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多年來的工作經歷,教師在制定教案時一定十分得心應手,教案是教師為了更有力把握知識點提早整理的文字載體,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畫橘子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畫橘子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
2、愿意參加觀察橘子的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3、體驗剝橘子和吃橘子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
重點、難點:
學會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設計思路:
幼兒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huán)境中常見的事物,發(fā)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橘子”是秋天的時令水果,在生活中幼兒經常可以吃到橘子,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食物,它色彩鮮艷的外皮,和酸甜可口的味道,都對幼兒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對于我們小班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這個幼兒既熟悉又感興趣的活動中,我會及時組織幼兒交流和討論,在師生、生生互動中,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索,獲得直接經驗,學習認識事物的方法,產生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只橘子;
2、榨汁機一臺;
3、每人一只小水杯;
4、抹布。
活動過程:
1、出示橘子,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桌子上有什么啊?(橘子)
師:請每一位小朋友都到這個框框里拿一只橘子,拿不到的小朋友看好,我要把橘子滾過來咯,接住。
2、觀察橘子的外表,感知橘子的特征。
引導幼兒拿起一只橘子,啟發(fā)幼兒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等方法觀察橘子的形狀、顏色等。
(1)師:現在你們都拿到橘子了,請你們摸一摸橘子,感覺怎么樣?
(2)師:看一看,橘子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橘子是什么形狀?
(4)師:找一找,有突出來的地方嗎?是什么?(柄)有凹進去的地方嗎?是什么?(臍)像不像小朋友們的肚臍眼?
(5)師:請你們把橘子放在臉上親一親,感覺怎么樣?
教師小結: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形狀是圓圓的、扁扁的;顏色有的綠,有的黃。突出來的地方是橘子的柄,凹進去的地方時橘子的臍,放在臉上是冰冰的、涼涼的。
3、剝橘子:觀察橘子的內部特征。
鼓勵幼兒自己剝橘子,并把剝好的橘子放在盤子里。
師:你們知道橘子皮里面是什么嗎?(肉),那你們想不想把橘子剝開來?要怎么樣來剝橘子呢?
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請個別幼兒嘗試探索剝橘子的方法。
教師小結:把橘子翻個身找到凹進去的地方,伸出手指挖進去,幫橘子脫衣服,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師: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聞一聞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師:跟著我一起剝下一瓣橘子來,看看你手里的這瓣橘子像什么?(西瓜、月亮)我們把剩下的橘子也一瓣一瓣的剝下來,排成一排,數一數有多少瓣?我們把一只橘子剝成了許多瓣是不是?
師:你有吃過橘子嗎?你吃過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吃吃看今天你剝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
教師小結:橘子的肉是橘黃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點酸,有的甜;有的橘子有種子,種子像一顆顆白色的珠子。我們大家都喜歡吃。
4、討論橘子的其他
師:橘子除了可以直接這樣“啊嗚啊嗚”的吃,還可以怎么吃呢?
(榨汁吃)橘子有很多的營養(yǎng),還能榨成果汁來喝???,這是一臺榨汁機,請每個小朋友給我一瓣橘子,我們來把它們榨成汁來喝吧。
5、討論橘子皮的作用。
師:那剝下來的橘子皮有什么用,能怎么辦呢?(泡茶喝)
教師小結:橘子皮可以泡茶喝,還可以做成陳皮,我們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收起來,待會去洗一洗、曬一曬,曬干了,用來泡茶喝好嗎?
