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簡單的說就是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所提前寫好的書面文體,為了讓自己的教學更加成功,一定要認真寫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貓人教版教案參考8篇,供大家參考。
貓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64頁練習十五第2~4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方法正確地計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下面各題
15×3 19×4 53×8 61×7
14×10 20×42 50×60 80×30
700×20 71×20 56×40 47×30
二、指導練習
1.計算:21×32,要求學生列豎式計算
提問: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再算什么?
提問:42表示什么?豎式中,63表示什么?
2.用豎式計算要注意什么?
3.看誰算的快
完成教科書第64頁練習十五的第2題。
學生完成后,教師講評,重點要讓學生說出計算的過程。
4.教科書第64頁的第3題
根據(jù)畫面內容,把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找出來,并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該怎樣列式? 12×14
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
5.完成教科書第64頁的第4題。
自己分析畫面內容,根據(jù)題目的問題,列式解答。
并提問: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課堂總結
通過練習,你進一步學會了什么?
貓人教版教案篇2
一、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知識目標:了解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的背景,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中美關系改善過程中的三件大事;掌握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時間;掌握上海apec會議的時間、屆次、主題及意義。
情感目標:《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是第五單元第三課內容,它包含了本單元三節(jié)重點內容即尼克松訪華、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亞太經合組織上海會議。它概述了新中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成就,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尊嚴和國際上尊重。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增強愛國意識。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學習了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后,對于新中國初期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外交形勢已經有所了解。但是這些內容跟他們現(xiàn)在所接觸的國際形勢有比較大的反差,往往會產生不理解。但是也正式這種反差能激起學生學習這部分歷史的興趣,從他們的疑問入手,結合現(xiàn)實,深入探討中國外交事業(yè)的成就和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發(fā)表,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應中國總理周恩來的邀請訪問中國,成為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會見了毛澤東主席,并同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經過會談,中美雙方于2月28日在上海簽訂《中美聯(lián)合公報》,標志著兩國結束了長期的敵對狀態(tài),開始走向關系正?;_@不但是中美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2)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
中國是聯(lián)合國創(chuàng)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于美國的蓄意阻撓,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席位被國民黨集團長期非法竊據(jù)。中國政府始終不渝地爭取恢復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直到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終于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和中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3)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迅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日益提高,我國外交事業(yè)取得了新的輝煌成就。關于“亞太經合組織”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放映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有關影視像資料,使學生初步了解并認識到此次會議的重大意義。
2.教學難點:
(1)中美關系在70年代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
新中國建立到70年代這一時期,由于美國對中國實行軍事上的威脅、政治上的孤立、經濟上的封鎖,致使中美雙方敵視二十多年。然而到了七十年代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從美國講,已經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認為改善中美關系,可增加美國對付蘇聯(lián)的實力。從中國講,可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牽制來自蘇聯(lián)的威脅,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早日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于是,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的共同要求,中美關系出現(xiàn)轉機。
