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船教學反思8篇

時間:2022-12-12 作者:Animai 教學計劃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教學反思,優(yōu)質(zhì)的教學反思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也是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具備的技能,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美術船教學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美術船教學反思8篇

美術船教學反思篇1

?動物聚會》這一課的一個難點是體驗、比較和區(qū)分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不同含義。上本課之前,我就進行了充分備課,發(fā)現(xiàn)學生如果能自己動腦、自己動手、自己動口將會很大的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有助于他們理解算式所表達的不同含義。

因此一開始,我就給孩子鋪設了非常吸引他們的情境:“動物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眩鼈冏≡诖笊掷?,這一天,為了慶祝動物界的勝利召開,它們特別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聚會,小動物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瞧!小鳥飛來了,落在枝頭上歡快地唱著歌;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猴都來了,它們還帶來了許多好吃的,同學們,你們愿意來參加嗎?但大會的組織者說,這次聚會是聰明者的聚會,只有夠聰明的人才能參加,在這次聚會的場面中有很多數(shù)學問題,誰能找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參加。你們想試一試嗎?”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多孩子為了成為聰明者努力的觀察情境圖,想找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數(shù)學問題,孩子們那努力的姿態(tài)真可愛。

在后面的活動中我讓學生盡量自己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說,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小組活動中,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出現(xiàn)能力強的學生代替能力弱的學生表達意愿的現(xiàn)象,這實際剝奪了接受能力弱的學生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沒有體現(xiàn)學習面前,機會均等的教學原則。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是應該多鼓勵能力弱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爭取做到全班同學共同掌握新知。

美術船教學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線條和圖案有規(guī)律地圍繞中心進行裝飾。

2、欣賞感受青花瓷盤不同形狀花紋的美,激發(fā)幼兒對中國陶瓷藝術品的喜愛。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藍色記號筆,實物青花瓷盤若干,范例若干活動重難點:

重點:

嘗試運用多種線條和圖案進行裝飾難點:有規(guī)律圍繞中心裝飾青花瓷盤

活動過程:

一、欣賞青花瓷盤感受中國獨特的民間藝術

1、你們家的盤子上有花紋嗎?

2、今天老師也帶來許多漂亮的盤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青花瓷器成為中國外交禮儀上的珍貴禮品。

二、出示范畫,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欲望

1、它們排列的規(guī)律是怎么樣的呢?

(重點引導幼兒找出青花瓷盤上裝飾的規(guī)律以及瓷盤上的線條)

2、梳理總結幼兒經(jīng)驗;這些盤子都是圍繞中心有規(guī)律的來裝飾的,我們把這種的裝飾方法叫做中心裝飾法。

三、幼兒作畫,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作想象

1、交代作畫要求:我們在裝飾盤子的時候,圍繞中心有規(guī)律的進行裝飾,中心的圖案要大。

2、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四、活動評價

鴨蛋是我們?nèi)粘I钪谐3缘囊环N食物,其白色的殼泛著淡青,給人一種淡雅安靜的感覺,而青花瓷器上的青花圖案則頗具民族特色,其藍白相間的搭配又有一種飄逸素雅清秀的感覺。若能將二者結合,加以創(chuàng)新,將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觀察菊花的顏色和姿態(tài),知道菊花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也可以加深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對民族文化的興趣,于是生成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課件《美麗的青花》,感受青花的色彩美和圖案美。

2、嘗試運用線條大膽地在鴨蛋上表現(xiàn)青花畫。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美工活動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已有經(jīng)驗:幼兒在活動前欣賞過青花瓷器。

材料準備:

1、鴨蛋人手一個、花青藍顏料、棉簽、抹布、水彩筆(深藍色、淺藍色)、用油泥和瓶蓋制作的底座。

2、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古箏曲)。

【活動過程實錄】

一、集體欣賞、感受青花的美

1、觀看課件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你喜歡哪張圖片?

師:我這有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看看你喜歡哪一張圖片,為什么?圖片給你的是什么感覺?

