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關于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范文3篇

時間:2021-12-24 作者:Iraqis 讀后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經(jīng)常讀書可以讓我們學到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也可以增加我們的詞匯量,提升我們的作文水平,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讀完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關于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范文3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精選關于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范文3篇

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1

一個人坐在窗前,讀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當黃昏來臨時,我也讀到了最后一頁。

放下書本,腦中還縈繞著那個畫家的形象。可能記不住他的名字,卻記得他的偏執(zhí)的個性、苦難的命運、非凡的才華,還有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是的,《月亮與六便士》是寫一個畫家的命運?;蛘哒f一個天才的一生。

這個天才名字叫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據(jù)說這個人物是有原型的,這就是法國著名后期印象派畫家高更。但此書不是像《梵高傳》那樣是一本傳記,而是一部以真人為原型的虛構的長篇小說。書中對男主人公沒有少年和青年的經(jīng)歷敘述,而是直接進入他的中年。

作者毛姆,在書中是貫穿全文的“我”,全書也以第一人稱來敘述。通過“我”,一個作家的回憶,來講述與思特里克蘭德的初相識、交往、好奇、追尋,他以平靜的語言敘述著旁觀著,而作為讀者,也漸漸進入到他的講述中,心情跟隨著主人公的命運而不斷的變化著。

思特里克蘭德原本有一個體面的工作,是個證券經(jīng)紀人,有一個外人看來很安穩(wěn)的家庭。他相貌平凡,甚至顯得笨拙,給人印象“是一個忠厚老實、索然無味的普通人”。突然有一天他離家出走,原因竟然是“我要畫畫”!沒人了解他少年時就存在內心的夢想,更沒人理解他著了魔似的瘋狂。他不管不顧地要用畫筆譜寫未知的命運!

貧窮,饑餓,無處安身,病痛折磨,現(xiàn)實的困窘接踵而至,但他都毫不在意,也從不后悔。畫畫成為他生命里全部的熱愛和力量,他熱切的想創(chuàng)作造出美來,直到眼睛失明,還用油彩在叢林中的小屋墻壁上涂畫。

最終,他得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東西,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界。

藝術家是情感最豐富的,雖然思特里克蘭德的情感都奉獻給了繪畫,但他生命里不乏喜歡他的女人。他后半生經(jīng)歷過三個女性:平凡生活里的妻子、朋友施特略夫的太太勃朗什、停止流浪后遇到的單純女子愛塔。他和妻子是現(xiàn)實中的平常夫妻,過著貌合神離的日子,彼此并不理解。他與勃朗什是剎那的火花。勃朗什原本是施特略夫的妻子,有著內心的秘密,在施特略夫把病重的思特里克蘭德接到家中照護時,她的情感由厭惡、害怕轉為強烈的愛,但畫家熱愛和執(zhí)迷的是繪畫藝術,對她已經(jīng)沒有了興趣,施特略夫依然愿意接納她,但女人的心只有她自己了解,最終她以自殺結束了生命。在思特里克蘭德流浪到塔希提島時,他經(jīng)別人介紹認識了愛塔,也許是愛塔的單純質樸吸引了思特里克蘭德,也許孤獨的他渴望溫暖,他與艾塔來到一個沒有人煙的孤島上,相依為命并有了孩子,這是一段艱苦卻安寧的日子。也許是神靈的光輝照耀,思特里克蘭德在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出了最偉大的作品。也許,這個天才畫家,他來人世不是愛女人的,而是創(chuàng)作流芳百世的繪畫藝術作品的。

雖然思特里克蘭德死后才華才被承認,作品頓時身價倍增,但他的才華在當初并不是無人賞識。作為同樣是畫家的施特略夫被思特里克蘭德嘲笑為畫匠,他卻看出了思特里克蘭德的天才,他雖然也不富裕,卻心甘情愿地給予思特里克蘭德吃和住,購買顏料等幫助,甚至在對方占了自己畫室并奪走自己老婆時還萬般遷就。這段故事情節(jié)約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一,讓讀者認識到畫家性格中自私、無情的一面。如果說天才有理由唯我獨尊、眼中無人,那施特略夫這樣的默默承受,給予思特里克蘭德無私的照顧也讓人感動。也許他是上天派來的關照畫家的人。

苦難成就天才,藝術確實是“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是上帝安排到人間的,他為了使命而奮斗,他的自私,他的怪癖,甚至他的無情,世人都該用憐憫的、疼愛的心來對待,因為他把才華和生命給予了人間。