(2)我國外交事業(yè)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tǒng)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lián)合公報》。1978年,美國接受了在臺灣問題上“斷交、廢約、撤軍”三原則,為中美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五、教學方法
本課大量運用歷史圖片,注意體驗式學習,讓學生通過直觀感性的材料近距離地觸摸歷史,在教學過程中圖片和問題并用導入學生所要掌握的內容,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和興趣,對重大事件配以圖片文字說明,使學生更容易理解。
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師生共同探究--結論與評價。
六.教學過程
“導語”
介紹歷任美國總統(tǒng)與中國的聯(lián)系,組織學生評選“最有中國緣的美國總統(tǒng)”。既而展示史料讓學生將當前中國外交發(fā)展狀況與建國初相對比,啟發(fā)學生思考中國外交的發(fā)展歷程,并自己提出問題“中美關系是如何正常化的?”、“中國是怎樣恢復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的?”等問題,讓學生帶著疑惑探討本課知識。
(一)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20世紀70年代
1.“中美關系正?;?/p>
新國建立――70年代初
出示《建國初期美國對華軍事包圍示意圖》,指導學生分析從新中國建立到70年代中美關系的狀況。
教師總結:由于美國對中國實行軍事上的威脅、政治上的孤立、經濟上的封鎖,致使中美雙方敵視二十多年。然而到了70年代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要求,中美關系出現(xiàn)轉機。
出現(xiàn)轉機
(探討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過程)觀看視頻“乒乓外交”(1971年4月)。教師講述,展示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1971年7月)、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1972年2月)、《中美聯(lián)合公報》在上海簽署的圖片——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而引導學生思考“兩國關系正?;淖璧K是什么?”得出結論,臺灣問題。1979年,中美破戒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引導學生思考中美關系在70年代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是什么?并用大屏幕投影:尼克松計劃訪問北京的聲明(摘錄)。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引導他們從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進行分析,從而理解這種轉機是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
(小結:從美國講,(1)已經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出示《截止到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總統(tǒng)就職以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在各大洲的分布圖》。(2)另外改善中美關系,可增加美國對付蘇聯(lián)的實力。
從中國講,可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牽制來自蘇聯(lián)的威脅,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早日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
過渡:70年代是新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時代,除了與美國的關系開始走向正?;猓硪粋€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2.“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展示圖片,直觀體驗。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和中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喬的笑》)。
引導學生思考“恢復”一詞的由來。
討論:中國為什么能夠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當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時,教師及時設計一些較小且容易回答的問題以啟發(fā)學生,幫助學生由淺入深最終得出問題的答案。
例如: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斗爭是孤立無援的嗎?
得到了哪些力量的支持?
他們的提案能被通過說明了什么?
聯(lián)合國成立之初操控在哪個國家手中?
貓人教版教案篇3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是人教20xx課標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圍繞第二單元已經學習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以提高學生對該單元知識的熟練掌握水平。整理和復習將是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有序的分類、整合、提煉、應用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根據(jù)《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本人主要運用情景交際法、實物展示法、學生自主操作探究與教師啟發(f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并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按照任務型的基本理念、課堂任務的設計符合學生思維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實踐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人教20xx課標版是我校一直使用的數(shù)學教材,教材內容豐富,結構寬闊,螺旋上升,發(fā)展合理。本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是在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復習課,是對學習兩位數(shù)減去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鞏固復習。