畫橘子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橘子的外形特征,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橘子的認識和發(fā)現。
2、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愿意探索剝橘子的方法。
3、體驗觀察、認識橘子和自己動手剝橘子、品嘗橘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小的布口袋且里面裝有1個小橘子(橘子事先擦干凈)
2、餐巾紙、大框、小盤子。
活動過程
1、調動感官初步感知口袋中的橘子。
教師:這里面是什么?怎么做才可以知道?(引導幼兒調動各種感官,摸摸、聞聞、掂掂)
教師:袋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講述用感官感知橘子的特點,如用鼻子聞到了橘子的氣味,用手摸上去的感覺…)
2、觀察認識橘子
教師:到底是什么?我們把它拿出來看一看。(橘子)再把袋子放到桌上的框里。(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材料的習慣)
教師:橘子看上去是什么樣的?你又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幼兒用眼睛仔細觀察橘子的顏色以及橘子上下的蒂和臍等部位的特點)
教師: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你們的橘子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橘子的大小、顏色)
3、引導幼兒嘗試探索剝橘子。
教師:橘子里面是什么樣?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覺呢?(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自由大膽猜測橘子的內部特征)
教師:請你撥開橘子皮,看一看里面是什么樣的?數一數有幾瓣?(鼓勵幼兒自己嘗試撥開橘子了解其內部結構——橘皮、橘肉、橘子核,并感知一個橘子分成了幾瓣)
教師:我們再嘗一嘗,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啟發(fā)幼兒用簡單的詞語表述品嘗的.感覺,如酸、甜、涼涼的、有汁等)
畫橘子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主動觀察、了解橙子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較出它們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培養(yǎng)孩子探索的欲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橙子和橘子若干。
2、集體記錄觀察表兩張(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活動過程
1、我知道的水果。
師:我們一起認識了許多水果,你都知道現在冬季有哪些水果嗎?
鼓勵幼兒暢所欲言,介紹自己知道的冬季盛產的水果。
2、觀察橙子和橘子并進行記錄。
(1)橙子和橘子,實體出現。
師:我?guī)砹藘煞N好吃的水果,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好嗎?
師:這是什么呢?(橙子、橘子)
(2)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找出它們相似的地方。
師:我們來找一找它們相似的地方,都有哪些?你可以用手去摸一摸。
教師請幼兒下位置觀察,分成3組。
(3)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將幼兒所講的內容在大表格中進行記錄。
小結:兩種水果的顏色都是橘黃色的,里面的'蒗也都是一粒粒的,嘗起來都是甜甜酸酸的。
3、引導幼兒觀察橙子和橘子,觀察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并記錄。
(1)師:剛才,我們找到了他們許多相似的地方,現在我們來找一找它們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并且把它記錄在記錄表格中。
(2)幼兒觀察并記錄。
(3)師請個別小朋友上前介紹記錄表,并將幼兒的發(fā)現記錄在大表格中。
小結:雖然它們都是水果,可是它們卻有著不同的地方。橘子的皮只軟軟的,是可以用手剝的,而橙子的皮是硬硬的,是需要用刀切的。
畫橘子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剝橘子,吃橘子,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橘子的外型特點和口感。
2.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參與集體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了解橘子的特征。
活動難點:
會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橘子;每組蘋果兩個。
活動過程:
1.猜謎引起幼兒的興趣。
2.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的?
(2)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3)聞一聞:橘子有什么氣味?
3.感受橘子的內部特征。
(1)請幼兒討論:橘子里面是什么樣的?
(2)那我們怎么把他打開呢?
(3)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桔子,觀察橘子的內部特征。
提問: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顏色的?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一瓣一瓣像什么?
4.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說說品嘗后的感覺。
5.大家共同分享品嘗橘子,說說有什么不一樣的味道。
6.小結:
橘子的肉是橘黃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點酸,有點甜;有的橘子有種子,種子像一顆顆白色的珠子,吃的時候要吐出來。我們大家都喜歡吃橘子。
畫橘子教案篇5
活動設想:
本活動取材來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數為主線展開活動。活動有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幼兒探索用多種辦法點數橘子的瓣數,然后把結果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幼兒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了解橘子的瓣數并不相同。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利用統(tǒng)計得出的數據,讓幼兒猜測是大橘子瓣數多還是小橘子瓣數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讓幼兒驗證。
活動目標:
1、探索橘子的大小與瓣數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聯(lián)系;
2、能清楚地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學習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計數,探索多種計數的方法;
4、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剝開的橘子人手一個、沒剝開的橘子人手兩個;
2、筆、記錄紙、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思考與操作。
(1)幼兒想辦法點數橘子的瓣數并進行記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大家分享東西,今天我們來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師要考驗小朋友,如果你們挑戰(zhàn)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戰(zhàn)的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個橘子,每個人吃一瓣,可以有幾個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
幼:數一數。
師:橘子是圓的又可以掰開,那可以怎樣數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個橘子用你的辦法試一試。數完了不僅要把數字記在心里,還要記在記錄表上。
反思:
用表來記錄全班幼兒計數的結果。運用統(tǒng)計表既有利于引導幼兒總結規(guī)律,讓幼兒的知識系統(tǒng)化,增進幼兒處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標的實現。
教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啟發(fā)幼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提醒幼兒在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讓幼兒與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讓幼兒在操作前先進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動中的盲目性?幼兒討論激烈,紛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
(2)幼兒交流數的結果和計數的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數了橘子,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數的那個橘子有幾瓣?可以分給幾個人吃?你是怎樣數的?