作為書名的“月亮與六便士”,隱喻著理想與現(xiàn)實,或者精神與物質。作者毛姆說,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尋找那六便士,你便不會抬頭看天,也便錯失了那月亮。我們不能用常人的標準來評價有個性的人,精神層面的追求不能用物質標準來衡量,追求精神卓越的人是值得我們敬重的。

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2

不間斷的讀完英國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意猶未盡。

書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原本生活殷實,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妻子愛好文學與藝術,是個女文青,她喜歡與體面的人物交際,所以家中經(jīng)常高朋滿座,熙熙攘攘。在妻子親友圈中,斯特里克蘭德并不出眾,作為證券經(jīng)紀人,雖然他掙錢養(yǎng)家,但因為缺乏藝術感顯得平淡無奇。不料,就是這樣一個平淡正常的人,卻在中年后迷戀上繪畫,并且“像被魔鬼附了體”,棄家出走,先是在巴黎的一個破舊旅館,后來干脆到了南太平洋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后半生病魔纏身,窮困至極,死后名聲大噪。

斯特里克蘭德是被魔鬼付了體的,所以他的所作所為超出了我們常人的理解框架,在他的世界里沒有我們熟知的愛恨、責任、感恩、因果、窘迫和災難,所以他輕巧的離開了沒有收入來源的妻子、孩子,沒有一絲愧疚。更讓人不解的是,在他貧病交加快死的時候,荷蘭畫家施特略夫好心相助,把他搬到自己的家里悉心照顧,不僅挽救了他的性命,還騰出自己的畫室給他作畫。斯特里克蘭德竟然和荷蘭畫家的妻子私通,并導致荷蘭畫家家破人亡。造成如此惡果,他本人也沒產(chǎn)生愧疚之意,表現(xiàn)的極度自私。另一方面,他自己生活窮困,餓的吃了這頓沒下頓時,他也沒有后悔當初離開舒適的家,從來沒有想回到過去,他沒有肉體上的痛苦感,反而愿意在與世隔絕的小島到生命的終結,在最后慘淡而終的時候仍然很平和。

因為他不合世俗邏輯,所以即便做了看來極度自私的事,我們仍然無法對他痛恨。他就是個外星生物,上帝或者魔鬼派他來就是通過他的手畫出不一樣的作品,為神靈發(fā)聲。上帝或者魔鬼只在他的腦子里裝置了對繪畫的癡迷和獨到見解,至于人類社會的公序良俗在他離家出走時就一鍵刪除了。

所以對這樣一個怪胎,我完全不理解。也許這正是大師的境界。

但是,這本書讓我更動容的是里面的各個配角。

首先是荷蘭畫家施特略夫,他那么善良,愿意毫不保留的幫助別人,盡管畫技不高,長得肥肥圓圓一點也不帥,常常成為別人的笑料。他的妻子原本是一個貴族的家庭教師,與貴族家的少爺有染,在臨產(chǎn)之時被這家人一腳踢出門。在落難之時,施特略夫發(fā)現(xiàn)了她,并同她結婚?;楹蟾前哑拮优踉谑中?,百看不厭。然而,他的妻子卻出軌斯特里克蘭德!荷蘭畫家和妻子的愛情可能只是他一廂情愿的,妻子對他更多的是感激,在女人沒有工作,無法謀生的年代,找到一個能提供穩(wěn)定生活的男人是多難得,更何況這個男人還愛她,對她好!然而,施特略夫看到過妻子最不堪的一面,兩個人在心理上是不平等的。所以,妻子會愛上一無所有脾氣差的斯特里克蘭德,并最終飲鴆止渴。

還有一個猶太人姓阿伯拉罕,作者提及這個人是為了表達某種價值觀。這個猶太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年紀輕輕被選進醫(yī)院的領導機構,前程似錦。然而,在一次度假時,猶太人遞交了辭呈,帶著行李去了亞歷山大港。他形容當時的感覺“好像回到了老家,取得了無限自由”。盡管之后的生活收入很低,老婆也不漂亮,但是阿伯拉罕非常知足,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

聯(lián)想起來最近一期的《奇葩說》,在非洲拍攝野生動物的青山,放棄了外交官的工作,到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工作,薪水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他說自己的生活草原化了,如果在城市里看到青山,那一定不是他本人。