本課中表格式的歸納整理方法,在一年級上冊“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復習中已經運用過,學生已有一定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學生完全有能力進行合作探索。本單元結合上學期所學的“20以內進位加法”,充分體現(xiàn)了該教材以舊帶新的編排特點,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學習經驗進行探索與實踐,加強觀察、分析、整合、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學生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我校位置地處珠海城北邊緣,學生來自附近三個村子,還有超過60%的學生是外來務工子弟,學生能進入公辦學校學習共享國家發(fā)展的成果,他們倍加珍惜。我們的學生天真活潑,熱情,好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學習思維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學。他們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在濃厚的興趣、好奇下,他們更容易產生較強的表現(xiàn)、獲勝欲望和自信心,從而形成積極、持續(xù)的學習動機。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認識到一年級學生的特性,教學設計做到充分、有趣,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內容和重難點
1、教學內容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整理和復習。教材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安排了四項內容:第一、寫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所有算式;第二: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并在整理中發(fā)現(xiàn)橫著、豎著觀察及得數(shù)的規(guī)律;第三、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重新制作出退位減法表;第四、復習算法,運用減法表。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我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評價聯(lián)系方式,有個人評價、四人小組評價,并針對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及時進行表揚。
2、教學重點
使學生發(fā)現(xiàn)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規(guī)律,正確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3、教學難點
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和運用。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歸納和整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能熟練、準確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運用知識的過程,體驗分類整理的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能力和總結整理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的邏輯美,培養(yǎng)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合作,發(fā)展合作精神,體驗探索的樂趣。
五、教具準備:
智慧教室平臺、希沃系統(tǒng)、ppt、優(yōu)教信使班班通、互動答題器、磁鐵算式卡片45張、20以內退位減法表12張、學生寫算式磁鐵卡片每份25張,47份共1175張、作業(yè)紙47份。
六、教學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數(shù)學王國中本單元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小精靈的到來并發(fā)出挑戰(zhàn),這樣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入,符合學生喜歡動畫、卡通的實際,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f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保證新授課有充足的時間,達到不喧賓奪主但又事半功倍的效果。
?設計意圖】以數(shù)學王國及小精靈的出現(xiàn),形式新穎,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再到小精靈和學生們進行挑戰(zhàn),不僅能夠回顧本單元舊知識,還能讓學生們更專注,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求真、獲勝的心理。
2、迎接挑戰(zhàn),整理算式
⑴挑戰(zhàn)一:寫算式。
以小精靈之間對話的微課形式出示寫算式的挑戰(zhàn)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聽小精靈的對話,生怕一不小心就聽漏了一句。形式簡潔,表達明了、清晰,吸引學生的注意。
挑戰(zhàn)中小精靈2分鐘時間寫8個算式的設計,是根據(jù)教師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設定的,2分鐘內寫出8個算式是學生們都能做到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第一關的挑戰(zhàn)中真切的獲勝。
在“一2班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的做法,讓學生初步體驗成功的喜悅,為后面的挑戰(zhàn)提供持續(xù)的動力和沖勁。
?設計意圖】把“寫算式”設計為挑戰(zhàn)一,目的是幫助學生通過寫算式環(huán)節(jié),回顧本單元所學的算式,明確知道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的特征,為接下來的“報算式”環(huán)節(jié)提供鋪墊。
⑵挑戰(zhàn)二:報算式。
教師手里拿著小精靈們寫好的算式卡片在學生面前晃過,讓學生意識到小精靈們寫了好多算式,都迫不急待的想和小精靈們比比,這時“挑戰(zhàn)二:比一比,誰寫的算式最多”的出現(xiàn),符合了學生急切比較、想要獲勝的心情。
學生爭先恐后,紛紛舉手報自己寫的算式,老師隨意粘貼在黑板上。這樣設計是為之后算式卡片由“亂→有序、整齊”進一步加強了需要整理的意識和思維過程。
學生可能漏報和重復報的情況。出現(xiàn)漏報時,老師提示學生再找,并適時給予補充;出現(xiàn)重復報時,教師裁判“一2班隊”因為重復,挑戰(zhàn)失敗。教師在“小精靈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最后教師故意留一道算式不報、不粘貼。