幼:

(1)、我喜歡上面那一排的第3張,我感覺很光滑;

(2)、我喜歡上面那一排的第1張,上面有花和小鳥,瓶頸那還有像珠子一樣串起來的簾子,感覺很漂亮;

(3)、我喜歡中間花瓶的那張,那個花瓶上的葉子都繞著花瓶中間的那朵花,感覺那朵花像太陽一樣美;

(4)、我喜歡最下面有好多好多人的那個盤子,感覺很有趣,能把這么多人都畫在一個盤子里;

(5)、我喜歡畫著小鳥的那個盤子,盤子上一朵連著一朵的花很漂亮,有只小鳥好像在唱歌,感覺很好聽;

(6)、我喜歡有樹的那個盤子,他們好像在那釣魚,感覺很安靜,天空上還有小鳥在飛。

2、幼兒討論:和同伴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那張圖片?(從圖案感受青花的美)

3、了解青花提問:

(1)這些圖片的顏色都有些什么特點?

(2)它們都畫在哪里?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圖片上的花瓶和盤子都是什么顏色的,它們都畫在了哪里?

幼:

a、它們是藍色和白色,都畫在了瓷器上面;

b、是藍顏色畫在了白顏色上面;

c、有深藍色和淺藍色,它們都花在了白色的瓷器上。

教師小結:我們古代人非常聰明,用青藍色的顏料在白色瓷器上畫上美麗的花紋、圖案,這就是青花瓷。

4、馬上就要過端午節(jié)了,在過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會吃鴨蛋,今天我們也一起用青藍色的顏料來裝飾一下鴨蛋。

啟發(fā)幼兒:你想在鴨蛋上畫什么?你會用什么圖案來表現(xiàn)?

師:你想在鴨蛋上畫什么?用什么圖案來表現(xiàn)?

幼:我想畫朵花,用波浪線來畫;我想畫太陽,用鋸齒線畫太陽的光;我想畫個娃娃,用彈簧線畫她的卷發(fā);我想畫樹,用三角形畫樹根……幼兒自選材料進行作畫,教師播放音樂、巡視指導二、創(chuàng)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幼兒自主選用繪畫材料、工具,在優(yōu)美的音樂伴奏下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教師巡視,進行適當?shù)闹笇А?/p>

三、作品展示、評價

1、你最喜歡誰畫的青花蛋,畫的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幼:我喜歡安琪畫的青花蛋,她畫的蝴蝶很好看,她的深藍顏料和淺藍顏料沒有混到一起;我喜歡淼淼畫的青花蛋,她用深藍色畫了小花的.花瓣,然后又用淺藍色的水彩筆在外面畫了一個花環(huán),感覺很漂亮;我喜歡朵朵畫的大海,她畫的波浪線能連接在一起,比我畫的好……

2、請你和老師、同伴講一講自己的畫。

3、與同伴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又稱國瓷。青花瓷以其突出的歷史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色而被人們喜愛。青花瓷以白色為底,繪上藍色圖案,因此稱為青花,繪在白瓷上面稱為青花瓷。老師在活動開始前的欣賞引導部分還可以更加細致的帶著孩子們?nèi)グl(fā)現(xiàn)青花瓷盤上的花紋排列的規(guī)則性,比如對稱等特征。也可以將青花瓷盤的燒制過程和種類等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這樣孩子們在觀察和作畫時就能更有針對性。

美術船教學反思篇3

班里正在進行“迎新年”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在裝飾自己班的活動室前參觀了大班活動室,對大班活動室的窗花產(chǎn)生了興趣。

而剪雪花是窗花中最簡單的一種,在我國的迎新年習俗中代表著對新年的美好祝愿。我決定將這一幼兒感興趣而又不太熟悉的內(nèi)容納入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感受美、欣賞美,并初步學習表達美。

在欣賞感知的過程中,我以屏風雪花導入活動,讓孩子初步感知窗花,體會紅色雪花所蘊含的意義。然后,我讓幼兒欣賞各種特殊的藝術窗花,讓幼兒說一說、猜一猜、動一動。使幼兒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接著,我讓幼兒欣賞窗花藝人的作品,初步了解窗花的制作過程。使幼兒對窗花藝人產(chǎn)生敬佩之情。從而萌發(fā)制作窗花的愿望。

整個活動以情感為主線,不僅使幼兒感受了窗花的美,對窗花這種民間藝術有了初步的了解,還促使幼兒關注生活中的美,形成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窗花”是“快樂的新年”主題活動背景下的一次集體教學活動。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從審美目標出發(fā),引導幼兒感知雪花的色彩美、圖案美、寓意美。是一次美的熏陶與教育。

二、從當?shù)厝宋馁Y源出發(fā),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激發(fā)幼兒對民間藝人的敬佩之情及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三、從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體驗,激發(fā)幼兒對新年的企盼之情。