幼1: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數一數。
幼2:我數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給10個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停下來。
幼3:我數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給12個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記住這一瓣的樣子,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知道有幾瓣。
幼4: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摳個小洞、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不要數了,最后是數字幾就是幾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為幼兒的相互學習提供機會。在分享中幼兒學習同伴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運用多種辦法、多角度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幼兒用語言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體驗探索的快樂。從幼兒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兒能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種方法數橘子的瓣數。這說明幼兒在面臨新的問題時,能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靈活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兒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發(fā)現橘子瓣數的規(guī)律。師:你們仔細觀察表格,看看能發(fā)現什么?
幼1:我發(fā)現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樣多,都是4個: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師:你的橘子有幾瓣?
幼3:有12瓣。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8瓣的橘子、9瓣的橘備贏幾個?
幼兒統(tǒng)計和記數。
師:看一看,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幼4:我發(fā)現8瓣的橘子只有1個,12瓣的橘子最多,有9個。
幼5:一個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個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師:今天我們只有30個小朋友參加活動,一個人數一個橘子,我們一共數了多少個橘子?
幼:30個
師:建甌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個橘子最多有14瓣,一個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師:以后你們吃橘子前數一數,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
反思
本環(huán)節(jié)利用統(tǒng)計表,讓幼兒發(fā)現橘子的瓣數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約的瓣數。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幼兒在操作的基礎上對事物現象的簡單規(guī)律進行思考與提升,以獲得思維的發(fā)展;二是為后面的探索活動提供條件?!敖óT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個橘子最多有14瓣,一個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們吃橘子前數一數,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苯處煉伋鲞@個問題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師沒有給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兒在生活中關注,為幼兒繼續(xù)探索橘子的瓣數留下廣闊的空間。
2、拋出新的問題,啟發(fā)幼兒猜想與驗證。
(1)幼兒猜想、驗證大橘子瓣數多還是小橘子瓣數多。
師:你們猜猜,一個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還是小橘子?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數多,因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師:你們都覺得是大橘子瓣數多,小橘子瓣數少,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待會兒你們拿兩個橘子數一數,然后記錄在表我們一起來看記錄表,左邊第一列是一個大橘子、一個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幾瓣,第三列是數一數有幾瓣。
反思
利用統(tǒng)計表的數據引發(fā)幼兒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與瓣數的多少有必然的聯(lián)系,此環(huán)節(jié)采用猜想與驗證的組織形式。猜想能讓幼兒調動原有經驗與面臨的情況進行思維碰撞,訓練了幼兒獨立思維能力。猜想、驗證符合大班幼兒學習特點,在猜想驗證過程中幼兒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
(2)幼兒交流猜想、驗證的過程與結果。
師:你們猜猜大橘子有幾辮,小橘子有幾瓣,是大橘子瓣數多還是小橘子瓣數多?數完后看大橘子有幾瓣,小橘子有幾瓣,是否猜對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數更多,后來我數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數更多,我猜對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數更多,后來我數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數更多,我猜錯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數多,后來我數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數一樣多,我猜錯了。
反思
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交流猜想、驗證的過程與結果。幼兒通過自己的驗證,意識到自己原有的認識是不對的,通過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學習客觀地看待問題,建構辯證的思維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發(fā)幼兒思考。
師:剛才,小朋友經過驗證,得出三種答案:第一種是大橘子
瓣數多,小橘子瓣數少;第二種是大橘子瓣數少,小橘子瓣數多;第三種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數一樣多。為什么會這樣呢?這里肯定有秘密,你們想通過什么辦法找到答案?