?設計意圖】與小精靈比賽誰寫的算式多,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與小精靈爭相比較、表現(xiàn)的學習模式:看得準、我敢比、我會說。這樣的一個競爭模式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式特別有意義和有學習效應。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氛圍;在“小精靈隊”粘貼糖葫蘆,與“一2班隊”抗衡,強化比賽的激烈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后教師故意留一道算式不粘貼的設計,還為“整理算式”環(huán)節(jié)埋下伏筆。
⑶挑戰(zhàn)三:整理算式
①集體整理,形成減法表
黑板上隨意粘貼的算式卡片給“整理算式”提供了必要的整理需求。讓學生表達自己想到的整理方法(說清三點:第一、先看被減數(shù)或是減數(shù);第二、再看減數(shù)或是被減數(shù);第二、排列方向是橫著排或是豎著排。如:先把被減數(shù)都是11的算式放在一起,再看減數(shù),減數(shù)從小到大豎著排)。
緊接著讓其上臺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整理被減數(shù)是11的算式,并對著已整理好的算式重述整理方法,其他學生看整理,聽方法。教師接著提問“接下來該怎么整理?”并讓兩位學生上臺整理被減數(shù)是12的算式并描述方法;“再怎么整理?”讓兩位學生上臺整理13的算式;兩位學生整理被減數(shù)是14和15的算式;兩位學生整理剩下的被減數(shù)是16、17和18的算式。
上臺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算式,教師馬上詢問怎么辦?學生回答可以補充,教師現(xiàn)場補充書寫卡片,交給學生粘貼。最后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整理完成。
?設計意圖】根據(jù)經驗,學生有能力按一定的方法整理黑板上的“亂”算式,教師組織學生分步驟、按順序上臺整理。當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一定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成功體驗,為孩子學習數(shù)學提供持續(xù)的動力。
“挑戰(zhàn)三”中精心設計“漏卡片”環(huán)節(jié),一個巧妙的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為學生“合作整理”時出現(xiàn)缺卡片現(xiàn)象提供解決策略,還讓學生明白“有錯就改,有漏就補”的成長道理。
②合作整理,自制減法表
教師提問是否還有其他的整理方法,根據(jù)經驗及對學情的了解,學生能發(fā)現(xiàn)不同與黑板呈現(xiàn)的整理方法,教師對學生能想出不同的方法進行表揚,并組織學生選擇其中一種方法,4人小組合作整理,看哪個小組整理得快。(在學生小組合作期間,老師巡視,用平板拍攝學生整理過程,同屏展示)
整理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匯報其整理方法及制作出的退位減法表,教師用平板展示之前拍攝的小組相對應的減法表。
匯報結束后,教師適時道出第二小組的整理方法和書上一模一樣。并請學生打開數(shù)學書24頁,把書上的減法表補充完整。我們整理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這顆糖葫蘆獎給大家?。ㄔ凇耙?班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制作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內容,也是本節(jié)課的高潮。學生從集體整理到小組合作,再到回歸書本,緊扣書本內容,讓學生經歷整理全過程。不僅呈現(xiàn)學生整理的思維過程,還讓學生在操作中學會整理方法,培養(yǎng)動手能力,體驗分類整理的數(shù)學思想。
⑷挑戰(zhàn)四:運用減法表
第一關: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教師在黑板上的減法表中隨機點三道算式,學生說答案和計算方法,復習破十法、想加法算減法、連減法三種算法。
教師繼續(xù)在減法表中隨機點幾道算式,全班作答。
再請一位同學連續(xù)答一組題(教師在減法表中指13-5=?13-6=?13-7=?13-8=?13-9=?學生能快速說出答案)。教師及時提問:算得這么快,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秘密?學生描述規(guī)律,教師適機表揚其在減法表中發(fā)現(xiàn)的第四種算法。
?設計意圖】運用減法表第一關的設計,先讓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幫助學生加深對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熟練準確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再有意選擇一橫或一列算式進行計算,從減法表中發(fā)現(xiàn)第四種計算方法(多1少1),使學生初步感知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之間的相互關系,體會數(shù)學的邏輯美,培養(yǎng)學生探索的興趣。
第二關:不用計算,你能完成蛋糕的制作嗎?
屏幕顯示“蛋糕”,第一層14-5=9,第二層14-6=8,第三層是14-7=?a.6;b.7;c.8
學生使用優(yōu)教信使班班通的答題器進行作答,老師通過“答題結果”的功能現(xiàn)場統(tǒng)計學生答題情況。
屏幕顯示:()-()=(),第四層應該填什么算式?請用答題器搶答,開始
學生搶答。請搶中的同學作答。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高潮,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多個挑戰(zhàn)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整理和復習的要點。在運用減法表第一關的基礎上,學生有意關注減法表中的規(guī)律。第二關的設計,幫助學生鞏固減法表中“多1少1”的規(guī)律。運用優(yōu)教信使班班通的答題器進行互動,讓所有的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既動了手指輸入答案也動腦子去思考信息,又能產出成果。
第三關:卡片接力
屏幕顯示11-2=?13-4=?教師使用優(yōu)教信使班班通技術中“隨機選人”的功能,點名學生回答。并道出這些算式的差都是9,可以用“=”連接。
15-6=?教師使用班班通技術中“趣味選人”的功能,點名學生回答。
接著提問:在20以內的退位減法你還能找到差是9的算式嗎?請學生填寫在作業(yè)紙作答。作答完成后匯報結果。教師根據(jù)學生作答情況粘貼算式卡片,卡片顏色與黑板上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不同。
教師繼續(xù)提問:這些算式其實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都有,你能找到它嗎?讓學生上臺將這些算式卡片粘貼進減法表中,學生馬上發(fā)現(xiàn)這些卡片都在最邊,斜著看正好是一條線,并得出原來斜著看,表格里面的算式差都是相同的這個規(guī)律。
師:同學們,20以內退位減法表里還藏著許多秘密呢,留給你們下課后繼續(xù)思考。這節(jié)課上到這,下課!