同時,我在以下方面進行了實踐:

一、精挑雪花式樣,力求創(chuàng)造豐富而兼具藝術美的“雪花世界”.引導幼兒欣賞屏風上的窗花、鏡框里的雪花、墻面上的“雪花世界”、層層拓展,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感官、感知、發(fā)現(xiàn)窗花獨特的藝術美。

二、巧妙利用視頻材料,使幼兒掌握制作窗花的要領,萌發(fā)制作的愿望與興趣。

三、在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我提供了制作雪花的輪廓圖,給初次剪雪花的幼兒以有力的支持,有助于幼兒獲得成功。

美術船教學反思篇4

小學生對美術課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的認為美術課是副科,不影響升學, 學得好不好沒有關系;有的認為畫畫要有天賦,自己將來不當畫家,學不學無所謂;比較普遍的認為繪畫比較難,因此部分學生對美術課興趣不濃……面對這些情況, 如果美術教師只根據(jù)教材安排的內(nèi)容,作些理論講解和示范,讓學生臨摹,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興趣很重要。對于小學生尤其如此。根據(jù)小學生好動不好靜,好奇心強的特點,和從具象到抽象的教學規(guī)律,把繪畫課設計成一系列手工制作課,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達到繪畫教學的目的。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nèi)容呈現(xiàn)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zhuǎn)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diào)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這學期,無論是三年級或是四年級,技能訓練比較多,如布貼畫、紙塑動物、剪紙、橡皮泥等,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nèi)姘l(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如《紙塑動物》,小動物是小朋友最喜歡,廢紙又是同學們最多的,再加上舊棉絮,用這些東西扎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后用廢紙片一條一條地粘貼出小動物,最后進行彩繪美化。既輕又美觀。同時,課程內(nèi)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zhì)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提高自身技能

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教學之余,我除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技能業(yè)務學習外,還經(jīng)常去圖書館學習美術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上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

美術船教學反思篇5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依不同性別或能力,混合編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導,共同努力達成教學目標。合作學習在教育領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紀中期的美國,結果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不但有利于兒童形成積極的同伴關系,而且對兒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發(fā)展都有積極的作用?!睹佬g課程標準》中這樣要求“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體驗、觀察、表現(xiàn)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p>

合作學習是美術課程改革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提倡通過合作學習小組進行探究性學習。首先,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應有一點難度,問題應用一定挑戰(zhàn)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與小組學習活動的激情以及發(fā)揮學習共同體的創(chuàng)作性。第二,處理好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分配。第三,每個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質(zhì)量是保證合作學習實效性的基礎。第四、注意適時引進競爭機制及激勵評價,使小組間通過競爭共同得到提高的同時,個人及小組群體分享成功的快樂。第五、小組研討的民主性、超越性是保證合作學習實效性的關鍵。

合作學習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整齊、標準化課堂教學模式,建立美術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表現(xiàn)風格多樣的教學景觀。座位排放是合作學習的教室物理環(huán)境,教師可根據(jù)各種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需要來合理設置座位。積極的相互依賴是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認知差異,構建一個結構合理的合作群體,在生生互動中進行“幫扶”學習、互幫互學。合理的合作環(huán)境的營造,能使合作學習運作更加流暢、和諧、默契,合作的成果也會因此而水漲船高。

我所在的學校實施的是大班額教學,學生人數(shù)在50———60入之間,應該說大班制不利于合作學習的組織。我在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經(jīng)常采用四人一組的方式,即以上下兩桌為單位,只要上桌的兩位同學向后一轉(zhuǎn),即可運作,即節(jié)約時間,又方便靈活,還可以使每一位組員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時空里全員參與。例如:我在上一年級《奇妙的撕紙?zhí)懋嫛窌r,把上下兩桌合為一組,推選出一位小組長。發(fā)給每組一張白紙:讓孩子們把彩色紙隨意撕后貼在白紙上,然后進行添畫創(chuàng)作。并且告訴他們:每一張作品都應該有一個小故事。于是孩子們開始了分工合作,一邊創(chuàng)作一邊編故事,他們有的創(chuàng)作了《快樂的好朋友》,有的創(chuàng)作了《森林里真熱鬧》,有的創(chuàng)作了《有趣的海底世界》……最后,讓組長把自己組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把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在這樣的合作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務,并且每一個任務都服從于小組即定的目標。個體與共同體的一致努力,讓每個孩子都分享到了個人與集體成功的快樂。