幼1:我問我爺爺,我爺爺是生物老師、他會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書。
幼3:我跟我爸爸上網查找答案。
反思
教師歸納幼兒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種不同的答案,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讓幼兒關注橘子生長的條件。
畫橘子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橘子的大小與瓣數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聯(lián)系;
2、能清楚地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學習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計數,探索多種計數的.方法;
4、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啟發(fā)幼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2、幼兒在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
活動準備
1、剝開的橘子人手一個、沒剝開的橘子人手兩個;
2、筆、記錄紙、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思考與操作。
(1)、幼兒想辦法點數橘子的瓣數并進行記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大家分享東西,今天我們來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師要考驗小朋友,如果你們挑戰(zhàn)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戰(zhàn)的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個橘子,每個人吃一瓣,可以有幾個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
幼:數一數。
師:橘子是圓的又可以掰開,那可以怎樣數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個橘子用你的辦法試一試。數完了不僅要把數字記在心里,還要記在記錄表上。
(2)幼兒交流數的結果和計數的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數了橘子,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數的那個橘子有幾瓣?可以分給幾個人吃?你是怎樣數的?
幼1: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數一數。
幼2:我數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給10個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停下來。
幼3:我數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給12個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記住這一瓣的樣子,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知道有幾瓣。
幼4: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摳個小洞.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不要數了,最后是數字幾就是幾瓣。
(3)幼兒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發(fā)現橘子瓣數的規(guī)律。師:你們仔細觀察表格,看看能發(fā)現什么?
幼1:我發(fā)現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樣多,都是4個: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師:你的橘子有幾瓣?
幼3:有12瓣。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8瓣的橘子、9瓣的橘各有幾個?
幼兒統(tǒng)計和記數。
師:看一看,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幼4:我發(fā)現8瓣的橘子只有1個,12瓣的橘子最多,有9個。
幼5:一個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個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師:今天我們只有30個小朋友參加活動,一個人數一個橘子,我們一共數了多少個橘子?
幼:30個。
師:建甌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個橘子最多有14瓣,一個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師:以后你們吃橘子前數一數,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
2.拋出新的問題,啟發(fā)幼兒猜想與驗證。
(1)幼兒猜想、驗證大橘子瓣數多還是小橘子瓣數多。
師:你們猜猜,一個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還是小橘子?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數多,因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師:你們都覺得是大橘子瓣數多,小橘子瓣數少,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待會兒你們拿兩個橘子數一數,然后記錄在表我們一起來看記錄表,左邊第一列是一個大橘子、一個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幾瓣,第三列是數一數有幾瓣。
(2)幼兒交流猜想、驗證的過程與結果。
師:你們猜猜大橘子有幾辮,小橘子有幾瓣,是大橘子瓣數多還是小橘子瓣數多?數完后看大橘子有幾瓣,小橘子有幾瓣,是否猜對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數更多,后來我數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數更多,我猜對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數更多,后來我數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數更多,我猜錯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數多,后來我數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數一樣多,我猜錯了。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發(fā)幼兒思考。
師:剛才,小朋友經過驗證,得出三種答案:第一種是大橘子瓣數多,小橘子瓣數少;第二種是大橘子瓣數少,小橘子瓣數多;第三種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數一樣多。為什么會這樣呢?這里肯定有秘密,今天回家后通過你們自己的辦法找到答案?
教學反思
1、 利用統(tǒng)計表,讓幼兒發(fā)現橘子的瓣數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約的瓣數。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幼兒在操作的基礎上對事物現象的簡單規(guī)律進行思考與提升,以獲得思維的發(fā)展;二是為后面的探索活動提供條件。"建甌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個橘子最多有14瓣,一個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們吃橘子前數一數,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教師拋出這個問題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師沒有給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兒在生活中關注,為幼兒繼續(xù)探索橘子的瓣數留下廣闊的空間。
2、 讓幼兒交流猜想、驗證的過程與結果。幼兒通過自己的驗證,意識到自己原有的認識是不對的,通過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學習客觀地看待問題,建構辯證的思維方式。
3、 教師歸納幼兒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種不同的答案,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讓幼兒關注橘子生長的條件。
小百科:橘子中的維生素a還能夠增強人體在黑暗環(huán)境中的視力和治療夜盲癥。橘子不宜食用過量,吃太多會患有胡蘿卜素血癥,皮膚呈深黃色,如同黃疸一般。若因吃太多橘子造成手掌變黃,只要停吃一段時間,就能讓膚色漸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