?設計意圖】一節(jié)整理復習課完成,學生從一個熱情高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靜下來,讓學生在作業(yè)紙上寫出差是9的算式,發(fā)現(xiàn)算式在表格中都是斜著排列的,揭示了更多的規(guī)律,深化減法表的運用。還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減法表的興趣。讓數(shù)學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貓人教版教案篇4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通過“我”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學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繼續(xù)練習給課文分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構想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依“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的順序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大,抓住聲音和形態(tài)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具體詞句的理解、朗讀體會文章感情。
學生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啟發(fā)談話
1、教師板書課題,問:“今天我們學習第23課,同學們讀課題?!俺薄敝傅氖鞘裁矗浚ㄥX塘江大潮)“觀”是什么意思?(看)。
2、教師簡介錢塘潮。錢塘潮是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寧潮”。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所見到的大潮最為壯觀。因錢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潮波傳播時受到約束而形成。景象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令人贊嘆不已。因此自古以來,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奇觀。
3、請同學們打開書,看書上的什么地方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4、指導學生讀第1自然段,重點讀出“天下奇觀”這四個字。
5、導入:為什么稱它為“天下奇觀”呢?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讀準字音。
3、學生按分好的四段再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重點講第三段,體會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是因為潮來之時,景象雄偉壯觀,使人為之驚嘆、贊嘆不已,那么,作者又是怎樣將這一大潮的壯觀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呢?請同學讀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大潮是從哪個方向來的?
2、學生自由讀這段,用“ ”劃出描寫潮來之時的情景的句子。
(1)“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這句寫的是什么?(聽到的聲音)聲音好像悶雷滾動,說明了什么?(未見其影,先聞其聲,并且聲音特別大。)教師指導讀這句。重點讀出“隆隆的”、“悶雷滾動”兩個詞。
(2)此時江面有何變化?(江面還是風平浪靜)未見潮水,先聞其聲,因為什么?(因為聲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傳播得快。)
(3)這時聲音越來越大,(板書:越來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學生讀,回答:(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線。)為什么作者能看到?(觀察)
(4)這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聽到的,看到的呢?(教師板書:遠處)
(5)在潮來之時,作者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6)這時人們的情緒是怎樣的呢?(當人們聽到“隆隆聲”時,人聲鼎沸,當人們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一條白線時,人們又沸騰起來。)“人聲鼎沸”是什么意思?在這里如何理解?“沸騰”什么意思?(形容人們情緒十分高漲。)
貓人教版教案篇5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表達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3、在讀中認識“忘念”等12個生字
教學準備
1、掛圖。
2、課前布置收集有關毛主席的圖片資料
一、激趣導入、解題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板書課題)誰知道“井”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2、齊讀兩遍課題,并認識“井、挖、忘”三個生字。再說說課文中的“挖井人”是指誰?“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誰?