總之,創(chuàng)作中的合作學習調(diào)動了學生多種感官,提高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主動、全面發(fā)展,敢于創(chuàng)新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健康心理得以發(fā)展;學生增強了交往,掌握了初步的社交能力;有效地激活了師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形成了愉快教學的良好氛圍。

對學生而言,未知的領域是無限廣闊的。當學生對美術創(chuàng)作有了探索的欲望和探究的能力時,僅靠課內(nèi)是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的。此時,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把探究的領域擴展到課外生活中。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內(nèi)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新課程的美術創(chuàng)作教學,應是知識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整合,課程內(nèi)容只有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融會貫通、整合構建,才可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深刻、牢固,讓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發(fā)展的能力。

美術船教學反思篇6

我用欣賞鐘表這一環(huán)節(jié)導入課,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學生們都喜愛的迪斯尼動畫片段,把學生帶入鐘表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鐘表,為后面設計鐘表做好鋪墊。

出示一組鐘表圖片,通過“看看我們的鐘表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了解鐘表的基本特征。接著出示一組有錯誤的鐘表,讓學生觀察分析:“誰發(fā)現(xiàn)了,這些鐘表設計的哪里有問題?”設疑引路,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fā)生同樣的錯誤。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學生鐘表的制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diào)動學生勇于表現(xiàn)、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接著我設計了“先學后教——折制種表”一環(huán)節(jié),出示一張正方形白紙和折好的紙手表,問學生:“誰想知道這張白紙是怎樣變成這個漂亮的紙手表的?”正當學生情緒高漲,產(chǎn)生積極的探究動機的時刻,我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到書中7頁尋找答案,鼓勵他們根據(jù)書中提示,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驟,并大膽地展示出一個設計與眾不同的表面。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本節(jié)課只要教師轉(zhuǎn)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美術船教學反思篇7

本學期期末,我接手了初三的美術課,因為面臨期末,所留的課時不多,面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考慮上一節(jié)既能引發(fā)學生興趣,又能對前面所學知識有所深入的一課,所以選擇上一節(jié)欣賞課,所欣賞的內(nèi)容是大家即熟悉又陌生的《最后的晚餐》。

如何更好的讓學生輕松愉快理解他們的作品,成了我備課的唯一困惑。總結老教師在上欣賞課堂時的枯燥乏味和學生的茫然,于是我設計了情境課。

這節(jié)情境課主要是以“再現(xiàn)《最后的晚餐》”為主,因為一些語文課外讀物和歷史書上都曾經(jīng)提到過,而且,這幅畫是最適合作為情境教學的。畫面上人物較充實,且個性鮮明,通過畫面人物動態(tài),可以設計人物的語言,使畫面中的情節(jié)在課堂里更生動。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各自的特點和優(yōu)勢,我決定將耶穌以及12門徒的動作簡單分析給學生后,讓學生自由組合,畢竟他們對身邊同學的性格熟悉點,而且避免了長久以來總是以前后四位或左右兩位為單位的小組討論形式。我本以為學生會很熱衷于這種沒有限制的自由組合,誰想,當我布置下小組組合形式后,學生反而都茫然了,面對這種自由選擇,全然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有的小組組員不夠,有的還是以前后四人為小組,既不想跑下位置去找其他同學,也不愿意被其他組找上;有的組就一人分演幾個角色;有的干脆就算了。我問一些還差一兩個組員的小組,“你們怎么不繼續(xù)找?guī)讉€呢?”“我們這么多就行了吧,其他的也不是很熟?!蔽矣謫栆恍﹩为毜膶W生,“你們?yōu)槭裁床粎⑴c到其他組呢?”“我不會演,就算了吧。”后來的表演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只能還是通過畫面將這堂課的知識要 點講給了學生。

課后,我反思了一下,是不是我不應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呢,或許他們根本還沒有習慣這種自主形式,尤其是他們其實對自己的同學根本還不是很了解,又怎能把同學定位到哪個角色呢。于是,我采用了反思后應用了第二種教學設計。

