(fā)。我想:教學本文,惟有讓學生多讀讀課文,學生才會從中受益
上課時我先讓學生們通讀全文,搞清楚教材講了一件什么事,接著讓學生說說李四光給你留下了一個什么印象?讓他們去思考,去提問,積極發(fā)言,并針對提出的問題去展開教學,逐個分析問題,最后探討李四光是怎么樣解決內心疑惑的?帶著這種思路把學生們引入課本內容中,整節(jié)課學生們聽得很有味。
但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
一、時間的把握上不夠充分
對于課堂時間的把握,我還欠成熟。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有些前松后緊,一開始我讓同學們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的時候,我總怕指導不到位,叫了許多同學發(fā)言,結果浪費了時間,致使在最后體會李四光精神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時間不夠充裕,重點不突出了。
二、目標意識不夠強烈
由于以往教學總是認真地參考教參中的教學過程,而對于課堂教學的整體目標給于的關注偏少。對于本節(jié)課的設計,也是過多的把時間花在了過程的設計上,對整體上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卻沒有充分全面的思考。尤其是語文技能性目標定的不夠準確、全面,課堂上注重了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但是段的訓練還有些欠缺,沒有做好語文低段和中段的銜接。
仔細地反省一下,課堂上出現(xiàn)了這些問題,首先是我對學生的了解還不夠,不清楚三年級已經有了什么樣的能力、什么樣的基礎。其次是我在備課時鉆研教材不夠,沒有定位出準確的目標,當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環(huán)節(jié)便淪落為只是老師的一種修飾,而學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師的演出。這怎么能夠是一堂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課呢?再次我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預設也不夠全面,造成課堂上應對不靈活。
今后我將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和學生上,找對教學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爭取得到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