3、出示毛主席的畫像。提問:這位爺爺誰認識?請大家把課前布置收集有關毛主席的圖片拿出來展示交流。
4、簡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貢獻(可以先讓學生說)并相機出示生字卡片“席、導、革命、解”
二、朗讀課文
1、自瀆課文,借助拼音輕聲讀,標出自然段。要求:反復讀,讀準、讀通、讀流利。
2、反饋情況:能讀準,讀通、讀流利的同學舉手。小組自評。
3、教師范讀,學生聽后評價
4、學生模仿老師讀課文
5、分別指名3個同學,每個人讀一自然段,要求讀準音,相機指導全班朗讀。
6、四人小組分自然段輪讀,評價后組長獎勵。
7、老師引讀課文最后一段,感悟鄉(xiāng)親們對主席的崇敬之情。出示掛圖,指名解說圖意。
8、看圖找出相應的自然段讀。
三、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生選讀課文中的自然段,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自然段。
四、積累詞語
1、出示課件顯示“我會讀”里的詞語
2、學生自由讀,讀準字意
3、小組開火車比賽認讀
五、實踐活動
讀有關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會課進行故事交流。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開國大典》
貓人教版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有節(jié)奏地誦讀本詩,感受古詩詞帶來的韻律美,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以字的品析為切入點,抓住古人講究煉字、煉句乃至煉意的特點,體味詩詞推敲字句的妙處。
3.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唐朝是中國詩歌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其間出現(xiàn)過無數(shù)的詩人,他們如繁星璀璨奪目。在這眾多的詩人中間,著名文學家韓愈尤為推崇兩個人,他曾經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我們知道是李白,那“杜”呢?對,就是杜甫。對于杜甫,我們并不陌生,哪位同學還記得曾經學過的杜甫的詩?
2.吟誦學過的杜甫的詩句。
3.師: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人們尊稱為“詩圣”,而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今天我們來學習杜甫的《春夜喜雨》。(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由讀詩。
教師指導學習:乃(nǎi)潛(qián)俱(jù)花重(huā zhònɡ)
2.教師范讀。
3.讓學生結成小組,對照注釋,利用三到五分鐘理解重點字詞意思。
4.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指名學生說說詩句大意。
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jié),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乃:于是,就。
潛:秘密地,偷偷地,這是指靜悄悄地。
潤物:指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潤。
曉:天剛亮的時候。
紅濕處:被雨水打濕的花叢。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1.小組合作誦讀和探究詩歌,說一說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詩的第一、二句采用擬人手法,說春雨仿佛知道春天的到來,及時地下了起來。第三、四句詩人點出了春雨降落的具體時間——夜間,并寫出了其無聲滋潤萬物的特點。第五至八句不直接寫春雨,而先寫春雨中野外、江上兩處的景色,后寫想象中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雨后景象,那種喜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2.每一首詩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背景,了解一下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背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詩歌,《春夜喜雨》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怎樣的呢?
(這首詩作于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之時。從上年的冬天到這年的二月間,成都一帶發(fā)生了旱災。經歷過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溫暖;經歷過旱災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貴。所以在春雨來臨之際,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詩中描繪了春夜雨景,謳歌了春雨滋潤萬物之功。)
3.這首詩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盼雨—聽雨—看雨—想雨)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師:大家能讀懂詩人筆下的這場雨嗎?你讀出了怎樣的雨?(及時的好雨)
(1)理解“及時”:正趕上時候;適合需要。
(2)從哪兒看出來它是及時的好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2.師:除了這是一場及時的雨,你還讀出了這是一場怎樣的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雨。)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這兩句詩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詩人在這里所用的“俱”字和“獨”字,都是為了突出這種景象。而在這種景象之中,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感情?(雨中夜景圖;欣喜)
4.想象一下,經過一夜的春雨,第二天清晨的錦官城會是什么樣子呢?(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剛剛我們讀懂的雨,在詩中濃縮成一個字——(好)。剛才我們讀懂的詩人的內心,在詩中也濃縮成一個字——(喜)。讓我們感受詩人的喜悅,再來讀讀這首詩吧!