把整個教學過程分成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分組準備(角色分配).先分析這12門徒的神態(tài)和動作,并且確定哪些同學飾演哪個具體角色,分析的時候所屬角色就要重點看自己的角色內(nèi)容。根據(jù)角色表演的難易,分到不同角色的學生數(shù)量也不一樣,分角色也是有秩序的從大組開始,1~6或1~4不等的重點看某個角色。這樣既不至于打亂課堂秩序,避免了自由組合中的隨意散漫;也使學生更加明確自己所要飾演的角色,不用再挑這選那,白白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這樣使每個角色都有人來演,不會出現(xiàn)自由組合中某個角色沒人肯演的情況。每講解到某個角色,被安排到飾演的學生就看得很認真,甚至在臺下比劃起了動作。

第二階段:現(xiàn)場活動(角色演練及劇情演出).我根據(jù)角色需要,去不同組的學生那再分析一下他們所屬角色的動作等,也確保了每個學生都要投入到角色演練中來。因為這樣的分組針對性很強,所以五至十分鐘學生基本就練習完畢。我讓學生把最前排的桌子并起兩張,并在桌子前擺放上足夠13人坐的椅子,表演者面對臺下,然后讓每組推選出角色代表。當我喊表演耶穌的學生上場臺時,臺下的掌聲已經(jīng)響起,而后一個個分飾不同角色的學生走上前臺,各角色按位置坐好。每一位角色上場時,臺下學生都報以掌聲。這種場景是我好久沒有感受到的,因為這種不需要老師任何提示的鼓勵,是很令人感動的.

第三階段:分析總結.這幅畫如果作為純粹意義上的宗教畫可能不是很扣題,但達芬奇以‘出賣’為突破口,展現(xiàn)了不同人物在那剎那間的動作神態(tài),揭示了他們的性格,也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人間劇’。這就是達芬奇繪畫思想的獨到之處。

雖然沒有充分給予學生自主,但學生的表演熱情和課堂秩序都大大的提高,而且我的課堂教學任務也非常好的完成了。

教學感受:這堂課最大的收獲就是把學生從平時的枯燥中解放了出來,雖然以前的鑒賞課也都會設計影音資料等,但學生的參與畢竟還是少的。沒有學生積極的參與,沒有學生熱情的眼神,我認為課都是枯燥的。有的課上也有活動設計給學生進行參與,效果都很好,但這次給學生自主的時間特別長,基本上我只需要講解10~15分鐘,其它的都讓學生在活動進行,并從中獲得了心靈上的感受。

美術船教學反思篇8

?太陽》是湘教版美術一年級上冊的教材,上課前我查了很多資料,查看了很多老師的教學計劃,有不少課開始都是教學生先畫一個圓,再畫太陽的光芒,學生在幼兒園甚至更小的時候,就學會了這樣的畫法,這樣一來他們筆下的太陽千篇一律,失去孩子們應有的童真想法。我想:美術課程應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和自我體驗,激發(fā)他們學習、創(chuàng)造的興趣,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通過回憶體驗-了解認識-啟發(fā)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小結反饋的教學過程,整堂課下來,課堂氣氛還算不錯,孩子們心目中的太陽形象各不相同,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在繪畫中的熱情和天真的想法深深的感染了我。課堂上我看到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有的學生畫出了春天的太陽,太陽的“頭發(fā)”變成的綠油油的樹葉;有的學生給太陽沖涼、送上冰激凌,給它“消暑解渴”;還有的學生把太陽畫成了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士,和長城一起駐守祖國的邊疆……

回憶起課堂中的細節(jié),還感到很多細節(jié)的處理不夠好。課堂導入顯得有點累贅,應該在音樂和猜謎中選擇其一;課堂的過渡顯得單薄,往往都是一筆帶過,而沒有在教學重點上做深入的研究;作業(yè)的要求靈活性和隨意性比較大,就更需要在課堂上做好引導,為學生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提供最合適的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融入主觀情感,打破兒童畫繪畫的模式,抓住太陽的基本特征進行大膽想象,從而表現(xiàn)出具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一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小學,課堂常規(guī)訓練也是課堂的另一重點。好的課堂常規(guī)便是課堂效果的最有力保障,美術課的課堂常規(guī)也是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部分,需要融入要每一節(jié)課中,潛移默化。例如:課前工具準備、課中的學習狀態(tài)、課后的作業(yè)反饋都要落實到位。

作為一位老師不僅是課堂的引導者,更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在今后的道路中不斷的尋求孩子們需要的課堂,體會孩子們想要的課堂氛圍,引導時的語言表達方式,關注孩子們的心理活動,融入到他們中去,參與其中,在不斷的探索中了解孩子們的需要,同時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目標,與孩子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