“在出生的地方好像是過客,這種人在自己的親友中可能終生落落寡合,在他們唯一熟悉的環(huán)境中也始終孑身獨處。也許正是在本鄉(xiāng)的陌生感逼迫他們遠游異鄉(xiāng),尋找一處永恒居住的寓所。所不定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潛伏著多少世代前祖先的習性和偏好,叫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們祖先在遠古就已離開的土地”。有時候一個人偶然到了一個地方,會覺得這是他們精神上的家園。

由于阿伯拉罕的辭職,之后接替他工作的幸運兒取得了世俗眼中的成功,收入頗豐,加官封爵,有一個美麗的妻子。但是,究竟誰是成功者,也許難以下結論。叩問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隨波逐流,才是真正值得羨慕的人吧。

最后,說一下這個書名,盡管在序言中,譯者也解釋了這個書名。但是我愿意相信,月亮代表夢想,六便士代表現(xiàn)實的說法。我們有太多牽掛與束縛,做不到像斯特里克蘭德那樣灑脫與決絕,但是在平凡生活中仍然可以有一份英雄夢想,在關心蔬菜與水果的時候,不忘暢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3

今天讀完了《月亮與六便士》,此前它從未被放進過我的書架,這不是自己讀書的偏好。但可能是因為近期總在思想與現(xiàn)實之間躁動不安,而這小小的個人情緒也被無所不能的大數(shù)據(jù)敏銳的捕捉到了,要不讀書軟件怎么會日復一日的推送呢。我決定讀一讀,至少與我矯情的讀書宣言毫不違背——

“書里藏著一切答案”。

我絲毫不知道大作家毛姆講述的故事梗概,我閉上眼睛,嘗試著想象月亮和六便士可能的畫面:抬頭一片深邃墨藍的天空,中有月亮照耀下的繁星閃爍;低頭一片金燦燦的麥田,中有戴草帽穿泡泡裙的小姑娘跑過。“是用平淡甚至拮據(jù)的平凡生活所支撐的理想世界么?樸素而至尚,安寧而崇高?!蔽蚁胂笾址路鹂吹缴钜固毂M頭的海,嗅到晌午烈日下的風,總之,很是美好。

作者在書中以第一人稱敘事,前面幾個章節(jié)重點講述了他對藝術的見解,如果不是讀完全書,我甚至以為這是序,也甚至以為這是一部關于某位藝術家的真實的個人傳記(據(jù)說是以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而書中人物的性格、事件的沖突、語言的飽滿、還有那虛擬畫作的不拘一格,更是打破預設。越是想象,越是反差。

具有引人入勝的開頭,尤其是體系化的表達價值觀的書,永遠能勾起我的興趣。此刻,我甚至感覺自己的表述方式都多多少少的受到了原著作者或者譯者的影響。

我像一個小孩子,偷偷扒著門,小心翼翼的觀望著主角思特里克蘭德的后半生,時而憤恨、時而不解、時而抓狂。最大的疑惑是:這粗糙而細膩、虛幻而真實、淺薄而濃烈、扭曲而自然、愚蠢而天才、物質而個性、些許罪惡而又值得尊重的二十年中,他變,還是沒變?

變了吧,不然怎會一反常態(tài)的愛上女人,不然怎會被面包這種只是充饑果腹的食物而刁難,不然怎會動用了拳腳的暴力而非嘴角的譏笑?

沒變吧,他自始至終的追求歸根結底不都是最為本真最為狂放最為熱烈最為野性的天然狀態(tài)么,無論是愛人是朋友,無論是金錢是面包,無論是畫作還是生命,皆如此。

似懂非懂的感覺誘惑著我只想看看那幅勃朗什的身體畫、只想看看那副讓人感到猥瑣的水果靜物畫,只想看看那幅已經(jīng)在灰燼中化為月光星辰的恢弘壁畫,想從他的真跡中看看他到底在追求著什么。

偉大是什么?羅曼羅蘭說“重要的是成為偉大,而不是顯得偉大”。多少傲慢狂妄的凡夫俗子自恃威望,清高的俯視著這個世界,他們才不會抬頭看看月亮,他們只想張開翅膀,那感覺仿佛擁有庇護蕓蕓眾生的無窮力量。我很矯情,我發(fā)自肺腑的認為此等人兒只是在這個時代之下照了張相,不曾掀起任何值得后世歌頌的驚濤波瀾,當然我接納他們的存在,只是不想聽到他們虛榮的自我標榜。而那些真正在滔滔歲月名垂青史的偉大人類、事跡和作品,才不會虛頭巴腦,他們對于你的一切困惑、疑問、興趣、獵奇,甚至靈感,對于這世間長河的興衰榮辱是非成敗,都會給出答案,他們正是偉大本身。