五、總結詩歌,拓展延伸。
1.見詩如見人,詩是詩人真實情感的表達,今天我們不僅讀懂了一首詩,也讀懂了一位詩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樣的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
2.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實際上是為誰而喜?(為百姓而喜。)
3.課后收集杜甫的詩,感受他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
板書設計
春夜喜雨
(及時)好(潤物)喜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中,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以讀為主,根據(jù)情況采取了誦讀、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學生主動性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讓學生自己結合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小組成員之間認真、仔細地交流。
貓人教版教案篇7
[教學目標]
同“教學設計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朗誦比賽活動,“我最欣賞”的品味活動,“我們缺什么”研討活動。
[教學過程]
一、朗誦比賽活動
預課:要求每個同學反復誦讀課文,讀得音準語暢。
學課:分組交流,人人有誦讀展示機會,互相帶動。先行分組齊誦,培育團隊意識,提高整體能力。老師評點,評出優(yōu)勝組,予以鼓勵。后行個人誦讀,每組推選的,全組幫助設計停頓、重音、表情等,集體評出個人,予以表揚。
二、“我最欣賞”的品味活動
要求:選出你欣賞的某個詞、某一句、某幾句,說明為什么,寫成書面稿。相同的不可重復,突出“我認為”。基本同意的,可以補充;不同意的,提倡爭鳴。教師在互動中做好指導與協(xié)調,確?;顒佑行蛴匈|有效。
形式:課前發(fā)布,自薦主持,課堂以對話形式展開。教師全程監(jiān)控。課后可由課代表匯總個人發(fā)言張貼在墻報“學習欄”內,繼續(xù)品評。
備要:參見“教學設計一”中“重點品悟”相關點及其鑒賞思路,重在思路對,不求刻板照對現(xiàn)有結論;教師相機點撥,適時調控。
三、“我們缺什么”研討活動
要求:人教版、蘇教版不約而同將《沁園春·長沙》作為高一語文第一課,顯然有所期許。我們正處于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的年齡,與-他們那個時代的革命青年相比,我們究竟缺什么?請在整體理解把握詞作內容的基礎上,談自己的體會。理解有困難的,教師及時扶助。
形式:可用現(xiàn)場討論形式,先分組讓每個同學有發(fā)言機會,后由各組推薦者全班展示,教師欣賞、引導、調劑??捎秒S筆形式,將自己的想法以書面表達出來,教師評點展示,促進資源共享,共同進步。
備考:當今青年不乏理想與執(zhí)著追求,但通常定位在個人發(fā)展上,缺少當年革命青年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與歷史使命感、責任感;當今青年圖穩(wěn)求安,優(yōu)柔寡斷,缺少當年革命青年英勇無畏的豪壯果敢;當今青年談吐作文,少剛性多柔性,缺少當年革命青年深遠而雄奇的思想氣魄,急需補鈣。從成長來看,少年大志,一生大為;少年無大志,一生難作為。-等老一輩革命家后來的豐功偉業(yè),正是基于他們年輕時的壯志激勵。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數(shù)百年?!碑斀駮r代同樣需要“中流擊水”、中流砥柱型的英豪,知識青年更應敢為人先立大志、成英豪,從進入高一開始早起步,踏實奮進,漸強漸升,以不辜負時代的重托,民族的期盼。
?相關鏈接】
1.《沁園春》詞牌
沁園:東漢明帝沁水公主的園林,后為外戚竇憲所奪(見《后漢書》)。相傳《沁園春》詞牌由此得名。據(jù)《詞譜》載,《沁園春》雙調,114字。上篇13句,四平韻;下篇12句,五平韻。
2.“揮斥”的化用
?莊子·天子方》曰:“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揮斥方遒”巧妙化用于其中“自由奔放”的意蘊,用以形容新時代的青年從舊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自由奔放的胸懷。
3.古詩詞的語序變動
古典詩詞受格律的制約,常破句(改變原有句序)重組。如《沁園春·長沙》起始“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正常句序當為:寒秋(我)獨立橘子洲頭,(望)北去湘江(流水)。因為詞作押ou韻,故將“橘子洲頭”后置作韻腳;為使前后音韻諧和,前兩句也隨之倒置,于是形成作品中的語序。古詩詞語序的變動和省略,雖然破壞了一般的語法規(guī)律,卻增強了美的韻律和特有的情趣,只是要學會品悟。
4.物性與情志的暗諧
在傳統(tǒng)文化中,景物本身的特質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內涵,散發(fā)著情的信息,即景語皆情語。如松、菊、梅、竹、蘭等,多用來表達高潔情操;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等,多用于傳遞孤獨惆愁;楊柳、舟船、長亭、關山等,多用作揮寫離別之苦;高山、奔流、上天、人海等,多用于歌詠豪情壯志;清風、明月、泉溪、花草等,多藉以抒發(fā)閑情逸致。如此等等,要有意識地積累,文化底蘊豐厚了,古詩詞鑒賞的底子就厚了。如“楊柳岸,曉風殘月”之所以,是因為“楊柳”(寓有離別)、“曉月”(寓有凄寒)、“殘月”(寓有孤獨)營造了“傷離別”的濃濃情意。
物性與情志的暗諧始于《詩經》,屈原作《離-》加以光大,廣借奇花、異果、香草、佳木、峨冠、博帶、長劍、美女等等,寄托自己高潔美好的情志;而雜木、泥淖、陰云、淫雨、烏鵲等,則成為憎惡、鞭撻污濁、黑暗勢力的外托之物。古詩中的佩劍、舞劍絕非習武善戰(zhàn),而是借劍明志(屈原、李白、辛棄疾詩中均寫到)。古詩中雄關、長城、滄海、大江、長風等物,多與豪情壯志相諧;南山、幽居、禪寺等物,多與隱逸情懷相連。這些已成為解讀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常識。
貓人教版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和比較的過程,學會辨認對稱圖形。
2、經歷多種感官多種形式的參與,感知對稱圖形的特點,能找出對稱軸。
3、經歷剪、拼、畫,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對稱圖形的特點。
教學準備:練習紙、圖形紙、剪刀、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優(yōu)美的草地上有許多蝴蝶。
2、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蝴蝶怎樣的?
3、我們今天要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研究它!(課件演示:蝴蝶翅膀合起來,又展開)
二、認識對稱圖形
1、老師帶了很多圖形,看看有哪些圖形。
2、拼一拼。從上面的圖形中,你能不能選兩個拼成下面的圖形呢?
a、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b、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c、除了這些圖形外,你們還能不能拼成同類型的其它圖形?
d、學生展示。
3、小朋友拼的對不對,我們先來看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生:一樣;對折會重合……
4、看看我們同學拼出的圖形,有沒有不是同一類的?(驗證)
5、得出名稱
像這樣的圖形,讓我們給他取個名字。(對稱圖形)
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
6、聯(lián)系生活找找對稱圖形。
三、動手操作,制作對稱圖形
師:生活中的對稱圖形真多?,F(xiàn)在我們就來制作一個對稱圖形。我們要制作一棵小松樹,有什么好辦法?
生:畫一畫(怎么畫?)畫半棵/直接剪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展示學生作品,你是怎樣剪的?
只有這樣剪,左右才是對稱的,我們就把這條折痕叫做對稱軸,對稱軸的左面和右面形狀是一樣的。(課件展示對稱軸)
你能畫出這條對稱軸嗎?
四、判斷對稱圖形,畫對稱軸
1、仔細觀察,判斷這些圖案是不是對稱圖形。說一說驗證的方法。
2、畫出對稱圖形的的對稱軸。
3、畫正方形和圓的對稱軸(機動)
五、多種形式,自主聯(lián)系
1、上面的圖形對折后會是下面的那一個,用線連一連。
2、上面的圖形展開后是下面的那一個,用線連一連。
3、臉譜欣賞。(出示一半,讓學生想象完整的臉譜,再呈現(xiàn))
六、課外延伸,豐富知識。
對稱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廣泛的應用。我們一數(shù)學百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