評價是什么?評價隨著時代改變,隨著地域改變,隨著價值觀改變,隨著嘰嘰喳喳的人類改變,尤其是對“美”而言,天差地別。

藝術是什么?是那些不在乎歷史如何定義和評價的藝術家們,在真實的時空里活出本真的追求、放縱天然的本性、表達原始的風格、創(chuàng)造著與眾不同、自娛自樂著自我、珍重著與時間相處的時時刻刻。是他們種下的秘密,是你我陶醉的著迷;是他們的一場漫無目的,是你我賦予的千百種意義;是他們不被世界遺忘的憑據(jù),是你我發(fā)現(xiàn)自我認知的載體;是他們這一刻的寂寂無聲,是他們下一世的璀璨留名;是一胸浩蕩的襟懷,是一抹壓抑的悲情。

看客是什么?“人類生來就會制造神話”。被放之神壇的不一定是不朽,被棄之遍地的不見得一文不值。真正追逐摯愛的人從不為造神,盲目瘋狂造神的人哪里懂得何為摯愛。人們對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增加著情調,人們也瘋狂的堆砌狂熱、假情假意玷污浪漫。人們愿意銘記帝王馳騁疆土拋灑熱血,人們也更愿意討論帝王隱私小情小愛。大事記彪炳史冊,雞毛蒜皮口口相傳。俗的神的、真的假的、實的虛的、至關重要的不值一提的,我們只曉得那個真正在意藝術的人兒,不落俗套,他一定是定睛一看,一眼便知,或者看了又看,早晚會知。

六便士是什么?或許就是種種世俗或者種種染塵蒙污的現(xiàn)實世界吧。

月亮是什么?或許是那至高無上的精神世界、不曾污濁的思想殿堂吧。

我該如何抉擇?我在如何抉擇?呵呵,想來是勇敢的,又是懦弱的。人性本來就是復雜的,尤其對于自己這樣的普通人而言,哪有那么多的非此即彼。人們的邪惡中也可能隱藏一絲善意動機,美德中也可能包含矯揉虛榮。而面對月亮,能在心中始終將它高懸,之于物欲橫流的六便士,似乎都有些奢侈。但,不時的,還是要昂起頭顱,縱然不能置身其中,也要倔強的遠觀欣賞。

◎藝術是人人都懂的語言,它傳遞的感情是最重要的。

◎人類生來就會制造神話。

◎為了心靈獲得寧靜,一個人必須每天做兩件不喜歡的事情。

◎人們太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太害怕輿論對自己的批評,這樣反而導致自己給自己樹立了敵人。

◎藝術的本能就是宣泄。

◎ “他已經(jīng)瞎了啊?!?“沒錯,他差不多瞎了快一年了?!?

◎上帝的磨盤雖然轉得很慢,但是卻磨得很細。”

◎魔鬼在干壞事之前總是可以引用《圣經(jīng)》的。

后記1:我滿篇尋找六便士的痕跡,卻只在一處“中國茅房”的描寫中提到“六個銅子”,與各位小伙伴一樣激動又有些別扭的做了重點標記,心情很是詭異。

后記2:我常常思考人生的意義,多少年前自己提出一個答案“明了事物的根由,曉得世界的真諦”,那時候幼稚的自己居然擔心在追求答案的路上過分孤獨。后來大王給推薦了《高維空間》,書中的物理學家在最后說他的人生訴求就是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理究竟是什么,簡直激動的滿眼熱淚。后來偶然間當然也是緣分意料中讀到了《僧侶與哲學家》,一位生物學博士僧人(兒子)與一位知名哲學家(父親)關于佛法與哲學的對話,書中開篇便提到追求世界的真理,簡直再次涕淚橫流。而《月亮與六便士》中有一句“追尋真理是好多人的終極目標”,我簡直蔑視自己到羞于再提。

后記3:“他已經(jīng)瞎了啊?!?“沒錯,他差不多瞎了快一年了?!?

萬般的困惑不解甚至厭惡嫌棄都不復存在,我?guī)缀蹩蕹雎晛?。偉大的毛姆“神來一筆”!